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巨老师新作《妈妈,我是你想要的孩子吗?》上市

 竹林啸客 2016-09-27

终于等来了!千呼万唤始出来!


林巨老师新作《妈妈,我是你想要的孩子吗?》上市!


当当网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4036244.html


我们对儿女的态度总会不知不觉打上母亲的烙印


疗治原生家庭母女关系,冰释和妈妈的“爱恨情仇”,打破养育惯性


北大心理系家庭教育专家写给母亲和女儿的心灵成长课


无分别的爱理念的倡导者、畅销书作家林巨老师新作


其作品《妈妈,请这样爱我》销售10万册,入选为2013十大家庭教育图书。


10年工作积累、25个典型案例、一本书让你走出遗传教养误区



(外封)


(内封)


1. 无分别的爱理念的倡导者、畅销书作家林巨老师新作,其作品《妈妈,我是你想要的孩子吗》销售10万册,入选为2013十大家庭教育图书。


2.当女儿日渐长大时,无论她的个性和其母亲相差多远,一旦她自己成为母亲,她对自己儿女的态度不知不觉会打上其母亲的烙印。


本书作者通过在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选取了20多位典型的妈妈们的故事,带读者们走进这些母亲童年的伤痕,疗治原生家庭母女关系,冰释和妈妈的“爱恨情仇”,打破养育惯性。


3.10年工作积累、25个典型案例、一本书让你走出遗传教养误区。

 

名人推荐:


母女关系,应该是中国家庭最纠结的关系,以我现在的了解,纠结程度或许比婆媳关系还要厉害,但因为媳妇攻击婆婆是允许的,大不了还可以离婚,所以婆媳关系得以探讨,但女儿攻击妈妈仍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这方面探讨很少。

——著名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者武志红


许多类型的心理问题,总是根源于家庭问题,特别是家庭关系的伤害,导致人的情绪的、人格的、精神的障碍,进而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因此,走进家庭关系,建立健康的家庭价值,培养健康的人格,才是正本清源的根本之策。

——资深心理学家、浩途家长俱乐部创始人王学富


在人类几种最基本的关系中,母女关系是最重要、最值得研究的。和父女关系、母子关系不同,母女关系随着母亲和女儿年龄的变化会演变出一种回归曲线的效果。也就是说,当女儿日渐长大时,无论她的个性和其母亲相差多远,一旦她自己成为母亲,她对自己儿女的态度不知不觉会打上其母亲的烙印。

      ——美国缅因州缅因大学主持妇女研究计划的L·Shally博士

 

 内容简介

为何我们对妈妈既爱又恨?

如何疗愈内心的伤痕?

如何得到妈妈的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如何让我和妈妈之间冰冷的墙壁消融……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和妈妈相遇的那一刻,争执、愤怒、委屈、沮丧、难受、焦虑、害怕、懦弱、叛逆、攻击、烦躁、战争……总是出乎我们意料,完全不受我们控制般的,爆发出来。


在这本书中,汇聚了二十多位向作者求助的女性的心路历程。我相信,你一定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故事,看到自己伤痕,看到自己的悲伤、委屈和愤怒,同时,也可以找到修复与自己母亲关系的方法。


这本书可以不仅帮助女性了解自己,也可以帮助女性了解自己的母亲(或者女儿),帮助心理咨询师了解求助者。


疗愈,从看到真相开始。

 

 作者简介



林巨


畅销书作家。北大心理系毕业,花径教育机构创始人,无分别的爱的理念的开创者,国内首个将家庭教育与生命成长相结合的家庭教育专家,是中国新教育的领军人物之一


先后担任过北京电视台《家有儿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节目嘉宾;《妈咪宝贝》《母子健康》等育儿杂志的专栏作家;中央电视台、优优宝贝频道以及众多网络媒体的特约专家。


林巨老师代表著作:《妈妈,请这样爱我》、《妈妈,我可以这样吗》、《妈妈,我是你想要的孩子吗?》。林巨老师的生命教育和生命成长著作,在广大读者中有良好口碑,影响深远。其中《妈妈,请这样爱我》,入选为2013十大家庭教育图书。

 

 精彩书评

妈妈的天空

 

