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格模式研究

 aaayaya 2016-09-27

如何按照“第一时间发现、处置、解决问题,打造精细化城市”的现代城市管理要求,对城市实施规范化管理和常态、精细、长效管理已成为城市管理部门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性问题。为此,现结合我区实际,就积极推行“组团网格式”城市管理新模式探讨如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全域化城市管理执法的形势日趋严峻,城管部门的工作面越来越广、工作量与日俱增、执法管理内容日益繁多、群众需求进一步提高、执法管理内涵不断拓展,粗放式城市管理模式的弊端已逐渐显现。一是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城市管理的区域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标准愈来愈高,致使执法队员日常工作疲于应付、频繁加班。据统计,执法队员每年平均加班超过30天,长时间、高强度的加班,对城管队伍发展建设十分不利。二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自2002年以来,我局管辖区域从129.4平方公里增加到218.8平方公里,增长了70%;管辖人口从30.5万增加到45.7万,增长了50%。但城管执法力量却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现有人员配置与实际需求差距太大,难以保障全时段、全区域的城市管理。三是管理执法存在盲区。按照现在以具体业务为标准划分分队来实施城市的日常管理,形成了条块分割、信息闭塞、实践锻炼机会减少,导致队员综合素质出现短板和经常性的监管不到位、疲于应付消化的现象。四是大城管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各镇(街道)对辖区城市管理负总责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树立,致使城管部门在实施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疲于应对、四面出击,眉毛胡子一把抓,“该做的没有做好,不该做的都做了”。

二、目标任务

通过推行“组团网格式”管理,就是要落实一包到底、信息互通、力量互补、处置互动、监督互促、成效互惠的“一包五互”机制,落实管理责任,细化管理标准,科学配置执法力量,优化管理执法组织形式,规范行政行为,完善监督措施,将一线队员推向路面,提高见面率和管事率。要逐步实现以下目标:一是依托区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信息处理平台,提升城市管理科技含量,缓解执法力量不足的矛盾。二是要切实整合所有城市管理力量,实现执法人员与协管员、信息采集员、路段管理员、商铺专管员等多支城市管理辅助力量的无缝对接,形成“多位一体”的社会化管理运作体系,在日常动态管理中发挥作用。三是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重心下移、以块为主”的属地管理原则,加强与各镇(街道)城市管理联动,并借助联合执法队平台,进一步提高城管、公安、交警、工商、卫生等各职能部门工作合力,不断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切实提高城市管理覆盖率。四是要充分调动网格管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倡导“出门就上班”理念,努力提升城管队员出门巡查频率、街面巡查时间、发现和处置问题概率、管理覆盖面等,提升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和长效化城市管理水平。

三、对策建议

(一)分割网格,落实一包到底责任

分割网格,落实“一包到底”责任,就是以实行“责任田”模式,逐步打破吃“大锅饭”,切实提高城管队员工作激情、干劲和效率,为城市管理注入活力。一是分割网格,形成“责任田”。将各中队辖区分割为多个边界清楚、无缝对接的网格单元(该网格的分割以智慧城管信息采集网格分割为基础,便于与智慧城管工作有效对接),再根据每个网格工作量大小,将城管队员(包括协管队员)合理、有序分布在各个网格内,每个网格就成了所在队员的“责任田”。二是落实责任,实行一包到底。分“田”到户后,队员对所在网格内与自身职权相关的所有事宜实行包干:一方面做到守土有责,处理所在网格内发生的有关职责事件,另一方面做到荣辱与共,对网格内出现的问题又因为玩忽职守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的,将被追究相应责任。三是接受考核,形成竞争机制。每个网格内城市管理工作开展得如何,都将接受局考核小组和中队考核小组的定期、定量考核,考核结果与该网格内队员的奖金及评奖评优挂钩。同时,为了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机制,还要实行网格竞聘上岗机制,如果某个网格在一段时间内管理不尽人意,将通过竞聘选出能者接任,重用能者。

