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港科技创新集聚区显雏形&nbs

 zzm1008图书馆 2016-09-27
布局前沿科技产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临港科技创新集聚区显雏形
临港产业区将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承载区。图为临港滴水湖远景。□唐徐国/摄
  ■本报记者 王延 浦东报道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临港科创城积极布局前沿科技产业,打造科创人才高地,集聚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一个新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初显雏形。而不久前公布的新一轮“双特”政策和“双限房”等政策,有望成为临港科创城新的助力。

  高端前沿科技企业快速集聚

  上海市领导在今年6月调研南汇新城和临港产业区时提出,临港产业区要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承载区。

  而在这个主体承载区中,高端前沿科技企业快速集聚、特色产业布局初现形态的临港科创城被视作主战场之一。

  据了解,科创城自成立一年半以来,积极引进优质项目。截至今年上半年,落户企业已达65家,研发平台则有4个。

  从产业布局看,这些落户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脑智工程、海洋装备、智能制造等特色高端前沿领域。其中,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以万米级载人潜水器为核心的深海探测设备研发,处于世界尖端前沿水平,上海脑智工程研究中心则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研发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重大创新工程。

  从研发力量看,目前科创城内集聚研发人员346人,占总人数的51.3%。在研发人员比重提高的同时,研发团队实力也逐渐增强。目前,科创城内拥有以中科院、上海交大、浙大、哈工大等知名院校教授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近20个,领军人物都是各领域权威,如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林忠钦院士和“蛟龙号”原副总设计师崔维成等。

  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

  随着越来越多科研团队的加入,辅以科创中心建设的政策红利,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始脱颖而出。

  据介绍,在科创中心建设“22条”的鼓励和激励下,院校科研团队纷纷尝试走向市场。科创城抓住机遇,从中科院、中科大、哈工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引进了寒武纪、科大讯飞、彩虹鱼和航士等一批技术实力雄厚、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化项目。从研发投入强度看,这些企业研发计划总投入占所有企业研发投资的74.6%,成为提升科创城技术实力的中坚力量。

  以寒武纪公司为例,该公司作为中科院产业化项目,目前已发布全球首款神经网络处理器和稀疏深度学习处理器,在智能芯片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综合配套服务将进一步完善

  临港科创城得以快速发展,政策扶持和科创城定位是吸引企业入驻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85%企业认为政策扶持力度大是入驻科创城的首要因素。入驻科创城可享受办公场所三年免租金和交通住宿餐饮补贴等优惠,还可申请人才公寓、购买“双限房”。其次,公司业务与科创城产业规划相匹配,也是企业入驻的重要原因,占比47.5%。另外,借助临港的知名度、生态环境好、生活成本低等因素分别占25%、17.5%和15%。尤其是临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具有较大吸引力。

  相关主管部门对此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科创城综合配套服务。

  在硬件方面,将完善交通配套,提高科创城出行便捷度;优化网络信号覆盖面范围,提高企业办公质量;加快推进园区健身休闲娱乐设施规划建设,尝试搭建企业与临港学校体育配套设施共享机制,满足员工业余生活需求。

  在软件配套方面,则将设立财政专项资金,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和管理咨询服务机构入驻或举办供需交流会,满足企业融资和管理服务需求。同时,科创城将与产业区紧密沟通,做到信息共享,政策互惠,形成企业研发在科创城,产品制造在产业区两翼齐飞的良好局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