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鱼海棠:我等了12年,到底看到了什么?

 妤翎音 2016-09-28



《大鱼海棠》,这部打着“良心之作”标签,跳票十二年的国产动画电影,终于在7月8日赴了这场迟到十二年的“情怀之约”。


今天,我捏着这张过期的船票,欣然踏上了这艘延迟的旧船。1小时56分钟之后,我从电影院出来,抬头45度角望着当空的烈日,感叹:嗯,这钱没白花!


抛开“巨龙撕天”、“水天相接”、“万家灯火”、“水漫金山”等宏大的场景;抛开“中国红”、“永定土楼”、“大红灯笼”、“乌篷船”、“油纸伞”等浓浓中国的细节刻画;抛开唯美大气,悠扬婉转,余音绕梁的古风配乐,相比之下,整个故事情节倒是略显简单。


(以下这段会剧透,如有不适,可直接看下一段)


影片主要讲述了掌管海棠花生长的神族少女椿在16岁成人礼的时候,化为一条红色的海豚去人间历练,不慎被渔网捕住,人族少年为救她不幸死去,椿为回报少年用自己一半的生命与灵婆交换,复活了少年灵魂所化的小鱼鲲,并一路护他成长,结果因为逆天行事,为神族带来巨大的灾难,椿为弥补自己的过错选择了自我牺牲,却被青梅竹马的湫用自己的生命救活,并成全了自己与鲲一起到人间生活的故事。


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影片中对人物彼此间情感的刻画却让人为之动容,他们勇于追爱,敢于去爱,为爱牺牲的精神更是触动人心,过目难忘。


主创说故事取材于《庄子》,许多人看后说没有体现庄子的思想,我倒是觉得导演在感情线中多多少少都渗透了这种思想。




01


首先,是女主椿和男主鲲的情感——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


椿化为海豚与人类少年相遇于海上,并为少年的笛声而吸引,渐渐喜欢上了这个纯洁、勇敢、善良的少年。在返回神界的途中,椿不幸被渔网捕住,危在旦夕,少年为救椿而命丧海中漩涡。


椿为了报恩,违犯天规,用自己一半的生命复活了少年化作小鱼的灵魂,从此命运与他紧紧相连。


当男主遇到椿的时候,椿是以鱼的形态出现的,男主没有见过椿的样子,也不知道椿的名字,他仅是凭借本性的善良去救了一条小鱼。而男主死后,化作了一条小鱼鲲,这次换做少女椿来护鲲的周全。两个人永远以一人一鱼的形态相处着,并保护着彼此。


这种安排颇有一些宿命意味,暗含着庄子“天道轮回”的思想。


由于复活灵魂是触犯天规的,椿的行为打破了神界的自然规律,海水倒灌,夏日飞霜等异象频频发生。椿也曾迷茫过,不知道自己做的究竟是对是错,象征智慧的百草爷爷慈爱地笑着对她说:


“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相对论”的思想,认为人人都只掌握的片面的知识,并企图用自己片面的知识去说服别人,获得认可。他说,假如你我辩论,我赢了,就一定能证明我是对的吗?未必。我们再找第三个人来评判,第三个人支持你,就代表你一定是对的吗?也未必。一切都是相对的,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单单靠人的讨论,得不出真理。


这句话正是反应了庄子“相对论”的思想。世上的一切对错都没有绝对,我们不能因为外在的评价就改变自己的初心,只要保持内心的善良与正义,那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椿听了百草爷爷的话,更加坚定了保护鲲,让他长成大鱼,返回人间的心,哪怕他会不再记得她。


“我们会重聚的,无论变成什么模样,我们互相都会认得出来。”


后来,椿在悬崖边目送鲲离去,鲲此刻已经成长了一条会飞的大鱼,就像《逍遥游》中描述的那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在椿的照顾下得以成长的鲲在椿的身边盘旋着,久久不肯离去,他用自己的嘴尖轻触椿的手,一人一鱼在红得耀眼的炫丽的晚霞中依依惜别,相对流下不舍的泪水。


“我不明白,为什么最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他们不明白。


后来,在湫自我牺牲的成全下,椿得以和鲲一起返回人间。


海边,一个赤身裸体的少年从海水中醒来,一脸茫然地看着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这时,一个少女将手伸向他。他不知为何,把手伸了过去,两个如赤子般的少年的影子映在海面上,是那样的纯洁又美好。


“总有一天,我将在另一个世界的晨光里对你歌唱。在地球的光里,在人类的爱里,我曾经见过你。”




02


其次是男二湫对女主椿的情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掌管秋风的神族少年湫是与椿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年用自己最纯真,最简单的方式守护着心爱的少女。


当发现椿面色凝重,行踪诡异地半夜出门时,他紧紧跟随着她,担心她的安危;当知道椿养鱼的秘密的时候,竭力帮她隐瞒,并给鱼起名为鲲;当他知道在椿心中最重要的是鲲的时候,压抑着自己心中的伤感,与椿一起守护着鲲;当他知道椿为救鲲只剩一半生命的时候,愿意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换取椿的生命。