(二)整合力量,形成多团组合模式

整合力量,形成“多团组合”,则是为实现力量1+1>2的效果,为城市管理注入新生。一是整合力量,改变各自为战。据了解,为了做好该项工作,相关部门先后成立了不少针对某一样城市管理工作的队伍。如:在招宝山街道区域内,城市管理面上有多支队伍——有城管局的执法队员、协管队员、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城管义工,有片区民警,有环卫部门的保洁员,有市政部门的养护人员,有园林部门的养护人员,还有街道的路段管理员、社区的商铺管理员等,人数千余之多,但没有在块上集聚,基本呈现各自为“战”局面,要以分割的每个网格为单位,积极整合所有面上的力量和资源,努力形成各支力量共同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格局。二是建立机制,发挥“1+1>2”。要让集聚网格内的各支力量真正发挥1+1>2的效果,需要通过建立一系列有效的工作机制来实现:一是建立统一指挥机制,建立统一的组织体系,由城管局所在辖区中队牵头,明确各支队伍分工和合作的职责,全面协调开展城市管理工作;二是建立例会交流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工作例会等形式,定期组织各成员通报工作,总结分析运行情况,查找问题,创新举措,落实整改;三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全面、及时交流各成员所掌握的各类城市管理信息,达到信息共享,便于有效管理工作对象和及时处置事件;四是建立效能考核机制,通过统一灵活的考核机制,对各成员在“组团网格式”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效能等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反馈到各成员所在单位。三是形成网络,统一调配处置。通过 “多团组合”模式,在城市管理中实现力量整合、协调配合。同时,要通过智慧城管平台建立起网络协同系统,形成全区40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统一协调处置城市管理机制,做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改变过去职权分散、责任不清造成的处置速度慢、效果差的局面,实现市容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三)拓展内涵,深化便民服务理念

“组团网格式”城市管理不仅要有分割网格,实行“一包到底”和整合力量、形成“多员组团”形式的严谨管理模式组成,而且还要具备生动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从而更加拓展其内涵,深化便民服务,打造更加精细化的城市管理。一是零距离接触,增进与市民情。通过推行该模式,要不断完善和强化城管进社区、进商铺、进市民等机制,提高队员与群众的见面率,进一步增强与市民感情。二是创新服务理念,深化便民服务。要综合运用 “市容前置”管理、跟踪服务等举措,落实专人结对联系社区解决难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使联系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数字化管理,打造精细城管。要根据实际,及时建立网格化管理基础数据平台,将管理对象的情况汇集成信息库,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信息采集、监督、反馈机制,强化网格化服务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推进精细化城市管理模式。

(四)科学设置,提高执法管理效能

一是岗位设置。路面执勤岗位设置要做到“六定”,即:定人员。管理的责任区域、路段、部位要落实到具体的分队、班组,并确定责任人(包括分队长、班组长、组员等)等。定区域。确定本岗位管理的责任路段、部位、区域等。定时间。明确执勤值守的工作时间。定形式。明确执勤岗位的具体形式。定职责。明确执勤岗位的具体任务、工作标准及主要责任。定措施。落实考勤考核、检查督察、奖励惩处等具体保障措施。二是执勤方式。按照管理要求,推行重点区域蹲点固守、一般区域流动巡查、重大行动联动联管的模式,实现区域、时段全覆盖。各中队路面执勤可采用定岗执勤、机动执勤、错时执勤和应急执勤四种方式展开。三是后装保障。目前,协管员总体待遇相对较低,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要通过改革协管员薪酬制度,适度提高协管员的薪金水平,调整协管员收入结构。同时,要相应增加执法自行车和执法通等装备,增设值班岗亭将办公场所前移等,提高执法效率。

(五)完善机制,营造联动联管局面

一是要建立决策和交流机制。要进一步强化镇(街道)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城市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切实改变城市管理“城管独唱”的局面。二是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镇(街道)、区属各职能部门项目执行城市管理情况纳入“全域城市化”考核范围。城管部门内部要采取“局考中队,中队考队员”的二级考核方法,每月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奖励挂钩。同时,要建立倒查问责机制,根据考核、测评情况,实行末位诫勉谈话和辞退。各中队根据局相关考核办法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三是要建立社会广泛参与机制。营造辖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共参与、齐监督城市管理工作的氛围,把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宣传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强化社会化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