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饮食词汇的变化......看完绝对涨知识!

 未来决定现在 2016-09-27

摘要:新词的出现不仅体现语言的变化,而且也能反映出一定时期的跨文化交流情况。英语中的饮食词汇多为外来词(借词),因此,通过对英语饮食词汇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英国人饮食状况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而且还可以推断出英国在各个时期的对外交流情况。

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会促成新词的出现。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又称棒子、包谷)、马铃薯(又称土豆、地蛋、洋山芋)和番茄(又称西红柿、洋柿子)于16世纪传入中国。辣椒(也称番椒、辣子、辣角、牛角椒)是最晚传入中国的辛辣香料,原产地也在美洲。乾隆年间(1736-1795),贵州和湖南等地的居民开始食用这种香料;大约在道光年间(1821-1850),辣椒已经在中国大范围普及。原产于中国的荔枝16世纪传入欧洲;18世纪晚期,主产地为中国的一种柑橘传到国外,mandarin(松皮橘子)一词便应运而生;原产于中国的猕猴桃在20世纪初传到新西兰,经移植成功后,又在20世纪中期以新名称kiwi fruit(奇异果)传往世界各地……在饮食方面互通有无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引进和输出都是自然的事情,新的饮食习俗和新的饮食文化的形成是一种常态。

通过研究饮食词汇出现的时间及其来源,我们不仅可以窥见人类生活的变化,也可以了解文化变迁的历程。以下列出的是英国各个时期的饮食词汇,由AMY统计整理,简称“英语饮食词汇表”(按单词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蓝色字体为饮品)。依据这个词汇表,我们可以推断出不同时期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偏好。转引自《英语发展史》第246-247页(引自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David Crystal, CUP, 1995, p. 137):

一、古英语时期的饮食词汇

1. Bread,意为“面包”,源于古英语;

2. Fish,意为“鱼”,源于古英语;

3. Butter,意为“奶油,黄油”,源于古英语;

4. Mussel,读作['m?sl],意为“蛤贝,蚌类,蚝”,源于古英语;

5. Cucumber,意为“黄瓜”,源于法语(编者注:有人认为这个单词出现于中世纪晚期);

6. Water,意为“水”,与荷兰语water、德语Wasser、俄语voda同源;

7. Wine,意为“葡萄酒”,源于拉丁语;

8. Beer,意为“啤酒”,源于拉丁语。

英语饮食词汇的变化......看完绝对涨知识!

图1:Mussel(来源:网络图片)

二、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的饮食词汇

1. Cheese,意为“奶酪”,源于古英语;

2. Meat,意为“肉”,源于古英语;古英语中,meat指任何食品,相当于food;

3. Herring,意为“鲱鱼”,源于古英语;

4. Broth,读作[br?θ],意为“汤”,源于古英语;

5. Potage,读作[p?'tɑ:?],意为“浓汤,肉汁”,源于法语;

6. Sauce,意为“沙司,调味汁”,源于法语,最早与拉丁语salt(盐)有关;

7. Brawn,意为“肉冻”,源于法语,肉指猪头肉或牛头肉,最初也指野猪肉;

8. Mutton,意为“羊肉”,源于法语;

9. Beef,意为“牛肉”,源于法语;

10. Mustard,意为“芥末”,源于法语;

11. Veal,意为“小牛肉”,源于法语;

12. Ham,意为“火腿肉”,源于古英语;

13. Jelly,意为“果冻”,也称“啫喱”,源于法语;

14. Pastry,意为“糕点,点心”,源于法语,指加入油或糖的软面团,用于制作糕点的软面团也叫pastry['peistri];

15. Toast,意为“吐司,烤面包片”,源于法语;

16. Oyster,读作['??st?],意为“牡蛎,蚝”,源于法语;

17. Biscuit,意为“饼干”,源于法语;

18. Bacon,意为“熏猪肉,培根”,源于法语;

19. Cream,意为“乳脂”,即半固体奶油,源于法语;

20. Crisp,意为“炸脆肉,炸脆土豆片”,如crisp bacon,potato crisp等,源于拉丁语;

21. Pheasant,读作['feznt],意为“野鸡”,源于法语,为源于亚洲的一种长尾野鸡;

22. Venison,读作['ven?zn],意为“鹿肉”,源于法语;

23. Muscatel,读作[m?sk?'tel],意为“麝香葡萄酒”,源于法语;

24.Rhenish,读作['ri:ni?]或['reni?],也称rhine wine,意为“莱茵河葡萄酒”,源于德国河流名称;

25. Claret,读作['kl?r?t],意为“波尔多干红葡萄酒”,源于法语。

英语饮食词汇的变化......看完绝对涨知识!

