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情况汇报
2016-09-28 | 阅:  转:  |  分享 
  
法库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情况的汇报?法库县区域面积23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8万亩,下辖19个乡镇、1个开发区,总人口53万
。近年来,法库县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在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构建了监管能力强、覆盖面广、群众认可的农产
品质量安全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编织了保护网。几年间,法库县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出口果蔬(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
级出口红树莓质量安全示范区、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省果蔬出口示范区、省农业投入品监管示范县等一系列殊荣,特别是2015年,法库县孟家
绿色食品加工园区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法库县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试点单位”。下面,将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总体情况(一)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牢固防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
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坚持“管出来”和“产出来”两手硬,扎实构建“三大体系”。1、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全
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县长王欢苗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乔治国担任,成员由县政府办公室、县农经局、财政
局、畜牧兽医局、林业局、水利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成立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农经局局长沈纯刚担任。县农经局整合县绿办
、检测中心、植保站、土肥站、农业执法大队等技术资源优势,成立法库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承担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投入品监管、
病虫害综合防控、农业标准化推广等职责。县政府投入1300万元购买办公楼,一共三层,一层为农业行政执法服务大厅,二楼为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服务平台,三楼为开放式化验室。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列支100万元,主要用于农产品监管、检测体系建设,安
全生产技术推广、培训,风险监测、标准化推广等。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落实了处置办法。2、建立了农业检验检测体系
。整合资金1050万元,建设850平方米开放式实验室,配置了美国安捷伦气相色谱仪等国内外高端仪器设备125台(件),聘用11名专业
技术人员,大幅提升了检验检测能力。2014年,通过了“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实现“双认证”,认证项目包括农产品、土壤、肥料3大
类,89个参数。同年,化验室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实验室考核。在全县成立了7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域)站,每个乡
镇监管(区域)站配备技术人员4人,购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土壤养分速测等仪器设备12台(件),承担所辖区域(2-3个乡镇)的农产
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目前,基本形成了县有检测中心、乡镇有农产品监管区域站、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农产品检测室的三级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共有农产品检测技术人员42人,农产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195台(件)。2015年以来,开展农产品定性检测750个
,定量检测14300个,合格率达到99.9%。开展土壤、肥料、种子检测4200个。3、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县投资27
0万元建立了法库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平台包括六个子系统,即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检测数据监控系统、农业投入品监管系统、123
16举报投诉受理系统、舆情监控系及语音、视频辅助系统。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基本实现了对农业投入品的网上监管、农业检测数据的时时上传、
农业技术的线上答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12316举报受理等,为切实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做出
了突出贡献。目前,接入平台管理与服务的农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乡(镇)农产品监管(区域)站26家。其中,农事企业5户、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域)站4个、农药经营商店13家、家庭农场3户,检测中心1家,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县重点果蔬基地、加工包装
企业、农药经营商店的监控网络。2015年以来,该平台接受检测数据7100个,打印农产品、农药二维码42万个,受理投诉处理事件7件,
较好地发挥了信息化监管的作用。(二)落实监管责任,打造放心农产品基地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农产品生
产安全责任,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1、落实县乡监管责任。制定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案,明确县直有关部门、有关乡(镇)监管责
任。建立从基地到市场三级网格化监管制度,县农经局与各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同各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
、专业大户)层层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各乡镇政府绩效考核工作内容。在重点村,聘请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员
,并给与重点培训和指导。2、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对全县重点农产品生产、包装、加工企业进行统一排查,登记造册,并开展生产经营指导
和技术培训,明确生产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建立了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制度和
《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经常性开展农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完善诚信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确保农产品安全产出。3、落实经营主体责任。
以源头可追溯为目标,按照先审查、后备案、再经营原则,对全县农药经营商店全面整顿,每个乡镇保留1-2家。建立农药经营二维码备案制度,