妈妈,曾经是我们每个人的天空。


只是这片天空,并不总是云淡风轻、湛蓝无垠、温暖辽阔。


这片天空,狂风暴雨、雾霾沙尘、冰雹雪霜的日子,实在也是不少。


每次灾难天气来临的时候,作为依靠这片天空庇护方能生存的我们,一如在大风雪中的草原上奔跑的小狼,难免瑟瑟发抖、恐惧焦虑、心力交瘁……


年幼的我们,是如此的稚嫩,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于是,几乎每一次打击,都会击穿我们的皮毛,直接打中我们的心灵,留下或深或浅的伤痕。这些伤痕会渐渐结疤,隐藏在灵魂深处,不让我们看见。我们就这样,带着这些刻到灵魂深处的看不见的疤痕,渐渐长大。


好不容易,我们长大了;好不容易,那些“灾难”和“伤害”,都已经忘却了;终于,生活可以掀开新的一页了。我们在心底深处,对自己说:


“妈妈,我长大了。妈妈,我爱你。妈妈,我要报答你。”


可惜的是,这样的爱意和心语,很多时候只能停留在想象和奢望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和妈妈相遇的那一刻,争执、愤怒、委屈、沮丧、难受、焦虑、害怕、懦弱、叛逆、攻击、烦躁、战争……总是出乎意料,完全不受我们控制般地爆发出来。最不赖的情景,也不过是互相压抑烦躁的心绪,努力营造表面的平静氛围。但无论如何,心中实在难以升起对彼此的关爱和心疼的情感。


是的,妈妈,女儿长大了。我愿意给你钱;我愿意给你东西;你病了我带你去看病,给你找最好的医生;你有事了我想办法帮你解决,尽量不让你操心;我过年过节肯定绝对去看你,拎着大包小包……你看,女儿长大了,可以给您这么多了。可是,为什么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除掉这些物质,在精神层面我们彼此给予的除了伤害还是伤害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伤害的频繁上演,我渐渐发现,我可以给你很多很多很多的好“东西”。但是,确确实实,有一个东西,我却真的给不了你。


那就是心疼。


不知为什么,我无法心疼你,我做不到心疼你。


不仅心疼不了你,并且每一次战争爆发,我看着你焦躁愤怒的脸色,看着你混乱颓败的表情,我窥见我的灵魂深处,不可遏制地升起巨大的快意。


我难道是恶魔吗?!对最亲爱的妈妈竟然是这个样子!我还是人吗?!我为此深深自责,深深愧疚。但是,一切无济于事,不,一切变本加厉!


看起来,谴责自己好像只能让事情更加糟糕;谴责自己只是在这样无尽的恶性循环中,又加了一把充足的动力的筹码而已。


怎么办?前路漫漫,我在痛苦黑暗中无尽徘徊,直至有一天,遇见了林老师。


他告诉我:“心疼,是灵魂高贵的爱,是生命精致的美德。”


他告诉我:“凡是高贵和精致,只有不受伤的生命,才有能力拥有。”


他告诉我:“要想拥有‘心疼’他人的能力,首先要疗愈自己的伤口。”


我说:“过去的,我都忘却了,怎么还会有伤口?应该都好了吧?”


他反问我:“忘却,就是置之不理,你见过置之不理能治好病的吗?”


我无法反驳,只能问他:“怎么疗愈自己?是不是很复杂,很麻烦?”


他说:“只需要懂得人性就好了。”


他说:“老天早已把一切的能力,以本能的形式,赋予我们了。”


他说:“疗愈自己,是生命的本能,是人性的本能,懂得人性,就OK了。”


我在半信半疑中,走上了这条探索人性之路,圆满人性之路。


奇迹就此展开。


原来,生命成长,是这么一个简单而美妙的事情。


忽然有一天,我抬起头发现我亲爱的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唠唠叨叨,一如既往地“不可理喻”,一如既往地充满“批判”精神。但是天空,已经不是那个天空,这世界,已经不是旧时的模样。


因为,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我自己的天空,比妈妈的天空,更为博大,更为清亮,更为温暖。我看到我的天空无限地展开,紧紧地,把妈妈的天空、爸爸的天空、孩子的天空、所有亲人的天空,温柔地包裹起来。我的天空中处处发散的都是爱和心疼的暖意。


