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家庭园艺的误区,你全中招了!

 成都蕭 2016-09-27
种菜养花,废物利用,饮食健康!




家庭园艺的常见误区,主要内容分两个方面,园艺活动目的性的误区和管理方面的误区:


1

目的性误区

植物防辐射



仙人球防辐射吗?说到防辐射,就一定要了解什么是辐射,哪些类型的辐射确实是对人体有害的,哪些是安全的。辐射本质问题,这个话题量比较大,就不在这里和大家详细说了,这个链接里包含三篇文章,大家可以仔细阅读一下:http://www./article/437253/


今天我只是想从逻辑上说明,商业宣传中的植物防辐射是完全不可能达成的。


大家可以把辐射理解为不可见的光,可见光也是辐射的一类,光是直线传播的,其他的辐射也是一样,宇宙中唯一可以使光线弯曲并将其吸收的物体是黑洞。当然,其他物体也会吸收光,或者辐射,但是仅仅是碰巧照射在这个物体上的某些特定类型的辐射。


所以如果希望仙人球可以吸收家用电器的辐射,比如电脑屏幕,那么需要在屏幕前摆满仙人掌,直至完全看不到屏幕,才能达到防辐射的目的。


所以,希望用植物来降低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本质上是不可能完成的。



2

目的性误区

植物防癌




以此为目的宣传最为猛烈的是红豆杉,甚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宣传的基本内容是红豆杉含有紫杉醇,而紫杉醇是目前已知的一种在癌症治疗方面有一定功效的药物。


商业宣传的内容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医用的紫杉醇是经过多道程序提炼加工的。


而红豆杉属的整个小家族,即所有种类的红豆杉,都是全株有毒的植物。其中毒性最强烈的是欧洲红豆杉,每年有大量的动物误食致死和人类误食中毒的案例。其他种类的红豆杉也含有不同程度含量的紫杉碱和其他有毒类物质,以致许多种植红豆杉之后用红豆杉的枝叶,树皮,根泡水饮用,以及购买红豆杉木材制作的水杯,食具日常使用,造成了每年大量的红豆杉中毒案例。


红豆杉的果实,其假种皮是为了让鸟类食用,以帮助传播种子的,是红豆杉整个植株上唯一没有毒性的部位。许多人种红豆杉为了防病,却不小心把自己送进了医院。



3

目的性误区

植物驱蚊




以驱蚊主要标志宣传的植物基本都是香草类植物,最常见的是香叶天竺葵,其他的还有柠檬香茅,薄荷,迷迭香,薰衣草,牛至,鼠尾草,等等。


其中香叶天竺葵更是直接冠名驱蚊草出售,宣传内容是其植株内含有的香茅醛具有驱蚊效力。


这个宣传表面上也没有问题,但是这个是在实验室内的高浓度剂量下才会有的效果。


实际上许多植物在其体内都含有一定驱虫效果的挥发性精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真的能够抵挡害虫的啃咬。但是这些抗虫性物质挥发到空气中,是不可能达到驱蚊驱虫所需的高浓度的。实际的情况是,蚊虫咬了某种植物,然后受不了其味道,然后继续在空中游荡,寻找下一个目标,某些情况下就是人类。



4

目的性误区

植物净化空气



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包括吸甲醛,吸二氧化硫,降尘等等。


很多情况下的这方面的宣传都是有理有据,确实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以及非常乐观的研究成果。但是还是和前面一样的问题,片面宣传,吸甲醛,吸收二氧化硫,降尘等等,这些研究的主体无一例外针对的是大面积的公共绿地,而不是室内的十盆吊兰绿萝。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房间,放了十盆吊兰,完全封闭,一周以后室内的甲醛含量降低了30%,商业宣传基本的模式,但是但是实际上如果室内所有窗户都打开,半小时就可以将室内的甲醛浓度降低90%。盆栽植物对于室内空气的净化确实有作用,但是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说了这么多养花方面的消极性的误区,那么最后总结一下养花的积极性作用:

1是愉悦精神

2是色彩可以缓解视觉疲劳

3是香气可以舒缓放松精神


之外的大多是为了商业目的的过度宣传。



5

养护误区

一年生,二年生与多年生


一年生植物是春天用种子播种,冬天之前死亡的植物,这个很好理解。


二年生并不是指某个植物可以生长两年,二年生的指的是秋天播种,第二年春天开花的植物,某些情况下,比如羽衣甘蓝,其生长周期很可能只有45个月,比一年生植物的生命还要短,二年生植物的正确解读是:跨年生。



