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古埃及人的冥界之旅

 慧403 2016-09-27




我们今天所认知为古埃及标志物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帝王谷、木乃伊金面具等等,在当时无一是为生者服务的,而全部是为死者,为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而准备的。

 


一个古埃及人的死亡,并不意味着整个生命的终点,反而是一个漫长旅途的开端。

 

现在,我们有一位古埃及朋友,名叫阿尼(Ani),他刚刚病逝。在死后,阿尼的新旅程就开始了……

 

首先要知道,对古埃及人来说,死去的只是阿尼的躯体,他的灵魂仍然活着,而灵魂需要居所,因此躯体的保存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我们要请祭司来把阿尼制成木乃伊,这个过程中,阿尼需要两位神灵的保护:阿努比斯和女儿凯贝杰特。

 


阿努比斯是死亡和丧葬之神木乃伊的保护者和死者灵魂旅途的引领者。因此制作木乃伊的祭司中会有一位戴着胡狼面具,以阿努比斯的形象出现,这位“阿努比斯”会用一根末端带钩的细铁棒从阿尼的鼻孔探入颅腔,将大脑搅碎后从鼻孔倒出,用刀在阿尼的腹部划出一道开口,取出内脏器官并清洗躯体内外,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干燥和防腐处理。


 

-阿努比斯-


制作木乃伊离不开防腐液,阿努比斯的女儿凯贝杰特,正是防腐液之神,为阿努比斯提供圣水,洗净死者的内脏器官。


整个制作过程大约历时70天,阿尼变成木乃伊后,心脏要留在胸腔内,在灵魂的冥界之旅中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阿尼的肝、肺、胃、肠四个器官,则要分开单独保存,分别置于四位不同神灵的保护之下。

 

阿尼的这四种器官要存放在四个陶质或石质的罐子里。这种罐子名叫卡诺匹斯罐,罐盖分别是人、狒狒、胡狼和鹰的形象,这是大神荷鲁斯的四个儿子,分别保护着阿尼的肝、肺、胃、肠。

 

当阿尼的木乃伊和四只卡诺匹斯罐被妥善安葬在墓室里之后,阿尼(灵魂)的冥界之旅可以正式启程了。

 


冥界之旅是一段不走寻常路的旅程。一路山重水复,千万不能迷失方向,途中还会有许多诸如蛇、鳄鱼等毒虫猛兽不断侵扰。

 

不用担心,我们的朋友阿尼当然可以平安通过这段旅途,因为他随身携带着冥界之旅的旅途攻略:死者之书(book of the dead)。这本书会为阿尼的冥界之旅导航,并提供咒语躲避或驱散各种毒虫猛兽,保护阿尼不受其侵害。

 


于是,阿尼来到了死亡之神阿努比斯面前。

 

古埃及人相信,心脏是灵魂驻留之处,人的罪恶会记录在心脏里,一个人的罪行越多,心脏就越重,而阿努比斯的职责就是通过称量心脏来对死者进行审判。



死者心脏将被阿努比斯放置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则放上正义女神玛雅特的象征:一根鸵鸟羽毛。如果心脏和羽毛等重或比羽毛轻,说明死者无罪,如果心脏比羽毛重,则表示死者有罪。


 

-正义女神玛雅特-


称量心脏时,一头怪兽正蹲伏在一旁虎视眈眈,这头怪兽名叫阿米特长着鳄鱼的头,身体一半是狮子一半是河马,如果死者被判有罪,阿米特就会吃掉他的心脏,有罪者的灵魂也就被这样消灭了——是的,对古埃及人来说,这“第二次死亡”,即灵魂之死,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死亡,也是最坏的结果,远比肉身之死可怕得多。

 


我们的朋友阿尼是好人,当然能够通过阿努比斯的审判。于是他在阿努比斯的引领下来到冥王欧西里斯面前,欧西里斯将允许他前往冥界的极乐之地雅卢(Aaru)

 


从冥王欧西里斯的神殿到极乐之地雅卢,还有漫长的路途,经过十几道关卡,把守关卡的都是些人首兽身或兽首人身或不同禽兽身首肢体随机组合拼接而成的凶神恶煞,名字也是诸如“噬蛇狂魔”、“血泊狂舞”之类,充满“瞅啥呢削死你”即视感。


不,他们并不收买路钱,所以更难对付。为了保平安,阿尼需要再次求助于那本冥界旅途攻略。根据死者之书的指示,不同关卡有相应的咒语作为password,诵念正确的咒语,守卫者就会放行。

 


就这样,靠着“死者之书”的攻略,阿尼最后终于通关,来到了冥界极乐之地雅卢。

 

雅卢(Aaru)的意思是“芦苇之地”,位于东方,即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肥沃平原,地上生长着芦苇,环境如同人间的尼罗河三角洲,来到此地的灵魂会在这片乐园过着永恒的快乐富足的生活,现在,我们的朋友阿尼就抵达了这里,他冥界之旅的幸福终点站。

 


在古埃及人死后,木乃伊保护他灵魂的居所,死者之书引领他灵魂的旅行。与我们对“死亡”的负面理解和恐惧认知不同,“死者之书”在古埃及的名称及原意即为“未来之书”或“通向光明之书”,对古埃及人来说,死亡只是开启一段未来的旅程,由短暂的人世生活走向永恒的灵魂生活。

 

因此,木乃伊下葬时都会伴有一部“死者之书”,对于古埃及而言,这本“书”可以写在莎草纸上,也可以刻在石碑、墙壁或棺木上。现存最著名的一部“死者之书”又名“阿尼莎草文稿(papyrus of Ani)”,是公元前1250年一位死者阿尼的“死者之书”,藏于大英博物馆。

 

这次南京博物院“法老·王”特展展品也包含有“死者之书”,就在这个耀眼的木乃伊金面具后方,这个相框里就是一部莎草纸“死者之书”的残卷,因为金面具太耀眼,大家可能忽略。

 


自人类学会思考以来,死后往何处去,逝去的人们最终的归宿又在哪里,始终是各种丧葬文化共同关注的重点。而古埃及人在数千年前就把死亡看作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令人不禁感叹埃及先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面对死亡时的豁达心态。




精品展览


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汉代文明的故事

南京博物院|展览日期:8月10日—2017年1月9日|票价:30元


展览看点:从东方到西方、从汉帝国的诸侯王到古埃及的王室贵族、从汉帝国诸侯王陵到金字塔王陵、从玉棺到彩绘木棺、从金缕玉衣到木乃伊、从组玉佩到宝石项链、从帛画上的升仙图到壁画中木乃伊主人的苏醒复活图……古埃及和汉王朝的统治者都不惜工本在追逐个体人的不朽,而其中的根本因素和具体表现,则有着无尽的相似与差异。


本次展览将汉帝国的文明与古埃及的文明进行对比展示,在丧葬制度、日常生活、政治军事、对待生灵的观念等方面,从东西方两大角度进行理解与阐释。


想了解更多与展览相关内容,请移步:法老汉王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直接点解链接即可穿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