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繁露》有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今日秋分,昼夜等长,寒暑均半。
![]() 说到秋天,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词语就是“秋高气爽”,秋天,本应该是个开阔、豁达的季节。 《观沧海》 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秋天是有独特味道的,她的美不像春天那么娇柔,没有夏天那么热烈,而是季节轮换中沉淀出的一份独特韵味,令人回味无求。 秋天还是个丰收的季节,只是所有的喜悦放到古代那个特定的环境中似乎都要以悲伤结尾。 《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我们永远都无法懂得“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凉。 ![]() 也许正是在那个环境下吧!多么壮阔的景象都被诗人们以忧伤的格调表现出来: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命似浮萍,寄身天地间却无个着落,极目远望,净是鸟归巢,百物凋,怎能不伤心? ![]() 过了秋分,天气一日凉过一日,天凉,请添衣: 《子夜秋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千家万户皆做秋衣,可惜那良人不知何时归,做好秋衣又能寄予谁? ![]() 战火中,有情人不得团聚,家中有思妇,边境也有的是“思夫”: 《渔家傲·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风起,雁南归,雁归人难归。若可以,谁不想早早归乡与家人团聚,穿上家人新作的秋衣? 可惜,时局不许。 ![]() 秋天似乎总是轻而易举的就勾起思乡之情,不仅征夫思乡,游子也思乡: 《苏幕遮·碧云天》 宋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奔波在外,走了太多太多的路,却未曾踏上返乡路;做过太多太多的梦,每个梦都与家乡有关,只是美梦至今未成真。离了家乡,独身一人时,不敢月夜登高望。 ![]() 若说起游子思乡,怎能不提这首?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句很短,思念很长,思念长长,却难回家乡。 ![]() 中国文人多悲秋,但诗词君觉得秋天本无错,只是大家赋予它太多悲情。叶落鸟回只是自然规律,何不坦然的接受?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清新艳丽,毫无悲秋气息,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刘诗人一样,开开心心赏秋景。 ![]() 今日秋分,秋分过后,天凉请添衣。 诗词宝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