我猛然发现,原来我只需要拥有我自己的天空,这样就够了。


我只需要和自己的天空紧紧在一起,这样就够了。


现在,我站在自己的天空中,看到漫天的狂风暴雨、雾霾沙尘、冰雹雪霜、咆哮着向我袭来。我微笑着,看着它们,看着它们,看着它们……就只是这样静静地看着,看着,看着……全然地陪伴着,陪伴着,陪伴着……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天空,变得云淡风轻、湛蓝无垠、温暖辽阔。


我爱我的天空。不管她是狂风暴雨、雾霾沙尘、冰雹雪霜、还是云淡风轻、湛蓝无垠、温暖辽阔。


因为,现在的我已然明了,爱只是意味着不加拣择。


花儿


2015324


目录

 

序一   回到人性,走向爱

序二   妈妈的天空

 

第一章 改变,从理解本能开始


童年的伤痕,都埋藏在潜意识深处,疗愈这些伤痕,理性的力量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依靠感性的力量,依靠感性的本能力量。

 

01  忽视的故事  释放你的情绪 ... 002

童年的伤痕,都埋藏在潜意识深处,疗愈这些伤痕,只能依靠感性的力量。

02  满足的故事  在哭泣中清理 ... 012

消极情绪,是生命的下水道,负责排空生命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伤害。

03  吵架的故事  沟通从争吵开始 ... 021

吵架,是情绪发泄的一种常见方式,不鼓励,但也不要过于自责,多多接纳就好了。

04  游戏的故事  游戏的魅力 ... 034

人的生命中有两个执着,都非常根深蒂固。这两个执着,互不退让,才是人生悲剧之因。

05  攀比的故事  本能才是对的 ... 048

该快乐快乐,该悲伤悲伤,该自信自信,该自卑自卑,该开朗开朗……

06  太乖的故事  打压的代价 ... 057

吵架,是情绪发泄的一种常见方式,不鼓励,但也不要过于自责,多多接纳就好了。

07  压抑的故事  唤醒丢失的情感 ... 068

控制情绪,压抑情绪的后果是情感也被控制和压抑了。

08  附条件爱的故事  改变从看见开始

     ... 080

爱自己的消极情绪,只是相见,只是陪伴,没有任何目的!

 

第二章 学会自己怜爱自己


当我们直面自己的孤独,停止向外索爱。就在这个当下,轻轻地一转身,看见久违的自己,蹲下来,安静地,甜蜜地,抱住他,抱住伤痕累累的自己。某个刹那,我们会恍然大悟:我们是圆满的,我们是完美的。

 

01  你不如别人的故事  接纳自己的自卑... 092

人生的不幸,可以说,几乎都是缘起于对草根的自己的不接纳、拒绝和打压。

02  落单的故事  人生本就是孤独的旅程... 105

真正的成长,是对外彻底地悲观和绝望,只是自己爱自己,自己懂自己,自己给予自己。

03  被挑剔的故事  做自己的妈妈 ... 118

小我越满足,大我越显现。小我越不满足,大我越不显现。

04  吃的故事  满足自己的欲望 ... 129

其实,人真正的欲望只有一个——得到爱。

05  讨好的故事  金钱是最好的工具... 138

我们生活在这个迷失的时代,我们的责任就是走出一条路,一条符合人性的路。

06  左撇子的故事  爱上自己的独一无二... 145

独一无二的苦难,属于独一无二的我们,铸就独一无二的我们。

07  不爱说话的故事  拥抱草根的自己 ... 157

和自己沟通最好的入手处,就是消极情绪,就是这个负面本能。

08  怕输的故事  只因我不够爱自己 ... 167

深深地看见、允许、理解和相信后,变化自然就会到来的。

 

 

第三章 恨过去了,爱才会回来


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性,拥有积极的阳面的力量,那是生命的积极情感。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性,拥有消极的阴面的力量,那是生命的消极情绪。每一面,都是生命圆满性的最好展现,一个圆满的完整的生命,需要它们共同存在,相互灵活转化。

 

01  我不够好的故事  叛逆的小孩,请让我带你回家 ... 184

在孩子的心中,成功诞生了两个同样强大的信念,互相对抗,毫不相让。

02  不被重视的故事  等爱的小姑娘  ... 196

真正好的教育,只是需要你:不要去伤害你的孩子,好好保有他的潜意识本来的纯真和浑然一体。

03  温柔控制的故事  妈妈,我想对您说 ... 205

我们很多的爱,其实是恐惧的化身,是化了妆的控制

04  父母离异的故事  故乡·父亲·情感 ... 215

没有情感,没有家,纵使拥有一切,也不过是行尸走肉。

05  父亲伤痕的故事  爸爸,原来我是爱你的 ... 224

当你拥有分别心,能量就会凝固下来。

06  感恩的故事  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236

恨过去了,爱就来了。

07  觉迟的故事  爱就是目光投注 ... 248

古圣曰: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08  接纳的故事  您是我的孩子 ... 252

