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义府志(四)

 刘文祥7ao230an 2016-09-28
 (2014-10-09 13:25:20)
标签: 

文化

遵义府志卷三

    疆域形胜附

画境分疆,王者所以域民也。遵义在万历以前,地仅当播州之半。改流设府,领五州县。国朝雍正间,改归贵州,用固北藩。乾隆间,复析仁怀三里置直隶厅,锁钥黔、蜀。虽地有分更,而现在广袤之数,可计里而悉也。《书》曰:“申画郊圻,慎固封守。”界埒讵弗重欤!故实稽郡邑八到,而以形胜附焉。

遵义府

治在布政司东北二百五十里。东至丁家坝塘,交平越州湄潭县界一百五十里;西至老虎岔,交四川叙永厅界五百八十里;南至乌江隘,交贵阳府修文县界一百里;北至界牌,交四川綦江县界三百六十五里;东南至合口隘,交贵阳府开州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古楼隘,交大定府黔西州界一百五十里;东北至笋子盖,交四川彭水县界五百六十里;西北至大湾塘,交仁怀厅界六百四十里。广七百三十里,袤四百六十五里。至京师【凤麟按:二字原漫漶。】七千九百一十里。《档册》。

按:孙《志》:府东西广一千五百三十里,南北袤四百四十里。东至贵州偏桥卫界四百八十里,西至合江县界一千五十里,南至贵州养龙坑长官司界九十里,北至綦江县界三百五十里。至省城一千九百八十里,至南京六千七百里,至京师九千四百里。《明统志·武备志》四百作七百。《明统志·武备态》、陈《志》同,据言界至与今无异,惟计里间多少不同。至言东至偏桥卫界,此实改流前之播州,领白泥、容山各长官司时疆域所到。孙《志》因旧界书之,诸志并沿其误,实非遵义东境在康熙以前特多也。若旧志西界,则合今厅地计之也。

遵义县

治附郭。东至三度关桥,交平越州湄潭县界一百一十里;西至青坑塘,交仁怀县界一百三十里;南至乌江隘,交贵阳府修文县界一百里;北至娄山关,交桐梓县界九十里;东南至合口隘,交贵阳府开州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古楼塘,交大定府黔西州界一百五十里;东北至长滩塘,交绥阳县界五十里;西北至瓮坪塘,交仁怀县界一百二十里。广二百四十里,袤一百九十里。《档册》。

按:孙《志》:县广三百一十里,袤四百二十里。东至贵州湄潭县界,六十里;西至仁怀县界,二百五十里;南至瓮安县界,三百里;北至桐梓县界,一百二十里。陈《志》同。据此所计道里,与各县并较今多少悬殊,当时取道不同,远近自异,惟不载四至地名,遂致茫无指实。今亦条各县后,用备参阅而已。

乡凡四:曰东,曰西,曰南,曰北。

编里凡十三:曰东隅、曰通平、曰乐安,为东乡;曰西隅、曰天旺、曰沙溪,为西乡;曰南隅、曰忠庄、曰清潭、曰平水,为南乡;曰北隅、曰永安、曰大溪,为北乡。里编十甲,凡一百三十甲。《档册》、孙、陈二《志》同。

正安州

治在府东北二百六十里。东至老鹰关,交思南府婺川县界二百里;西至蟠龙河,交桐梓县界一百里;南至长磏,交绥阳县界一百里;北至米粮垇,交四川南川县界一百一十五里;东南至黑溪沟,交石阡、龙泉、湄潭,务川四处界一百四十五里;西南至草果山,交绥阳县界八十五里;东北至白村坝,交思南府婺川县界二百里;至笋子盖交四川酉阳州彭水县界,三百里;西北至罗巴寨,交桐梓县界九十里;至郭村坝交四川涪州界,二百五十里。广三百里,袤二百一十五里。《档册》

按:《明统志》:州在府东二百二十里。孙《志》:州距府东二百里。广四百里,袤三百里。南至贵州婺川县界,五十里;西至绥阳县界,二百里;北至南川县界,二百里;东至武隆县界,二百里。陈《志》与孙《志》同。其四至,就橘子园旧州记之,非今州之治。

编里凡四:曰思宁,曰德溪,曰三江,曰小溪。里编十甲,三江、小溪各少一甲,凡三十八甲。《档册》、孙、陈二《志》同。

桐梓县

治在府北一百二十里。东至罗五山,交绥阳县界五十里;西至牛渡河,交仁怀县界八十里;南至娄山关,交遵义县界三十里;北至界牌,交四川綦江县界二百六十里;东南至石炭关,交遵义县界五十里;西南至楠木厂,交遵义县界四十五里;东北至大垇沟,交四川南川县界四百五十里;至深坑交正安州界,四百二十里;西北至水潦,交仁怀县界一百六十里。广一百二十里,袤二百九十里。