他做的这一切,椿不知道,鲲也不知道。一个少年,用自己最无私,最执拗的方式做着自己最想做的事,最快乐的事——让她快乐。


“你知道吗?我从小没有爸妈,奶奶一个人把我带大,吃了很多苦,从小就没人管我,天不怕地不怕,想干什么干什么,可是世上我最怕的,就是让我爱的人受苦……”


我不想让你受苦,所以一切就都由我来替你承担吧。


“如果不快乐,活得再久又有什么意义呢?”湫在交换生命时对灵婆说。


“你们这些年轻人,对待生命就像对待路边的一块石头。”灵婆无奈地嘲笑。


庄子继承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但是又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庄子的无为,是说万物在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最接近幸福,规矩越多也就越失去自我,从而不幸福,所以鼓励人们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湫正是体现了这种思想,他并非不珍惜生命,而是比起生命的长度,更重视生命的质量,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帮助椿,让椿快乐,如果椿死了,他活得再久也不会开心,所以他选择了突破束缚,自由支配自己的生命,成全了椿,也成全了自己。


当与灵婆完成交易时,这个少年心中还是有一些害怕,有一些不甘,他想忘记过去的不快乐,忘记椿最爱的是鲲的事实,然而又不想忘记和椿的往昔。所以,他最后选择了喝一壶酒,而不是一碗孟婆汤。


第一次喝醉的少年摇摇晃晃地来到悬崖边,对天空嘶吼,对大海咆哮,抒发着心中那无人能知的苦闷。


“你以为你接受的是谁的爱?你接受的是一个天神的爱!他将背叛所有神灵去爱你,为你忍受一切痛苦,以此带给你快乐!”


一个巨浪拍过,将他的所有呐喊淹没,没有人知道曾经有一个少年在这里大声表白过,没有人知道一个少年即将为爱,勇敢牺牲。


他偷了龙王面具,拼尽所有的法力护送椿和鲲返回人间,他知道自己也许会失败,可是他不怕。我不在乎天神,不在乎天规,我只在乎你。


送鲲回去的前一夜,湫问椿:“你相信永恒的爱情吗?”“相信。”我也相信,因为我会一直守护着你。


那天晚上,少年的最后一晚,他偷偷背过身去,哭了,为了不让椿发觉,他全力压抑着自己,浑身抽搐,泣不成声。没有人知道他巨大的勇气,可是他不后悔。


“我很后悔那一晚没有紧紧抱住你。”


“我不能送你最后一程了。”


“我会化作人间的风雨,一直陪着你。”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湫的爱就是无私地守护椿一世周全。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或许椿与湫,早就有着纠缠不清的命运相连,可是春秋又宿命般的永远不能相聚。




03


最后是百草爷爷与凤凰奶奶。——相逢若只有初见。


百草爷爷和凤凰奶奶是影片中智慧的象征,也是椿的最大支持者。他们相知相伴的爱情也令人动容。


奶奶生前掌管百鸟,死后化为一只凤凰陪伴着爷爷,每天有百鸟来为爷爷梳头,就像生前奶奶的双手。爷爷知道自己寿命将尽,于是将湫身上双头蛇的毒吸到自己的体内,代湫死去。临走前,他问凤凰奶奶:


“老伴,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吗?”


凤凰奶奶无言流下两行清泪。“相逢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


庄子在《人世间》提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爷爷知道万物终有时尽,他安然接受着自己的命运,坦然对待着生死问题,既是智慧的象征,又是德行的体现。


爷爷死后化作海棠树,在洪水来临之时救了椿。生死攸关之际,他燃烧了自己,召唤来了凤凰奶奶,海棠如火,凤凰如歌,这烈火凤凰,涅槃重生的场景给人极大视觉以及心灵上的震撼。


老伴,你没有做完的事,就让我来帮你完成吧。凤凰奶奶接替了帮助椿的使命,一路护送着椿去了人间。


爷爷和奶奶的戏份虽然不多,但是这种同心同德的精神却给人留下深深的感动。


“我们并不是神,真正的神在你的心中。”




04


《大鱼海棠》上映以来,褒贬不一,有人说故事情节太过玛丽苏,有人说用情怀套现,还有人说抄袭宫崎骏的电影。


观影完毕后,我不得不承认故事情节确实有些老套单一,部分场景风格也确实有宫崎骏的影子,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作品,既然我们能忍受韩剧的玛丽苏,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的作品一些理解呢?与其人云亦云地为黑而黑,倒不如冷静下来挖掘一下它的思想价值,比如勇敢,比如爱。


其实,不论是椿与鲲,湫与椿还是爷爷与奶奶,他们身上都闪烁着为爱牺牲的勇敢的光。试想今天,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为爱无私奉献呢?


“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胆一些,不妨大胆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是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


“你相信奇迹吗?”

我相信,因为爱就是奇迹。


那么,你呢?你敢为爱,

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