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故事》| 取士兴国·以人为镜

 太空人966 2016-09-27


导 读
 


唐朝立国之初,战乱初定,怎样尽快实现天下由“乱”到“治”?初唐的统治者从用人制度入手,为唐朝的兴盛量身打造了一把选取贤能的钥匙。


通过“唯才是举”“以德为先”“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用人策略,对平民阶层打开了科举制度的大门,开辟了取士兴国的强国之路,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以清明著称的“贞观之治”。人才战略成就了初唐从乱世中的崛起,为盛世的繁荣奏响了序曲。


 
公元626年夏天,大唐国都长安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几天前,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政变,秦王李世民射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太子李建成。
 
此刻,在长安城一处牢房内,一位中年人面壁而立,双眼微阖。这位中年人是李建成手下的谋士,曾多次劝说太子先下手除掉李世民这个心腹之患,如今事败被俘,他明知难逃一死,却依然面色沉静。
 
突然,身后的铁门哐啷作响,一名狱卒走进来,传达秦王的指令,李世民要亲自讯问这位中年人。
 
中年人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出牢房,身后的铁门又沉重地关上了。
 
这一去,等待他的是吉是凶?想要继承大统、成就帝业的李世民将如何对待这些曾经的叛臣,如何为江山巩固招揽贤才?
 
秦王府内,李世民看着眼前的这个囚犯,脸色阴沉。他问:“你为何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中年人平静地回答:“如果太子早些听从我的进言,一定不会招来今天的祸事。”话音落地,众人都为这位中年人捏了把汗。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突然收回了脸上的怒色,拱手对这名阶下囚深深一揖。
 
原来,今天的提讯不过是李世民的一种试探,如果这名囚犯跪地求饶,很可能被处死,然而,他耿直的脾气挽救了他的性命。坦白直率,不狡辩,不掩饰,对所事之主忠心耿耿,这正是李世民需要的人。
 
这位中年人名叫魏徵。
 
魏徵出生于小官吏之家,父母早逝,家境贫寒。他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读书上,当道士时,依然手不释卷。
 
隋末农民起义风云激荡,英雄辈出。魏徵放下书本,走出道观,渴望建功立业。他先后辅佐过李密、窦建德等义军领袖,后来又投奔李唐王朝,成为太子李建成器重的属下。
 
在秦王府中发生的富于戏剧化的这一幕,使魏徵深深折服于李世民的宽广胸怀和人格魅力,他认定,这就是他要辅佐的第六位主公,也将是他一生追随的君主。
 
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此时的唐朝,经过了隋末的战乱,国家经济凋敝,公元628年的人口统计显示,全国人口只有290万户。29岁的唐太宗李世民任重而道远,此刻他迫切需要的就是找到治国人才,让经过战火涂炭、满目疮痍的国家尽快恢复秩序,让自己日思夜想的政治蓝图能够成为现实。
 
化敌为友,体现了一个君王的胸怀,其背后更深层的意义是李世民对人才的珍惜和渴求。
 
唐太宗李世民不计前嫌,任命魏徵为谏官,经常引入内廷,向他询问政事得失。47岁的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从不察言观色,谄媚奉迎。
 
公元631年,天下初定,为彰显功德,百官叩请皇上泰山封禅,唐太宗一脸的喜悦得意,不料魏徵却谏言封禅是徒具虚名的事情,给唐太宗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皇帝的脸色由晴转阴,触怒龙颜对魏徵来说不是第一次,这一次他依然视而不见。他坦然陈词:隋末大乱之后,人口还没有恢复,仓廪还不充实,泰山封禅,实为劳民伤财之举。
 
一席话给唐太宗的虚荣心敲响了警钟。当时黄河南北数州发生水灾,百姓困苦,魏徵用这种方式提醒了唐太宗,对于国家而言,百姓生计远比帝王的虚名更重要。
 
唐太宗脸上的怒容渐渐消失了,他又一次接受了魏徵的意见,终其一生,从未到泰山封禅。
 
唐代画家阎立本曾作《魏徵进谏图》。画中的魏徵正在向唐太宗慷慨陈词,唐太宗面容凝重。这样的场景,在魏徵和唐太宗相处的17年中,经常出现。
 
魏徵不断提醒唐太宗的,正是贞观之治的根基——“以民为本”。他敢于犯颜进谏,因为他深深理解唐太宗心中的忧惧。他反复提醒太宗以隋亡为鉴,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必须“居安思危”“任贤受谏”等至理名言。
 
