了解印江,从这些美食开始!
2015-12-21
微印江
用大米和绿豆做原料,其颜色带淡绿,把原料磨成浆,把浆放在锅里烙成张,拿菜刀把它切成丝而成,绿豆粉吃法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豆浆绿豆粉、窖水绿豆粉、牛,羊绿豆粉、炒绿豆粉,有粉丝绵,颜色翠,煮不烂,泡不绒,味道好,扑鼻香等特点。

又名红皮翠菜,将芋荷茎腌泡后,加入蒜片、姜丝、新辣椒沫拌匀而成,色泽鲜美、酸爽开胃,是农家庭院、大小宾馆(酒店)的看家凉拌菜,也是印江人最喜欢的一道美食。
把磨来的黄豆浆用纱布过漏在锅里,加入一定数量的切细了的鲜萝卜菜拌匀,待豆浆熬熟后,掺进适量的酸汤点清而成。在土家族中做客,餐桌上少不了一盆菜豆腐和一小碟素海椒。民间流传这样一句民谣:“千有万有,离不开菜豆腐下烧酒”。古代百姓用它敬奉地方官员,则表示该官员廉洁奉公,如菜豆腐一样“一清二白”。
以红苕为原料,特殊加工而成,具晶莹透明、味美汤鲜;耐贮藏,不变质(存放三年五载,也不生虫,不变味)的特点。火锅、炒、凉拌均可。
放养在梵净山下的土鸡,吸梵净山清泉,啄山野中药草,绿色蛋壳,蛋中极品。

用上等糯米做原料,将糯米泡十个小时后蒸一个小时,然后放在石碓里人工舂烂,出碓的时侯用炒熟的黄豆面裹,土家人造新房、过节和接待贵客都要糍耙上桌。
米子:又名“炒米”,把糯米蒸成糯米饭,撒在簸箕里冷却,用磨子推,把颗粒压扁,晒干而成。炒成米子泡撒在煮沸了的甜米酒里,用小碗装茶盆递,是土家人献给客人的第一杯“磅嘴茶”。
土土司菜(酢肉),取材多用当地辣椒、麦麸、山野菜,用传统工艺制作,古时为当地土王宫廷菜系秘而不宣,现为印江最具特色的生态有机食品。
用粘米、糯米各占一半做原料,野菜(雀雀菜,粑粑菜,蒿菜)、家菜做配料,腊肉、野葱、蒜做佐料而做成.社饭到口,其味无穷,有补益气,清热解毒,强益胆气等功效。
主 编: 车文兴 副主编:代 维 编 辑: 张再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