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尤虎学中医系列(录音精要文字整理)第二集什么是“气”(上)

 龙行天下之龙一 2016-09-27

    大家好,欢迎大家跟我一起学中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医和西医的根本差别,这就是是否具备中医思维。在中医思维里面,天人合一又是中医思维的起点。从今天起,我要用数字来告诉大家中医思维的基本内容。

首先用“1”这个数字来讲。

天人合一其实已经讲到“1”了,今天要讲的数字“1”也就是天人合一通过什么来实现,在中医思维里用一个概念解释整个宇宙自然,那便是“气”。

什么是“气”?

其实,想了解整个传统文化也必须从“气”开始。用“气”解释世界,这是一元论的哲学观点。

古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一种精微物质组成的,古人把它叫做“气”。所谓的“精”是指精华,一种浓缩的状态,“微”是指其形体微小。

气是构成和维持宇宙一切的最小单位。

这里的关键词是“构成”和“维持”

让我们先来看看“构成”

请问,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皮肤、血管、骨骼、肌肉、脏腑、经络……

以上这些都可以看做是由“气”构成的。

了解了我们的身体是由“气”构成的,这对我们养生保健、诊病治病有什么用呢?

我们普通百姓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吃什么补什么。”

标准一点的说法是“以脏补脏”、“以形补形”。

其实,这背后的原理就是“气”。

拿肝做例子,比如鸡肝,我们吃鸡肝其实是吃构成鸡肝的那股“气”,当我们的肠胃将鸡肝消化吸收以后,鸡肝的那股“气”在人体中就会转化为对人的肝脏有帮助的“气”,进而补人的肝。

另外,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所以鸡肝中的这股“气”还可以构成人的血,进而补人的血。中医理论还认为,肝开窍于目,所以鸡肝中的这股“气”还可以构成人的眼睛,进而起到明目作用。

 

借助自然物中蕴含的“气”转化为人体之“气”,这就是中医中药、食疗保健的最基本原理。

 

这时,有人可能会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既然是“吃什么补什么”,那是不是“吃人补人”呢?

没错,“吃人补人”,中药里面有一味药——紫河车,也就是人的胎盘,对人体的滋补作用非常强。

 

我们古人运用“气”的理论研究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矿物等,通过反复实践,活体实验,不断优化,最终筛选出来的有明确临床功效的物品我们才把它们称为中药。

 

让我们再看一个“以形补形”的例子。

 蝌蚪,是两栖动物——蛙、蟾蜍的幼体,生长在水里。在开始阶段,蝌蚪是透过鳃来呼吸的。在起初,它们是没有腿的,而是有一条鳍状般的尾巴。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大家想想看,人类的精子是蝌蚪形的,人类的胚胎在初期也是有腮和尾巴的,这些都与人极为类似,但古人对这一切并不知道。

 

那么,是不是吃蝌蚪就可以补肾益精,治疗少精、不育的患者呢?

 

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但要小心求证。先来看看李时珍怎么说的。

 《本草纲目》认为蝌蚪的功效主要是“解毒治疮”,也就是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法一般是捣成泥状外用,一般不口服,即便是外敷,也是在严格消毒之后才使用。因为蝌蚪体内有可能存在寄生虫2007年河南省疾控中心就发现了有人吃蝌蚪治身上的疮,导致“曼氏裂头蚴病”的寄生虫疾病的发生。

 

蝌蚪不能吃,那么,蝌蚪补肾益精的推断是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呢?

 

其实,有一种蛙的输卵管入药可以补肾,古人是有明确记载的。高档一点的饭店里经常会有一道菜,叫做“木瓜雪蛤”

雪蛤又叫哈士蟆、油哈蟆,红肚田鸡等,是中国东北特有的珍稀的野生动物。其雌蛙输卵管干燥品是名贵的中药材,称为林蛙油、田鸡油,也称哈士蟆油,药用被古今医家视为珍宝,历来作为皇室进贡珍品,清朝时被列为“上八珍”和“八大山珍”之一。

《中国辞典》认为哈士蟆油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之功效,常用于用于阴虚体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等。现代药理研究揭示,哈士蟆油能促进幼龄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延长雌雄动物的发情期,延长小白鼠游泳时间,抗疲劳等。有人称其为“绿色软黄金”而且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中药材