多年生植物的误解最多,很多人印象中的多年生植物应该是吊兰绿萝幸福树,大树这样的,永远在生长,永远绿油油的植物。但是多年生植物也包含了许多每年只生长了一段时间,另一段时间休眠,完全消失不见的植物,比如郁金香,大蒜,风信子,桔梗,萱草,百合,大丽花,虽然生长开花只有短短几个月,其他时间以球根,块根,宿根等形式的营养器官休眠。


多年生植物的正确解读应该是所有不依靠种子播种就可以多年延续下去的植物,而不是每天每月都在生长的植物才叫多年生植物。


说到这,淘宝的商品分类,球根植物下还需要选择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很搞笑,所有的球根植物都是多年生植物。



6

养护误区

浇水



大家可能对各种影视作品里面,女主角早晨穿着睡衣,逆着阳光,拿着小喷壶,小花洒,这里喷喷,那里浇浇……这样的场面印象很深刻,但是喷雾和少量浇水实际上不适合大部分的观赏植物。


喷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空气湿度,这一养护行为适合的是需要高的空气湿度的植物,比如原产雨林区的绿萝,龟背竹,万代兰,银皇后万年青,卡特兰,已经原产于沼泽或者温带湿润林区的植物,比如瓶子草,苔藓,部分茅膏菜,部分苦苣苔类植物,这一类的。其他的大部分观赏植物,尤其是大多数以观花为主要目的的植物都是不适合喷雾的。



喷雾造成的高空气湿度会造成这些植物叶片和花朵很快被真菌感染。另外需要喷雾增加空气湿度的植物,所用的水质也是很重要的,雨林的水汽来源是雨水,极低矿物质,那里的植物适应了这种环境,如果使用自来水这种矿物质含量很高的水喷雾,长久会造成叶片上盐分积累,对于植物健康也是有威胁的。


之后就是每次浇水只少量浇一点点,然后每天浇一点,每天浇一点,或者在花盆下面放上托盘,往托盘里浇水。


这一管理行为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蒸发,蒸腾作用,盆土里的盐分会逐渐积累,最终影响植物生长,死海也是只有水分注入,没有水分流出,形成的高盐分生命荒漠。


第二方面是植物的根系是有呼吸作用的,而呼吸作用是会产生代谢废物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其他一些微量的次生代谢物,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很大,长期的呼吸作用会造成盆土里水分里溶解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过度就会造成根毛的溶解和细根系的死亡,而这些是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主力。


所以为了防止盐分积累和根系代谢废物积累,在允许浇透水的季节,一定要浇透水,最好是浇水的时候连续浇两遍,中间间隔几分钟,让流水带走盆土里的多余盐分和代谢废物。



1

养护误区

有机肥



最后一个误区是关于有机肥的,果皮厨余,残枝败叶等有机残渣制造的有机肥经常被贴满安全健康的标签。并且对于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风味,都有非常有效的作用。


但是贴这些标签是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经常被无意或者有意的忽略了。这个前提条件是 充分腐熟!!腐熟的有机肥才是安全健康的。


有机肥制作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叫做建堆,意思就是需要足够多量的有机残渣堆积起来,一般至少需要一个立方,大约1-1.5吨,这样在发酵降解过程中堆肥堆会达到很高的温度,60-70摄氏度甚至更高,这种温度下可以灭杀有害菌,害虫卵,寄生虫卵,经过这一工序的有机肥才是安全健康的。



很多很使用鸡蛋壳,茶叶渣,啤酒,牛奶,厨余,中药渣,直接施用在花盆或者放置一段时间后施用,这些有机残渣在降解过程中会滋生大量的蚊蝇虫以及各种微生物。对于植物和养植物的家庭来说,都是不健康的。使用这样的有机肥生产的蔬菜,安全性也是很低。


说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欧洲崇尚有机肥种植的的群体也是很大的,碰巧又有生食沙拉的饮食习惯,造成了许多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例。如果大家没有条件制作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个人建议直接购买腐熟的有机肥比较好,不管是粒状的鸡粪肥还是腐叶土,还是勉强算有机肥的海藻肥,都是比较安全健康的。


Q&A


1.希望能详细介绍一下从播种或扦插到最终定植(下地)的流程(经历几次换盆、施肥的种类和时间点、普遍的修剪、宿根植物的花后护理)


播种扦插到定植,一般换盆一次就可以了;换盆需要注意的,不需要太大的盆,一般控制在口径10cm以内的小盆,由于扦插或者播种用的基质是不需要养分的,换盆用的土需要增加养分,个人建议在小苗上盆的基质里直接添加氮磷钾均衡的缓释肥,不建议小苗直接使用大量氮肥,不利于定植前发展成壮苗。定植适宜时期是根系旺盛,一般从育苗盆底部看见大量根系就可以进行最终定植了。