图2:Bacon (来源:网络图片)

三、1500年之后出现的饮食词汇

1. Melon,意为“瓜,甜瓜,可生吃的瓜”,源于法语;

2. Partridge,意为“山鹑(肉),短尾鸟”,源于法语;

3. Mushroom,意为“蘑菇”,源于法语,最初指任何菌类;

4. Pineapple,意为“菠萝”,古英语合成词,指像松球一样的水果;

5. Salmon,读作['s?m?n],字母L不发音,意为“大马哈鱼,三文鱼”,源于法语;

6. Offal,读作['?fl],意为“下水”,源于荷兰语,指动物内脏;

7. Whiting,意为“牙鳕(银灰色小海鱼)”,源于荷兰语;

8. Marzipan,读作['mɑ:z?p?n],意为“杏仁蛋白糊”,源于意大利语。

英语饮食词汇的变化......看完绝对涨知识!

图3:Marzipan (来源:网络图片)

四、1600年之后增加的饮食新词

1. Scone,读作[sk?n]或[sk?un],意为“司康,英国松饼,英国茶饼,烤甜饼”,源于荷兰语;

2. Artichoke,读作['ɑ:t?t???k],意为“洋蓟,洋百合”,源于意大利语;

3. Turkey,意为“火鸡”,源于土耳其语,最初是turkey cock或turkey hen的缩写,后被误用为北美鸟名;

4. Potato,意为“土豆,马铃薯”,源于西班牙语;

5. Maize,意为“玉米”,源于西班牙语;corn在英国指麦子或燕麦,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北美指玉米(maize);

6. Anchovy,读作['?nt??vi],意为“凤尾鱼,小鲱鱼”,源于西班牙语;

7. Pilav,读作[pi'l?v],意为“土耳其肉菜饭”,源于土耳其语;在中东和印度拼作pilaf,读作[pi'l?f];

8. Caviar,也拼作caviare,意为“鱼子酱”,源于意大利语;

9. Macaroni,意为“通心粉面条”,源于意大利语;

10. Banana,意为“香蕉”,源于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

11. Chocolate,意为“巧克力,朱古力”,源于法语;

12. Curry,意为“咖喱”,源于泰米尔语;

13. Tomato,意为“西红柿,番茄”,源于法语、西班牙语;

14. Litchi,也拼作lychee,意为“荔枝”,源于汉语;

15. Omelette,也可拼作omelet,读作['?ml?t],意为“炒鸡蛋”,源于法语;

16. Syllabub,也拼作sillabub,读作['s?l?b?b],意为“甜食或奶油葡萄酒”,出处未知,指一种甜食、乳酒冻或含酒精的奶油饮品;

17. Coffee,意为“咖啡”,源于土耳其语、阿拉伯语;

18. Sherry,意为“雪利酒”,源于土耳其语,是原产于西班牙南部的一种烈性白葡萄酒;

19. Tea,意为“茶”,源于汉语(福建方言)。

英语饮食词汇的变化......看完绝对涨知识!

图4:Scone(来源:网络图片)

五、1700年之后出现的饮食词汇

1. Kedgeree,读作['ked??ri:],意为“青豆烩饭”,源于印地语;

2. Yoghurt,也拼作yogurt,读作['jog?t],意为“酸奶”,源于土耳其语;

3. Salmagundi,读作[s?lm?'g?ndi],意为“意大利拼盘(大杂烩)”,源于意大利语;冷盘,由碎肉、鸡蛋、凤尾鱼、洋葱等蔬菜与调味品制作而成;

4. Pasta,意为“意大利面条”,源于意大利,分为宽面和细面,也指通心粉或方形饺;

5. Mincemeat,意为“甜馅,肉馅”,mince源于法语;指加葡萄干、苹果、麻辣作料和板油等做成的馅;另一个意思是肉馅,相当于minced meat;

6. Vanilla,意为“香草(香子兰)”,源于西班牙语;

7. Muffin,意为“松饼”,出处未知,指用发酵粉、面粉、奶油和鸡蛋做面团烤制而成的蛋糕;

8. Paté,读作['p?tei],意为“肉酱或鱼酱”,源于法语;

9. Avocado,意为“鳄梨”,源于西班牙语;

10. Sherbet,读音同sherbert,意为“果汁牛奶冻”,也指一种甜食(蛋清加牛奶),源于土耳其语;

11. Brandy,意为“白兰地”,源于法语,由荷兰葡萄酿制而成;

12. Champagne,意为“香槟酒”,源于法语,由法国白葡萄酿制而成;

13. Port,意为“波特酒,波尔图葡萄酒”,源于葡萄牙语,含糖量较高;

14. Gin,意为“杜松子酒”,也称琴酒或金酒,源于荷兰语,为粮食酒,含有松子(松树籽)的味道。

英语饮食词汇的变化......看完绝对涨知识!