心中并没有什么“委屈”,并没有什么“忍”和“吞”。只是全然接纳,只是无分别地爱他们。

 

后记   我的十年路 ... 257

 

样章试读

 

你不如别人的故事  接纳自己的自卑

 

人生的不幸,可以说,几乎都是缘起于对草根的自己的不接纳,对草根的自己的否定、拒绝和打压。

 

若芸的故事


那天晚上,终于确认她们又开了一个小群(QQ群)聊天后的瞬间,我非常难过、伤心和愤怒。为什么会这样?我上午还和她们在群里交流,但是下午她们就又单开了一个小群聊天。当林老师把群聊记录发表在博客上时,我还不知道,还在大群里恭喜MJ,为她勇敢地发表了本不愿公开的心得。当大家为她的新进步恭喜时,我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真相,当时的感觉就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傻瓜!

 

001 ///


尽管心很疼、很堵,但是我其实是知道的,她们没有做错什么。我的伤心和愤怒是我自己的情绪,其实和她们无关,她们这样做只是按到了我的一个情绪按钮!我非常清楚“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但是,我依然无法接纳自己的这种情绪,心总是被另一个更强的声音牵走:为什么,她们为什么会这样?如果只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我可以理解,但事实不是这样;如果说是因为我们那个群里的Y和X后来没有参加成长小组而有所顾忌,为什么又把我排斥在外呢?既然觉得有些话不方便在原来的群里说,可是为什么最后却将所有的记录公开在博客上?


整个人都被那种被排斥和不被信任的受伤感觉所包围。伤心、难过、愤怒,还有嫉妒……让我无法入睡。我躺在床上,听着一首首音乐,但是无法平静,很想大哭一场,好好可怜自己,但是却无法流泪。我爬起来,去寻求林老师的帮助。


我:“林老师,我好像进入死循环了。”


我:“觉得自己很可怜,但是一个人却哭不出来。”


我:“很可怜,就是因为她们自己开了个小群聊天,就受伤得夜不能寐了。虽然很清楚,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


我:“就是这么可怜,就是这么自卑,就是这么小心眼,别人的一个小小的眼神,一句本可能无心的话,一个无意的举动,就是会那么轻易地触碰到那个情绪按钮。”


林巨:“给自己放点音乐。实在哭不出来,就可怜可怜这个哭不出来的自己。可怜自己,连哭都哭不出来。”


我:“好像对着你说能哭出来(大哭)。”


林巨:”很多时候不用哭的,就是心陪着心。”


林巨:”想哭就哭,想陪就陪。”


我:“林老师,我觉得你比什么音乐都管用,好像只要一跟你说话就想哭,现在就这样(大哭)。”


林巨:“好好陪着自己的心。”


我:“你那么自卑,就自卑吧,我爱自卑的你,拥抱自卑的你,可怜自卑的你!纵使千疮百孔,从现在开始我不再排斥你,而是接纳你,爱你!你值得被自己这样去爱。就这样陪着你,我们一起往前走吧……”


林巨:(微笑)。


我:“林老师,谢谢您!我觉得好多了,心里不堵得慌了。”


我:“下次我再难受,就直接在您这里自言自语就可以了(笑)。”


林巨:“好好写点东西。你的文笔多好啊。帮帮伙伴们。”


是的,其实对着林老师没说两句我就泪流不止了,像个孩子那般委屈地哭泣。哭完,心里就痛快了,那晚我睡得很好。

 

002 ///


第二天,林老师问我是否可以理解她们。我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从一开始我真的非常清楚,一切只是我的情绪,和她们真的无关。问题是我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为什么我如此地抗拒这种情绪?我很想知道。我对林老师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礼物,我需要时间慢慢消化”。


这种事情,这种情绪,对我而言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每一次当它来临时,我的反应也是似曾相识的。是的,就是自卑,就是那个一直在脑海里喋喋不休却又不敢承认,总是试图压下去的那个声音——“你不够好,你不如别人”。