按:《明统志》:县在府城北八十里。孙《志》:县距府一百二十里,广二百里,袤二百八十里。东至真安州界,二百一十里;西至仁怀县界,一百里;南至遵义县界,二十里;北至綦江县界,一百六十里。陈《志》与孙《志》同。

编里凡五:曰东芝,曰溱溪,曰芦溪,曰夜郎,曰娄化。里编十

甲,夜郎多一甲,凡五十一甲。《档册》。

    按:孙《志》:里凡七:东流、□(字上艹下好)芝、葫芦、大溪、溱溪、夜郎、娄化。陈《志》:里凡五:东芝(旧东流、□(字上艹下好)芝并)、芦溪(旧葫芦、大溪并),余与今同。其并、省当在康熙初年。

    【附】李晋《桐梓疆界说》:康熙甲申秋,儿子诗自渝岁试归,问曰:“往经綦邑太公铺,见路旁巨石刻‘溱州界至此’五字。由綦邑过母渡,见有‘桐梓界至此’石碣。问其居民,乃綦民綦地也。间里许,问之,则桐民桐地也。行数武,又为綦民綦地。如是者至扶欢坝皆然,此何故?”予曰:“尔欲闻綦、桐错壤之故耶?按唐建夜郎县,在今桐梓驿,属播州。乾符初,陷于南诏,杨端恢复之,自长者五十余年。宋乾德平蜀,俾杨氏世长其地,而改播州为遵义军,建溱州于元田坝。未久,改设扶欢县,在今扶欢坝中。逮明封杨氏为播州宣慰司,统数长官司,而各州县之名咸成泯。万历中,改土设流,仍溱州、扶欢所辖之地,欲设县于三元坝,不果,乃创城于魁岩站之右,缘桐梓驿废,县而名桐梓,今邑是也。揣前人意,建县于桐梓驿与三元坝者,宅中之势也;置州于元田坝者,就田牧也;设县于扶欢坝者,壮形势、固边圉,如珍州城隔江即武隆、彭水地,仁怀城隔江即合州地也;创今邑者,惑于风水之说也。盖桐梓界至,若细腰然,南起娄山关,北至母渡河,约三百余里。今县治抵娄山,止二十五里,东抵绥阳界三十里,西抵仁怀,或七八十里或百余里不等,北行三元坝足百余里。而三元坝东抵正安界近三十里,西抵仁怀界不及三十里,三十《采册》作二十。下至娄、夜二里,东抵正安、南川地,西抵綦江地,则不下二百余里。四围俱山脊为封,溪水作限,悉有摩崖碑记。故由界牌而下至赶水,路东为桐,西为綦;由赶水至母渡,溪东为桐,西为綦。由母渡东折而观音桥,而青羊市、藻水漕以至南川县,莫不有自然不易之山水勒碣存焉。此非近世为然,当日杨氏擅制于梁唐扰攘之秋,己规定划一者也。藉非然者,播州荒服子男,何敢与天朝贡赋之地八百年犬牙相入哉?观刘綖征播,营赶水数月,必先力战取扶欢坝以防抄袭,而后大兵敢进九盘子。是由母渡折流以东至界牌之为桐地也明甚。地之迩南川者,亦称是焉。若桐地之失,因明季蜀遭巨劫,半死于病,半歼于兵,室存人亡者数年,是时惟遵无恙。本朝定鼎,广行招徕,乃独遵差徭十倍于正赋。而桐民避重就轻,因相率迁插于川西等处,东、芦、溱三里去其十之七,娄、夜二里去其十之九。是以康熙三年,除荒清熟,现粮止一千有奇。继后娄、夜二里荒地有垦耕者,具领承粮;又避远就近,近綦者赴綦,近南者赴南。且在桐系“顶荒”而赋重,在綦在南,则报“新垦”而例轻,谁乐为桐民哉!可知今之号綦地綦民者,巳荒而复垦者也;桐地桐民,土著而未尝迁徙者也。慨吾邑官吏,以鞭长不及与争。向使县治仍建于扶欢或三元坝,当不至坐视而失之也。”诗曰:“今当如何?”曰:“王者有分地,无分民。虽各郡也,犹然同省也。在綦在南,犹在桐也。”语竟,忆甲子膺修志之命,中多筒略,悔其时闻见之弗广也,顾诗识之,俟来者有考焉。

绥阳县

治在府东一百里。东至万寿场交平越州湄潭县界,八十里;西至四面山交遵义县界,四十里;南至郑家场交遵义县界,三十里;北至雷家场交桐梓县界,三百里;东南至对插垇,交遵义、湄潭两县界,八十里;西南至伞水场交遵义县界,六十里;东北至九曲水及公馆槽交正安州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罗五山交桐梓县界,一百五十里。广一百二十里,袤三百四十里。