图5:Muffin(来源:网络图片)

六、1800年之后的饮食词汇

1. Welsh rabbit,也有人把rabbit拼写为rarebit,这个词组并非意为“威尔士兔肉”,而是指“切片面包烤奶酪”,具体做法为:面包片上加奶酪,再将其放入烤箱将奶酪烤化;单词Welsh为古英语,rabbit源于法语;这道菜的名称起源于18世纪的大不列颠;典型的Welsh rabbit采用切达干酪为主材料;

2. Hors d'oeuvre,读作[?:'d?:vr?],美国人读作[?:'d?:v],意为“开胃小吃”,源于法语;

3. Meringue,读作[m?'r??],意为“低糖马林糕点”,源于法语,是由糖和蛋白混合制成的低糖糕饼,也即盛冰淇淋或水果的蛋白酥皮筒;

4. Jam,意为“果酱”,出处未知;

5. Sandwich,意为“三明治,三文治”,源于英国人名;

6. Chowder,读作['t?aud?],意为“杂烩,周打汤”,源于法语,原料为海鲜、玉米、土豆等;

7. Kipper,意为“腌鱼”,源于古英语;

8. Ice cream,意为“冰激凌”,源于古英语、法语;

9. Béchamel,读作[b???'mel],意为“贝夏梅尔乳沙司”,源于法国人名,是一种奶油调味酱;

10. Soufflé,读作['suflei],美国人读作[suf'lei],意为“舒芙蕾,苏法莱,蛋奶酥”,源于法语,是一种甜品;

11. Spaghetti,意为“意大利面条,意大利肉酱面”,源于意大利语;

12. Whisky,也拼作whiskey,意为“威士忌”,出处未知;

13. Seltzer,读作['selts?],意为“塞尔兹碳酸水,汽水”,源于德语;

14. Tequila,读作[t?'ki:l?]或[t?'kil?],意为“龙舌兰酒”,源于西班牙语。

英语饮食词汇的变化......看完绝对涨知识!

图6:Welsh rabbit(来源:网络图片)

七、1900年之后的饮食词汇

1. Consommé,英国人读作[k?n's?mei],美国人读作[k?ns?'mei],意为“清炖肉汤”,源于法语;

2. Crêpes,意为“超薄煎饼”,源于法语;早、中、晚餐都可食用,也可当作甜品;在煎饼里,可以加入水果、奶酪、肉类等食用;

3. Ravioli,读作[r?vi'?uli],意为“意大利方形饺”,源于意大利语,可蘸酱吃,也可包肉馅或奶酪;

4. Mayonnaise,读作[mei?'neiz],意为“蛋黄酱”,源于法语,调制沙拉时用;

5. Bouillabaisse,读作['bu:j?,beis],意为“马赛鱼汤”,源于法语,也称奶油辣味浓鱼汤;

6. Chips,意为“薯条,炸马铃薯条 ,炸土豆条”,源于古英语,美国用French fries;

7. éclair,读作[i'kle?]或[ei'kle?],意为“手指形巧克力饼干”,源于法语,全称chocolate éclair,指奶油馅加巧克力糖衣的手指形小糕点;

8. Grapefruit,意为“葡萄柚,西柚”,源于法语;

9. Borscht,也拼作borsch,读作[b?:?t],意为“罗宋汤”,源于俄语;这道菜源于俄罗斯和波兰,主要原料为甜菜根和白菜;

10. Mousse,读作[mu:s],意为“慕司,奶油冻”,源于法语,由奶油、蛋清、水果、巧克力等制成;与固定发型的“摩丝”是同一个词;

11. Hamburger,意为“汉堡包”,源于德语;

12. Goulash,读作['gu:l??],意为“匈牙利红烩牛肉”,源于匈牙利语;

13. Tuna,意为“金枪鱼”,源于西班牙语;单、复数相同,加s指一种大海鱼;

14. Paella,读作[pa?'el?],意为“西班牙什锦饭”,源于西班牙语,也叫西班牙肉菜饭,主要原料为鸡肉、米、海味、蔬菜等;

15. Osso bucco,意为“红烩牛膝”,源于意大利语,也称焖小牛腿(带骨髓,并加有蔬菜);

16. Pizza,意为“比萨饼”,源于意大利语;

17. Schwarma,读作[?wama],意为“土耳其烤肉”,源于土耳其语,指由牛、羊肉等烤肉削成的肉片;

18. Quiche,读作[ki:?],意为“乳蛋饼”,源于法语,上层为鸡蛋、腌肉、干酪等,复数为quiches;

19. Tacos,读作['ta:kous],意为“墨西哥卷饼”,源于西班牙语,指墨西哥玉米薄饼卷,里面卷着肉、蔬菜和辣酱等;

20. Riesling,意为“雷司令”,源于德语,为干白葡萄酒;

21. Soda water,意为“苏打水,汽水”,源于拉丁语和古英语;

22.Coca Cola,意为“可口可乐”,源于拉丁语和西班牙语。

英语饮食词汇的变化......看完绝对涨知识!