这个声音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也许是很小很小的时候没有得到那种想要的爸爸妈妈的爱:从小到大,记忆中爸爸妈妈对我笑的次数屈指可数;记忆中没有爸爸妈妈的拥抱,甚至牵手都没有。唯一有记忆的亲密接触是生病了,爸爸背着我去看病!就是从那时开始吧,就开始困惑:“为什么爸爸妈妈不抱我?为什么爸爸妈妈不对我笑?为什么妈妈总是责骂我?一定是我不够好的缘故吧!”当爸爸妈妈无休止地争吵时,当妈妈不停地数落爸爸时,心里会想: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不能像××的父母那样相亲相爱?所以,每次在××面前都会觉得自己没面子,觉得自己矮半截……我想,“我不如别人”的念头就这样开始形成的吧。


当有一天左邻右舍都夸我能干时,我看到了妈妈有些欣慰的笑容;当爸爸不停地在别人面前唠叨“穷人的儿女早当家”时,其实我感受到了爸爸心里高兴炫耀的成分;这一切,对我而言是那么的珍贵。于是,我努力让自己更能干,更懂事,取得更好的成绩来博取父母的欢心,想通过这些来证明“我是足够的好,我就是比别人强,当你们还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时,我已经可以为父母分担,而且,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学习成绩还比你们好……”,总是想方设法把那个“你不够好,你不如别人”的声音压下去。


但是,越抗拒越反弹。

 

003 ///


当某一天有人的学习成绩超过我时,那个“你不够好,你不如别人”的声音名正言顺地跳出来叫嚣,于是,我开始恼羞成怒,强烈的嫉妒情绪就出来了……


即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比某人好很多,但是看到某人身上有自己没有的优点时,那个“你不够好,你不如别人”的声音又乘虚而入,还是伤心,还是嫉妒……


当自己工作遇到困难时,在努力的同时,那个“你不够好,你不如别人”的声音也不停地在耳边回响。所以,我开始紧张,担心领导和同事们真的这样看待我。


自己是那么的渴望友谊,但是,一旦朋友靠近,很快又会逃离。有时是担心朋友超过自己,从而唤醒那个“你不够好,你不如别人”的声音;有时是担心朋友看到自己的那个“真面目” ——你不够好,你不如别人!


所以,当知道自己被排斥在那个小团体之外时,其实就是那个“你不够好,你不如别人”的声音跳出来给了自己一记闷棍:你不够好,你没有能力和她们混熟,你成长得不如她们,你聊天时很难跟上她们的思路,所以你被排除在外了!于是伤心,于是愤怒。


虽然这次比以前要明白,这是自己的情绪,不是别人的原因,但是就是无法接纳,就是因为自己一直不接纳“你不够好,你不如别人”这个声音。知道自己自卑,但是不接纳自己自卑,也不接纳因此产生的情绪,而是一味压制它,总是向外去寻求,力图找到能压制它的东西。殊不知,越是这样压抑它,它越是强大,越容易导致那种熟悉的负面情绪。


渐渐地,我失去了真实的自己……

 

004 ///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接纳自己的自卑。我接纳“你不够好,你不如别人”这个从小形成的信念。我想对你说:“如今,我全然地接纳了父母,在过去的每一刻,他们已经竭尽所能地在扮演好他们的角色,他们也许不是最好的父母,但是过去的所有已是他们能给我的最好结果。”我接纳,我感恩!所以,我希望有一天你能真的明白——不是你不够好,所以父母才那样对待你!


从现在开始,我也要接纳因为那个信念而衍生的情绪,不再与你抗争。当我感受到撕裂般的痛楚,以及好像要爆炸似的愤怒时,我不再逃避,不再抱怨,我要在全然的爱和接纳中去经历。我相信,你们来了,你们也一定会走的。


我知道,几十年来形成的人生模式,不可能说变就变。但是,现在我决心要这样去做了……


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礼物!我接纳这个礼物。虽然这一刻,我还做不到真心感谢她们,因为现在想起这件事,还是会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但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

 

005 ///


真的很喜欢《遇见未知的自己》里的一段话,要写出来激励下自己:


亲爱的孩子:


该是你展翅高飞的时刻了,我看到你的茁壮成长,心中有无比的喜悦。记得,要把你的祝福跟所有人分享,因为分享就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愈多,你回收的就愈多。又该我云游四方的时候了,临走前我送你一句话,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当外界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的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林巨老师谈生命成长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草根的自己,一个高富帅的自己。