居安思危的“危”是什么?唐太宗和魏徵都很清楚,最大的忧患就隐藏在百姓之中。
 
他们都曾亲眼目睹隋朝的迅速崩溃,也感受过人民的强大力量,“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成为君臣的共识,劝农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等一系列政策在唐初得以实施。
 
唐诗中的“怨女三千出后宫”正是唐太宗时代的佳话。唐太宗释放大批宫女出宫,戒除后宫奢靡,克制声色之欲,使民间数千家庭重获团聚,正是“民重君轻”的有力诠释。

图10-1,唐贞观十七年《赵怀满租田契》,1959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

唐初实行的租庸调制被史学家评价为“史上税率最低”的赋税制度,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还可以纳绢或布代替劳役,保证了生产时间,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图10-1)

图10-2,《雨中耕作图》,敦煌莫高窟第23窟北壁西侧盛唐壁画

(乌云密布,时雨普降,一农夫正在挥鞭策牛,雨中耕作;地头上坐三人,农夫、农妇、小儿,父子捧碗吃饭,农妇关切地注视着他们。在另一块地上,有一农夫肩挑庄稼往回走。这一田头小景妙趣横生。)

“均田制”的实行使流散人口逐渐归乡种田,荒芜的土地被重新开垦,粮食产量大增,社会经济日渐繁荣。(图10-2)
 
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大唐逐渐呈现出国库充实、国力增强、百姓安居乐业的治世景象。正是这种“君舟民水”的忧患意识,成就了一段彪炳史册的君臣之情,也成就了千古盛世。
 
魏徵的直言使他在唐太宗心中的分量不断加重,太宗将其提拔为宰相。但是有的时候,魏徵咄咄逼人的犟脾气也会让唐太宗感到很没面子,甚至令他生畏。此时李世民会私下骂魏徵是“田舍翁”,也就是乡巴佬的意思。但是最后,他还是听从了这个“乡巴佬”的建议。在魏徵任谏官的17年间,他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200多次。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
 
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美丽无比的鹞鹰,正在兴致勃勃地把玩时,魏徵前来进谏。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徵早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他走上前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享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魏徵说得没完没了,唐太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被闷死在唐太宗怀中。

图10-3,〔宋〕吕大防《长安城图》大明宫部分

(大明宫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二百余年。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的战乱。)

唐代的大明宫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是大唐的政治中心,可直望终南千峰,俯视城内街市。(图10-3)
 
工匠们挖大明宫大殿的地基时,挖出了一面巨大的古铜宝镜——秦镜,据说它有一种奇异之处,能照出臣下的忠奸,照出国运之兴衰。魏徵向太宗贺喜,太宗说:“魏爱卿常常直言进谏,难道不是我的一面高悬的明镜吗?”大明宫由此得名。
 
魏徵向唐太宗提出用人的建议:了解一个人,自古以来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才根据官员的工作成果来考核成绩,决定他们的升迁和降任;考察他们人品的好坏来决定他们的任免;天下大乱时,用人可以只看他的才能,忽略他的品德,但天下太平后,除非是才能和品德兼备的人,否则不可以任用。对此,李世民深有同感。
 
公元643年,63岁的魏徵身染重病。唐太宗派人送医送药,听说魏徵住得寒酸,太宗停下宫里正在建造的小殿,命人用这些建筑材料为魏徵改善了居住环境。
 
这年秋天,太宗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这是魏徵最后一次被委以重任。病情稍有好转,他上朝辞谢。太宗说:“太子是社稷之本,须有师傅辅佐,这个师傅非你不可。如果不能站着教授,你可以坐着、躺着。”
 
然而即便如此,魏徵也做不到了,这是他们君臣最后一次朝堂对话。
 
就在这一年,魏徵病逝。送葬那天,唐太宗登上皇家禁苑西楼,遥望送葬行列,悲痛不已。
 
他亲自为魏徵题写碑文,并对侍从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现在魏徵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魏徵成就了一代明君唐太宗,唐太宗也让魏徵实现了从阶下囚到千古名臣的华丽转身。
 
(文章来源:人文之光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