图7:Ravioli(来源:网络图片)

由Amy整理的“英语饮食词汇表”并未将所有的英语饮食词汇都包含在内,比如chicken(鸡肉)和poultry(家禽肉)就未在其中。尽管如此,“英语饮食词汇表”仍然是研究英语单词词源的好素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1066年之后,很多饮食方面的法语词开始进入英语词汇,并在后来形成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语言文化现象:人们在称呼动物的名称时,用的是古英语固有词汇,但在动物被屠宰形成食用肉后,人们却用的是源于法语的词汇。这是什么原因呢?

动物名古英语词食用肉法语词
pig猪肉pork
sheep羊肉lamb或mutton
cow或ox牛肉beef
牛犊calf小牛肉veal
鹿deer鹿肉venison

除此之外,“英语饮食词汇表”中还有许多隐藏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例如:为什么现代英语中的多数饮食词汇来自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酸奶”是谁发明的?又是何时通过何种途径传入英国的?辣椒原产于美洲,是通过欧洲人和阿拉伯人传到中国的吗?如果是通过海上通道进入中国的,那为什么广东人、福建人和上海人都没有食用辣椒的习惯?如果不是,那辣椒是通过陆上通道传到贵州、四川、湖南和陕西的吗?每个跟饮食有关的单词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故事可讲,词源研究是跨文化研究的一部分,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的演进和文化的变迁。

虽然“英语饮食词汇表”中出现的只是在英语国家较为流行和常见的部分饮食词汇,但足以使我们看出食物种类的增加和烹饪方法的变化,进而对中西方的食物种类和烹饪方法展开横向与纵向的比较。

就烹饪用料的精确度而言,西餐讲究精准,会明确标明用料多少(多少盎司或多少克);而中餐的制作往往依赖厨师的个人经验,只说用量“少许”,但具体是多少,那得由厨师自行掌握。辅料如此,主料也是这样。比如做米饭时,绝大多数中国人会凭经验决定水和米的比例(有时用手指测算);但若按西餐的做法,便会精确到水和米的具体比例,即三比二(三杯水两杯米)。

中西烹饪方法的差异还显著地体现在制作土豆的不同方法上。西方人喜爱将土豆制作成薯片、薯条,而中国人则钟爱拔丝土豆、炒土豆丝这类家常菜。不仅如此,在盛产煤炭的中国西北地区,乡村居民在过去还吃“烧山药”,方言称作shao-san-ye。西北人口中的“山药”即为土豆,而非薯蓣。在用炭火做饭的年代,人们往往会把土豆埋入滚烫的炭火灰烬中烫烤,烤熟的土豆即可食用。在寒冷的冬天,手捧一颗刚出炉的“烧山药”,那也是一种热乎乎的生活。普通人家就着酸蔓菁吃“烧山药”,条件稍好的人家蘸着胡麻粉吃,更奢侈的吃法是蘸着胡麻油吃。“胡麻油”是用胡麻榨成的食用油。“胡麻”类似“芝麻”,是中国西北农村的特产。现在,胡麻油往往被城市居民称为“亚麻籽油”,其市场价格比进口橄榄油还贵。“烧山药”蘸胡麻油是一种令人难忘的吃法,尽管现在的人们没有了那样的口福,但还是有问题值得思考:同样是土豆,为什么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期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吃法呢?

英语饮食词汇的变化......看完绝对涨知识!

图8:主要生长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胡麻(来源:网络图片)

在对中西方食物种类和烹饪方法稍作比较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除了“茶”以外,许多中国特色食品或饮品并未被英语国家的人们普遍接受;相反,中国人却迅速且大量地接受了英语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方法。在多数大城市的超市里,面包比馒头更为常见。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Amy整理的“英语饮食词汇表”,我们能看到英语国家的人们饮食习惯的变迁。那么,你有没有察觉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正在悄然改变呢?

小编掐指一算,此文适合分享收藏,需要的时候,随时翻阅。学英语干货,出国留学,雅思托福等语言培训,关注微信公众号:烤鸭部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