 

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青蛙。

青蛙前脚上有四个趾,但后脚上有五个趾,青蛙还有一个大肚子,从外形上看,青蛙的下半身和人的下半身惊人的相似。

 

我们以前上初中生物课的时候可能做过一个残忍的试验——搔扒反射:把一只青蛙的脑部剪去,只损坏蛙的大脑,保留完整的脊髓,用沾了低浓度硫酸的纸片涂抹青蛙腹部的皮肤,蛙受到刺激后会用后肢去挠被涂抹的部位。这是由于它的脊髓里也有神经中枢,可以做出反应。

为何用青蛙做这个残忍的试验,因为青蛙的下半身和人太相像了。所以,青蛙的药用功效就在于其下半身。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肝主筋,青蛙的下半身极为强健,跳跃能力强,故其筋肉发达,故可以补益肝脾,尤其适用于下肢痿软无力、肌肉萎缩的病症,如中风后遗症,下肢偏瘫、无力、肌肉萎缩等

 

对于运动员,我想应该多吃蛙类,尤其是刘翔。

 

但目前野生青蛙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且极易有寄生虫,故不建议食用青蛙。既然青蛙不能吃,那么我们可以用牛蛙来替代。

牛蛙原产于北美落基山脉一带,1959年我国引进牛蛙驯养,1986年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大量饲养。因其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以形补形”理论的升级版就是“以形治形”。

 

蛙水陆两栖,凡出入于水的自然物,因为其在水里泡不烂,说明它可以抗水,对应于人体就是利尿除湿。

 

蛙大肚子,如果有大肚子的病也可以使用。小儿疳积,肝硬化腹水等病症最适合使用蛙类入药。

 

疳积是以神疲乏力、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腹大肢细、厌食挑食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症。所以,小儿疳积和肝硬化腹水等病症的相同点在于“腹大肢细”,此形与蛙类极为相似。同时蛙类可以利尿消肿,故可以治疗这两种病症。

另外,牛蛙生性贪婪,生长季节食量较大。牛蛙的最大胃容可达空胃容的l0倍。牛蛙能吃也耐饥。在食物极度缺乏时,牛蛙的新陈代谢水平会自然降低。在低温冬眠期,牛蛙可以承受4个月至1年的饥饿,所以,如果治疗小儿疳积或厌食症,牛蛙比青蛙更好。但目前牛蛙的饲养存在滥用激素的现象,故提醒大家谨慎食用。

在《太平圣惠方》中用葫芦配合青蛙治疗腹水,用于“水蛊腹大,动摇有声,皮肤黑色。”现代用于肝硬化腹水、肾炎浮肿等。

大家想想看葫芦的样子,这就是“以形治形”。

 

讲到青蛙不得不说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都是中药材。

蟾蜍俗称癞蛤蟆,因其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其实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

 

按照“以形治形”的原理,那么丑陋的癞蛤蟆最适合治什么病?

 

肿瘤,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癌肿长相丑陋,为异常突起物,故蟾酥可以抗癌,因其色白又为皮脂腺,故擅长治疗皮肤癌等体表肿瘤等。蟾酥毒性很强,不能直接服用,需要提炼加工,一般外用为主。

 

大家有没有人见过蟾蜍蜕皮。蟾蜍蜕的皮叫做蟾衣。

 

自然蟾衣,也就是野生的蟾衣是极其罕见的,实际上蟾蜍蜕皮时,是边吃边蜕的,所以真正的野生自然的蟾衣是几乎不可能完整的。近年来,各地先后开展人工养殖蟾蜍取得成功,养蟾取酥,养蟾取衣已变成现实,只要饲养者掌握了蟾蜍的蜕皮规律,利用特殊的蜕衣工具,可顺利地获得一张纯天然蟾衣。为此,人工大规模采集天然蟾衣资源再也不是神话。

 

我在南通的如东就见过专门卖蟾衣的店。

 

 说了那么多蛙类的作用,让我们看看国外是如何说的。

两栖动物国际拯救组织泰莱教授说:“青蛙能造福人类,因为它们的外皮含有对付疾病的化合物,包括抗菌和抗病毒物质,从青蛙皮提炼出的药物‘几乎是无限的’‘青蛙可提供大量的新药’,它们俨然是‘随街跳着的药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