什么是草根的自己?就是自卑、易怒、难看、无能、平庸、失败、愚笨、贫穷、疾病、苦难、消极情绪……集种种丑陋和不幸于一身的自己。


什么是高富帅的自己?就是自信、得体、美丽、能干、卓越、成功、聪明、富有、健康、幸福、积极情感……集种种美德和幸运于一身的自己。


通俗来说,草根的自己,就是不好的自己,或是自己的不好的一面;高富帅的自己,就是好的自己,或是自己的好的一面。


每个人,都有草根的一面,也有高富帅的一面。


每个人,都想把自己高富帅的一面展现出来,越多人知道越好。


每个人,都想把自己草根的一面藏起来,藏得越深越好,越少人知道越好。


这看起来,好像是人之常情,很正常,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问题是草根的自己不愿意啊,他也想抛头露面的!


这可怎么行!必须想尽办法打压之,绝不许草根的自己露出头来。


但进一步的问题是:一个人打压自己,打压草根的自己,拒绝草根的自己,你以为这个草根的自己,不会反抗吗?!


草根的自己,也是一条命啊。一个生命被打压,他会无动于衷吗?


有人打压你,你会无动于衷吗?你不会反抗吗?


你必然会反抗。当然,不一定是立即反抗,不一定是显性反抗,不一定是公然反抗。但是,你一定会反抗,以你可以想象和能够掌握的办法,比如,暗地添堵;比如,不予配合;比如,偷偷破坏;比如……你有的是办法!


须知,生命的力量,就在于不顺从。


不尊重生命,就会被生命不尊重。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这是人性的铁律。


所以,你否定草根的自己,拒绝草根的自己,打压草根的自己。对不起,草根的自己,一定也会对抗你,报复你,惩罚你,绝不会让你安宁。


这个可怜的草根的自己,这么多年,被无情的否定、拒绝和打压,他身上该有多少痛,多少伤,多少病……就算他不报复,你给他这么多痛、伤、病……也就是说,你给你自己这么多痛、伤、病……你能好过?


你现在知道,你的身体为什么隐患重重了;你现在知道,你的家庭为什么危机四伏了;你现在知道,你的生活为什么一团糟糕了。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人生的不幸,可以说,几乎都是缘起于对草根的自己的不接纳,对草根的自己的否定、拒绝和打压。


对草根的自己如此残酷和仇恨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对草根的自己的态度,只是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态度!


草根的自己,是自己原生的一部分,是自己去不掉、割不断的一部分。


否定、拒绝、打压草根的自己,就是否定、拒绝、打压真实的自己。


否定、拒绝、打压,就是不爱,就是憎恨,就是伤害。


原来,我们连自己都不爱,我们连自己都憎恨,我们连自己都伤害。


何止是不爱,简直是深恶痛绝,恨之入骨,恨不得立马让他消亡滚蛋。


所以,怪不得,我们活在十八层地狱了。


现在,来怎么救赎自己呢?


请立即停止对自己的伤害。


怎么停止伤害?


去面对草根的自己吧,无论是多么不愿意相见。


去接纳草根的自己吧,哪怕充满了恐惧和抗拒。


去和草根的自己对话吧,虽然彼此已非常陌生。


去爱草根的自己吧,请给予他纯净温暖的怀抱。


因为,他就是你自己啊。再草根,也是你自己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啊。


独处,要去面对的,是草根的自己,是苦难的自己,是悲催的自己,是不好的自己。


成长,是要在独处中,怜爱草根的自己,爱护苦难的自己,心疼悲催的自己,接纳不好的那个自己。


成长,是学会自己爱自己,爱的就是这个草根的自己,这个不好的自己。


若我们连自己都不爱,请问,又能爱谁呢?


所以,不爱自己,不爱草根的自己,是人世间一切悲剧的根源。


反过来,爱上草根的自己,接纳草根的自己,是幸福生活的滥觞。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小到个人生活的幸福安宁,大到人类社会的富足文明,在最根本的人性层面,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石是每个人爱草根的自己以及接纳草根的自己的程度。


无论是个人生活的幸福程度,还是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对草根自己的爱和接纳,都是最准确最核心、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对草根的自己的爱和接纳,是幸福和文明之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