每一种农药上市前张贴包含产品信息、经营信息的二维码,实现农药从进货到使用的严格管控。建立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诚信经营制度,年度考核,优
胜劣汰。建立了农资经营黑名单制度,对纳入黑名单农资经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剔除经营队伍。同时,经常开展由县农经局牵头的农资打
假和执法监管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三)注重品牌培育,激发农产品安全生产内生动力坚持以“标准化、品牌化
、可溯化”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激励作用,调动生产经营主体能动性。1、狠抓“标准化”生产。围绕树莓、辣椒、寒富苹果、西红柿
等重点行业,编制了《法库县农业标准化行动方案》,制定了全县优势农作物“一册、一图”农业标准技术库,联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首创的十大作
物、10000张《农业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图》发放到乡村、基地,做到家喻户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栽培水平
。2016年,全县建设标准化示范园23个,面积75万亩。2、推动“品牌化”认证。以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积极
培育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为目标,制定出台一系列“三品一标”发展政策,在技术支持、资金补助、申报创建等多个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有力推动了农
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截止目前,“三品一标”产品生产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7%,认证总量达到24
1个,其中地理标识保护产品3个、有机食品46个、绿色食品44个、无公害食品148个。3、建立“可溯化”制度。以龙头企业、“三品一标
”生产单位为重点,在全县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进生产主体备案和生产档案记录制度。通过采取产品上市前检测、发放
农产品《产地证明》、规范农产品包装标识等有效监管措施和手段,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产销一体化农产
品质量安全“可溯化”流程,确保全县不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四)切实加强水产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库县有养殖场44家(
其中:养殖类合作社5家)、饲料厂6家、奶站24家、饲料兽药店73家、屠宰企业14家)。全县有养殖证的水库及养殖户13户。县动监系统
有法库县畜禽产品监察所,建有化验室60平方米,9个乡镇监督所,全县有村级协管员(村级防疫员)233人。为确保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
工作,县动监、水利部门依据本地实际出发,切实加大了监管体系、责任体系、应急体系建设,确保了畜产品、水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围绕新的形势
,畜产品质量安全应该加强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监管体系。畜牧、水利系统,分别建立了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二是加大检测频次
,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免疫、无害化处理等监管工作。三是加大投入品的监管,建立企业自检制度,特别是肉、蛋、乳企业。二、存在的主要问
题虽然全县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工作取得一点成绩,但与上级要求以及人们群众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需要强化。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者年龄偏大,生产目的刻意追求产量、忽
视质量,农产品质量、标准意思淡薄,增加了农产品质量不安全隐患。(二)农产品监管能力有待提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由于缺乏
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着缺经费、缺技术、缺人员,取样难、处罚难等现象。监管执法依据不全,客观上缺少执法依据,难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
必严、违法必究。(三)农业标准化生产需要加强。由于受传统农业思想束缚,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习惯性忽视农药、肥料的安全使用,尤
其是对违禁农药使用缺乏知识,亟需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需要提高。法库县耕地面积200万亩
,作物品种多,经营规模小,开展农产品风险监测只靠省市补助经费严重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乡(镇)、村监管员多数兼职,没
有经费,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三、下一步工作安排(一)强力推进监管体系建设。监管体系建设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要进一步加
大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扶持力度,在机构建设、体制机制、经费保障、基础建设等方面重点投入。尤其是重视构建乡镇、村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体系,加大网格化监管工作力度,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激发工作活力,调动工作积极性,严格考核制度,夯实农产品工
作基础。(二)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抓紧建立和制定农业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并转化成模式图或明白纸,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使标
准化生产深入千家万户。积极引导各类经济组织按照标准化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
售”,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设施化、科技化、产业化、品牌化步伐。同时,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产品标识使用管理。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功能,拓展范围,提高监管效能。进一步完善农药经营二维码备案管理
制度,建立可追溯档案,推广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提高防治水平和防治效果。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宣传培训与指导,降低农药使用剂量和频
次。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抽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四)加强农产品质量网格化监管工作。实施农产品质量网格化监管是消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大投入补助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意识。要加强监管工加大培训力度,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基层执法人员、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五)切实加大投入力度。要将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监管能力建设,各项经费保障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所需,确保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持续、高效开展。2016年9月13日第1页共12页
献花(0)
+1
(本文系经历是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