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美野草【景观饰界560期】

 罗凯东 2016-09-27


一、观赏草的优点
观赏草能如此广泛地应用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原因有很多,从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以及观赏性状、栽培养护等方面我们不难总结出如下优点:
1、管理方便,养护成本低
观赏草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需特别管护,除了在早春平荐一次外,以后不需修剪就能长期保持其美感,所以这给养护人员节省了更多的时间,由于其适应力极强,也不需要施肥助生长或者喷洒农药除虫,这给养护部门节省更多的财力。
2、抗性强,适应性广
观赏草种类繁多,适合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栽培,既可在肥水条件优越的沃土中生长,也能在贫瘠干旱的土壤中定植,有的品种甚至在废弃的矿地和建筑渣土上生长,产生很好的覆盖和观赏效果,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抗寒,植株可持续生长多年;抗病虫害能力强,几乎不用施用药剂;抗旱性好,无需频繁灌溉,大多数情况下靠自然降水就可健康生长;生长速度快,一个生长季节就可到达成熟植株的高度。
世博公园,利用观赏草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在植物配置时考虑不同立地环境下,强化立体群落配置,体现生态、环保、节能、亲水、等功能的设计引导,选择符合植被地理特征的观赏草以及宿根和水生植物等形成“都市森林和滨江湿地”景观。
3、生长迅速,繁殖容易
绝大多数观赏草都是丛生或者蔓生的,不管是丛生的还是蔓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会扩张,从当初的一小丛变成一大丛甚至蔓生呈一片,这个过程一般在一个生长季里就能完成。观赏草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挖来分株繁殖,将母株切成一块块的再移栽。观赏草移栽后不需要很长的缓苗期,移栽后会迅速成活,起到很好的观赏效果。

观赏草生长迅速,一个生长季就能达到最佳株型。
二、观赏草的生态作用

1、节约养护用水
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又巨大。缺水城市的景观中,如绿化品种选择不当,需要大量浇灌,又将激化这对矛盾。而观赏草的特性决定了这些品种抗旱性优异,正常降雨量即可成活。大大降低了后期供水矛盾。
我司设计施工的,现已作为新疆乌鲁木齐市景观绿化名片的“开发区小绿谷景观工程”,就大量使用了多年生观赏草地被品种,景观效果突出。在正常养护的情况下,需水量大大降低,得到了业主及广大市民的极大赞誉。
2、 吸收污染、净化水质
除了水资源的匮乏,水环境污染也是重要问题。观赏草系列中有大量属于水生植物,能够大量的吸收水环境中的富营养及重金属污染,从而净化水质。
我司参与的上海世博会后滩湿地公园,在满足优异的景观效果的前提下,通过这些植物净化等生态手段,将黄浦江原劣五类水,通过湿地净化达到三类景观水标准,并一度达到二类水标准。该项目也获得了ASLA(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大奖。
3、固土护坡
再有甚者,水安全问题也受到高度重视。硬质的护岸,甚至所谓“三面光”铺装河道,大量隔绝了地下水的回补,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压力,我国超过一半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观赏草根系发达,具有强大的固土能力,是乔木的6倍。同时从水生到旱生,满足了滨水过渡带的景观需求。
我司实施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水利项目,用观赏草代替传统的浆砌块石及桩基进行柔性护坡,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自然的河道,浅浅的湿地草丛,为鱼、虾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之地。更完善了自然生态的自净系统,达到了极好的效果。
4、抗盐碱、改良土壤
其次针对生态不得不提的就是土壤,由于前期对于耕地种多于养,以及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大量土地盐碱化,加上广大滩涂地,我国目前盐碱地面积已达9900多万公顷。这些土地很难进行种植,如进行改良耗资巨大。而观赏草作为先锋植物,许多品种均能在重盐碱土壤中成活,我司已在上海崇明东滩重盐碱区域做了试验,并得到上海植物科研所的认同。在改善景观过程中,通过这些植物的有机质转化,能够逐步改良土壤。
崇明东滩
通过种植观赏草来改良土壤

在不与其他植物等要素搭配的情况下,仅种植观赏草也能收到很好的观赏效果。

三、观赏草的单一种植方式
1、片植
成片种植的观赏草,整齐而又密集,营造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景观。在夏季未抽穗时,如绿海一般,在秋冬季节整片的花穗也是别样的风景,简单、大方而又美观。例如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就利用了大量的田茅、芒草和狼尾草等。