这是一个错误的例子,根系长到这种程度定植就比较晚了。


关于修剪的问题,这个话题量太大了,我只说一下基本的吧。大部分植物在生长期都是可以修剪的,减去残花,枯枝,病叶,弱枝,不喜欢的枝都可以,尽量挑选在天气晴朗的天气进行,伤口不会因为雨水造成感染,修剪要剪到叶片生长的部位,不要保留既没有叶片,也没有芽点的一小段枝条。


宿根植物的花后管理,可以进行稍微重一点的修剪,剪掉三分之一左右的枝条,尤其是开花枝条,没有收种子的打算的话,一定不要让其结实,稍微增施氮含量较高的肥料复壮一下,不要过度的施肥。


2.土壤的调配,酸碱度的测定和改良,以及中药渣在土壤改良中起的作用


土壤的调配,通用的栽培基质,一般含有基质比如泥炭,椰糠,腐叶土5-6成,4成左右的颗粒,比如蛭石,珍珠岩或者树皮块,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盆栽植物,多肉植物需要增加颗粒的含量到7成作用,兰花以及其他比较偏门的植物有专门的栽培介质;


酸碱度的测定可以在网上买ph试纸,将需要测定的土壤加少量水浸水一天,然后测定ph值,当然这个测定的ph比较笼统,强酸,弱酸,近中性,弱碱,强碱,精确的ph值需要专业一些的测定工具,但是对于种植的参照来说,完全够了。强酸强碱性的土质不建议使用,弱酸性提高ph可以增加石灰岩颗粒,弱碱性降低ph可以增加弱酸性的泥炭,那用杜鹃或者山茶专用基质添加降低碱性也是可以的。


中药渣改良土壤,如果是大田,直接撒,如果是花盆,直接丢,未腐熟的有机残渣不适合盆花。


3.喜阳,喜阴,耐旱,耐阴植物的分类,以及需要大温差或大致恒温能获得更好生长的植物。


喜阳,喜荫,耐旱,耐阴的植物是没有特别严格的分类的,不过可以讲一下如何大概的去区分这些植物。


种植的花草来源于各种各样的环境,高山,草原,森林,雨林,沙漠,沼泽,其喜好是和它们原始的环境相对应的这些植物在原生的环境里几乎是暴露在完全的日照环境中,在种植过程中也是一样的。


比如多数的多肉类植物,各种观赏草,不管是水生的还是荒漠环境里的鸢尾类,产自高山区的郁金香等等;


喜荫植物大多数是森林的林下物种,雨林中层底层的植物,以及多雾地区的原生的植物,比如多肉类的玉露或者寿,其原生是在灌丛下,所以很奇异的这是一类习惯较低光照的植物,林下原生的苔藓类,蕨类植物,兰花,竹芋类,都是喜荫的;


耐旱的植物有各种形式,一种是干旱休眠,比如郁金香这样的球根植物,另一类是有储水器官的植物,比如多肉类的仙人掌,另外还有很多根系非常发达的植物是非常耐旱的,比如观赏草,需要大温差的植物的原生地多数是季节明显的温带地区和荒漠地区,比如大多数的多肉,以及各种一二年生的草花。


大致恒温的才能生长的更好的植物有两类,一类是原产热带雨林区的,需要持续的高温,比如红掌,凤梨。一类是产于高山区或者近极地区的,喜欢持续的冷凉环境,比如绿绒蒿,长生草,岩须,高山酢等等各种,园艺上统称这类植物为高山植物。


4.地栽如何浇水,怎么判断是否浇透?


地栽植物由于土壤环境比较稳定,浇水一次可以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保证土壤的含水量,所以一般不用浇水很频繁,一般没有落雨的情况下10天一次完全可以了。刚下地的小苗可以每天浇水,直至没有萎蔫现象就可以了。


5.出芽期间到底要不要浇水,浇透还是润湿,芽根部细弱怎么回事?


播种育苗出芽期间是需要比较高的土壤含水量的,需要浇透,出芽根部细弱比较高是因为环境光照比较弱引起的,播种的种子一旦破土,就需要比较高的光照环境。



这是浸盆播种,托盘里的一直有水,图片所示的水太多了,一点点就行,整个托盘放在光照很好的条件下,避免了重复浇水冲倒小苗,也能保持播种基质一直有比较高的含水量。


播种一般长真叶就不需要特别高的水分了,这时候可以规律性的浇水。


微信交流:1063272516(老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