按:孙《志》:县距府东九十里,广三百里,袤三百二十里。东北至真安州界六十二里,至涪州界五百里;西、南、北各至遵义县界三十五里;西北至桐梓县界,一百二十里;东至贵州婺川县界,三百里;东南至湄潭县界,一百五十里。陈《志》同。

编里凡四:曰金竹,曰朗水,曰赵家,曰望草。里编十甲,凡四十甲。《档册》。

仁怀县

治在府西北一百八十里。东至小溪里交桐梓县界,一百里;西至三合树塘、老虎岔塘交四川叙永厅界,三百二十里;南至李博里交遵义县并大定府黔西州界,一百四十里;北至二郎里、赤水里交仁怀厅界,三百八十里;东南至井坝塘交遵义县界,一百四十里;西南至黎民隘塘交大定府黔西州界,一百三十里;东北至赤水里、丁山里、温水汛交四川綦江县界,四百四十里;又交四川江津、合江两县界,五百里;西北至瓮坪塘、大湾塘交仁怀厅界,三百八十里。广四百二十里,袤五百二十里。《档册》。

按:孙《志》:县距府西八百里。广约四百里,袤约六百里。东至綦江县界,二百里;西至贵州永宁宣抚司界,六十里;北至合江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桐梓县界,三百三十里;东北至重庆府江津县界,八十里;西北至泸州界,三十里。陈《志》同。此就旧仁怀县四至计之,非今县治。

编里凡七:曰李博,曰安罗,曰二郎,曰小溪,曰吼滩,曰赤水,曰丁山。里编十甲,凡七十甲。《档册》。

按:孙《志》:里凡六;仁怀、赤水、丁溪、郎城、安罗、李博。陈《志》:里几十:增多河西、吼滩二里;分丁溪为丁山、小溪;郎城为二郎、土城,共增多四里。乾隆四十一年,分仁怀、河西、土城三里设仁怀直隶厅,自是县止七里。

●形胜

遵义府

西连僰道,南极牂柯。《孙志》引旧志。

土地旷远,跨接谿洞。《孙志》引《图经》。

地介川、湖、贵竹之间,西北则堑山为关,东南则附江为池。蒙茸鑱削,居然险奥。川黔有事,此亦棋劫之所。《方舆纪要》。

千里幅员,五城绣错。昔归蜀郡,止南界之边裔;今属黔疆,实北门之锁钥。《贵州通志》。

遵义县附郭

正安州

跨绥之左,枕婺之东。南川襟领于前,武隆环绕其右。抗万山之重阻,带二水之双流。《孙志》引《州志》。

介巴黔之间,控蛮僰之要。山溪环亘,物产饶给。西南有事,州实当其冲。《方舆纪要》。

脉祖会仙,河流乘凤。山谷阻深,幅员辽阔。《贵州通志》。

桐梓县

娄山则金马、玉屏耸其前;虎峰则苍龙、天禄拥其后。左有魁岩、鼎山;右有金鹅、黄龙。文峰叠嶂,秀色争奇;溱水龙溪,襟流带合。有岩谷之险,原隰之利。《孙志》引《县志》。

天作高山,窘毡缒于邓艾;云遮鸟道,却金粪于秦牛。蕞尔郎州,

允哉岩邑!《孙志》。

前襟溱水,后枕虎峰。千岩竞峙,万壑争流。《贵州逋志》。

绥阳县

四山环保障,一水带提封。牛羊雁柱平沙,云树旌旗天外。控喉东楚,捷控南滇。关开则旅度冠山,畬垡则农归岐下。《孙志》引《县志》。

桑木朗山,地险可恃;长滩渡头,天堑难越。东连湄婺,万叠羊

肠;北界正桐,千廻鸟道。《县志》。

水绕提封,山环保障。蜀东门户,黔地咽喉。《贵州通志》。

仁怀县

悬岩四塞,长江天堑。万里箐弯,旋羊上圈。屏播郡北,独当一面。夙称天险,路通一线。危溪断涧,风愁雨□【凤麟按:此字原阙。】。钻嵌崄巇,要害之咽。《孙志》引《县志》。

前临山涧,后枕大江。《孙志》。

云幬山雄,赤川水曲。处郡城西北之隅,为蜀境错接之壤。《贵州通志》。

按:《明统志》、孙、陈二《志》并引《元史·陈天祥传》“重山复岭,陡涧深林”二语为遵义形胜。今考本传,乃论西南挽运言,且不专指播,故从删。【凤麟按:《元史》卷一六八《陈天祥传》:“比问西征败卒及其将校,颇知西南远夷之地,重山复岭,陡涧深林,竹木丛茂,皆有长刺。军行径路在于其间,窄处仅容一人一骑,上如登天,下如入井贼若乘险邀击,我军虽众,亦难施为也。又其毒雾烟瘴之气,皆能伤人,群蛮既知大军将至,若皆清野远遁,阻其要害,以老我师,或进不得前,旁无所掠,士卒饥馁,疫病死亡,将有不战自困之势,不可不为深虑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