北京鸟巢片植的芒草
紫叶狼尾草片植效果




后滩公园
紫田根和细叶芒片植效果
2、孤植
观赏草不仅能成片种植,也能单独一丛种植,在花园中成为非常引人注目的焦点。这类观赏草一般种植在节点处,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或在入口、转弯处,引导游人的游览路线。用作孤植独赏的观赏草要有一定的高度,且能形成紧凑丰满的株型,与周遍植物要有明显的不同,成为标志性植物。如图,单独种植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时,银白色的花序和紧凑饱满的株型能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与周围植物区分度很高,成为场景中的焦点,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孤植的蒲苇独成一景,高大、挺拔。
孤植的紫叶狼尾草也能撑起一个园子
3、散植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乔灌木多以丛植的形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结构,形成比较自然的植物景观。观赏草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同样也可以三五丛成一个整体,同一品种或者不同种相互结合,组成一个非常自然的植物群落。
三五丛矮蒲苇组合成一个自然群落

不同观赏草品种的组合,既各具特色又融为一体






4、盆栽
盆栽中应用最多的是盆花,但是盆栽观赏草的效果不亚于甚至比盆花更加出彩。盆栽的观赏草能创造出丰富特有的趣味,如图中的金碗苔草(Carex elata‘Aurea’)因种植在花盆里而充分地显示了它具弧形造型的叶片。
5、形成屏障以分隔空间
高大的观赏草可作为隔离带以划分空间。将观赏草种植成密集的一排,可形成一堵绿色的动感屏蔽,隔离开园中的各个分区。有时为了遮挡园内的景物,可种植高大的田茅(Glyceria maxima)、紫田根(Saccharum arundinaceum)、斑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 ‘Zebrinus’)、细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Gracilliums’)、芦竹(Arundo donax)、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矮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Pumila’)等,形成屏障。
芒草作为道路屏障时,不同季节不同的风景


四、观赏草组合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单一品种的观赏草群植展现的是纯粹、统一的美感,而多种观赏草组合搭配或者观赏草与花卉搭配所呈现出的变化和多彩,也是单一品种的观赏草难以实现的。
1、与花卉组合配置

观赏草具有狭长的线形叶片和舒展的株型,这与花卉的宽大叶片紧凑株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从色彩方面看,观赏草以绿色为主,简朴自然,与花卉的艳丽娇柔产生明显的比照。因此,观赏草与花卉的组合,可以在形态、结构和色彩上相互补充、相互衬托,形成简朴、丰富的景观效果。花卉盛开时鲜艳夺目,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而花期过后则枝叶衰败,可观性大大降低。与之相比,观赏草的观赏期长,有些种类几乎四季都具有观赏效果,组合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憾,延长花园的观赏时间。


2、多种观赏草相互配置
观赏草家族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将这些各具特色的草以和谐的方式组合种植在一起,同样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际上,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完全利用各类观赏草建植的花园。



多种观赏草的搭配组合,不管是色彩和层次都不亚于纯花卉花境


五、观赏草在特定环境中的应用


观赏草种类多,从陆生、湿生到水生,能在不同的生境下生长。设计时,在考虑观赏草美学价值之时,还要根据其生物学特点因地适宜进行配置,充分发挥它们自身的形态、线条、色彩、韵律、动感等观赏特性,营造富有季相变化、色彩丰富、独特、动感的植物景观。



1、与水景搭配
将观赏草种植在荷塘、湖泊或小溪的岸边,能够使平静的水面与纵向生长的草类之间形成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当光照条件适宜时,还能够使观赏草倒影在水面上产生强烈的视觉效应(加强了叶片轻轻摇曳以及花序轻盈的观赏效果)。例如,将水边的黄菖蒲、细叶芒、水葱、香蒲、花叶芦竹等同对岸的芦苇进行搭配,能够营造出水体的隐秘和沉静以增加人造荷塘、湖泊或小溪的自然、亲切。
后滩湿地公园水边运用的观赏草
2、与岩石搭配
在园林景观中,园石、台阶、景墙等景观属于“硬质景观”,过多的“硬质景观”会使得园林的硬冷感增加,而观赏草则能够软化这些景观。例如,将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花叶芒、晨光芒(Miscanthus sinensis ‘Morning Light’)(如图)等观赏草同园林中的置石假山搭配,使雅致的园石同灵巧的叶子、美丽的色彩融为一体,形成清新自然、别具风韵的观赏景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