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史记》<1>

 秋风_1233 2016-09-28

——作者·司马迁

才识桌绝千古   经维旷达百象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司马迁在编写史书之前,读得石室金匮之书,即皇家所藏的古籍,又早年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当官之后奉旨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结交的许多好友,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掌握了丰富的史料,为其编写史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汉兴以来“百年之间,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据《汉书·司马迁传赞》载:“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据《史记索隐序》载:“史记者,汉太史司马迁父子之所述也。迁自以承五百之运、继春秋而纂是史。其褒贬核实,颇亚于丘明之书。于是上始轩辕,下讫天汉,作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系家、七十列传,凡一百三十篇。”即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主要是记录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主要记载诸侯国和汉代诸侯的兴亡;七十列传,主要是记载人臣,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十表,主要是大事年表;八书主要是记载各种典章制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
       本书采用的是“三家注”版本,即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我们以金陵局本的影印本为底本,对文字进行校对、注释,在三家注的基础上加入了基本注释,方便读者理解行文含义。其次,为了简化史记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我们整理编写五帝关系图、谥法解、官职图等若干张,以飨读者。
一、《史记》概述
       张守节在《史记正义》论史例载:“古者帝王,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太史公兼之,故名曰史记。并採六家杂说,以成一史。备论君臣、父子、夫妻、长幼之序,天地、山川、国邑、名号,殊俗、物类之品也。太史公作史记,起黄帝、高阳、高辛、唐尧、虞舜、夏、殷、周、秦,讫于汉武帝天汉四年。合二千四百一十三年(2413),作本纪十二,象岁十二月也。作表十,匀天之刚柔十晶,以记封建世代终始也。作书八,象一岁八节,以记天地日月山川礼乐也。作世家三十,象一月三十日,三十辐共一毂,以记世禄之家,辅弼股肱之臣忠孝得失也。作列传七十,象一行七十二日,言七十者举全数也。余二日象闰余也。以记王侯将相英贤,略立功名于天下可序列也。合百三十篇,象一岁十二月及闰余也。而太史公作此五品。废一不可以统理天地,劝将箴诫为后之楷模也。”
      (一)《史记》体例——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不同于之前以年代为次的《春秋》这样的“编年史”,也不同于以地域为限的《《战国策》》等这样的“国别史”,更不同于以文告档卷形式保存下来的《尚书》这样的“政治史”,通史是一部包括上下几千年,包罗各个方面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的史书。
        纪传体通史这一体例是司马迁的首创,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几部分,从此历代的史书,从汉书到明史,虽然名目有所改变,但大类都有本纪和传,都沿袭了史记的体例。
      (二)《史记》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谈之子。其父司马谈,熟悉史事,懂天文地理,汉武帝建元初年,任太史令,有意论载“天下之史文”,但始终未能如愿。
       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开始搜集史料,完成父亲遗愿。司马迁在编写史书之前,读得石室金匮之书,即皇家所藏的古籍,又早年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当官之后奉旨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结交的许多好友,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掌握了丰富的史料,为其编写史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汉兴以来“百年之间,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三)《史记》内容——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十二本纪主要是记历代帝王政绩,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等,三十世家主要是主要是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史记》版本——三家注 
       《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 《史记》问世之后,刊印的版本甚多,目前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南北朝时期的抄本残卷。最早的刻本为北宋时期的《史记集解》单刻本。南宋的黄善夫刊本为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宋代以前的刻本都已失传。
       现存的南宋黄善夫刻本、明嘉靖万历间南北监刻的《二十一史》本、毛氏汲古阁刻的《十七史》本、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的《二十四史》本、清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都汇刻了三家注,有别于它种单刻本,是流传至今较好的版本。以上是最早的抄本刻本的基本情况。
       通行本主要是黄善夫本、武英殿本、金陵局本。黄善夫本比较善,中华书局的1959年新标本,就是以金陵局本为底本,分段标点排印的。
       现行本中主要是中华书局的1959年新标本,广泛地吸取了前人研究的结果,重新作了校订。
       在编排格式上也作了较大改动,依照武英殿本,把每篇大题(即书名)排在前面,小题(即篇名)排在后面,并把金陵局本原来排列在正书之前的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序》、《史记索隐后序》、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序》、《史记正义》的《论史例》、裴骃的《史记集解序》全部移到书后,依照年代先后排列次序。
       经过这番整理,眉目较前清楚,方便读史者理解。
二、三家注概述
       随着《史记》的问世及其声望的随日俱上,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时裴駰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是其中影响最大的。《集解》兼采当时裴骃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并一一注明作者名字,一丝不苟。《索隐》进一步指出了《集解》中考证不当的错处。并对《史记》原文提出辨正,发语警辟。《正义》的作者长于舆地之学,对《史记》 中地名的考证尤为精辟。以下详细介绍三家注及其作者。
      (一)裴骃《史记集解》 裴骃,“史学三裴”之一,史学三裴是指裴松之、裴骃、裴子野祖孙三人。裴骃是裴松之的儿子,字龙驹,南北朝时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少秉承家学,博览宏识,酷爱经史,亦以注史著称于世。  《史记集解序》 裴骃在《史记集解序》称赏司马迁,认为他确实是“命世之宏才”,能够广博涉猎,贯穿经传,驰骋古今,纂成数千年的通史,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是值得尊敬的,又《史记》“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堪称一家之言。
       裴骃反复研究《史记》,认为此书也“时有纰谬”,“甚多疏略,或有抵牾”,有时“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辩其实,而世之惑者,定彼从此,是非相贸,真伪舛杂。”于是,他决心为《史记》作新注。
       裴骃博采经传百家及先儒学说,凡对作注有所裨益,便广而录之;凡所注引,务必去其浮言游辞,取其精旨要义;如各家说注不同,则兼收并蓄,不肯偏弃;如有未详之处,宁缺不议,不凭臆想,妄加解说。终于写成《史记集解》八十卷不朽之作,成为现存最早的《史记》注本。
       裴骃在我国史注历史上,是继裴松之之后,又一位做出重大贡献的史家。唐代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称他“开导后学,发明先义,古今传授,是曰'儒宗’”承认了他在史注上的宗师地位。
      (二)司马贞《史记索隐》
       司马贞,字子正,唐河内(今沁阳)人。开元中官至朝散大夫,宏文馆学士,主管编纂、撰述和起草诏令等。唐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史记索隐》三十卷,世号“小司马”。
       司马贞以《史记》旧注音义年远散失,乃采摭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裴骃《史记集解》、齐邹诞生《史记集注》、唐刘伯庄《史记音义》、《史记地名》等诸家的注文,参阅韦昭、贾逵、杜预、谯周等人的论著、己见,似在其集解序中道:“而家传是书,不敢失坠,初欲改更舛错,裨补疏遗,义有未通,兼重注述。然以此书残缺虽多,实为古史。忽加穿凿(解:即穿凿附会,把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难允物情。今止探求异闻,采摭(zhí 选取)典故,解其所示解,申其所未申者,释文演注,又重述赞。凡三十卷,号曰《史记索隐》。”
      (三)张守节《史记正义》
      张守节,唐代开元年间学者,其生平事迹不详,著《史记正义》三十卷。
      在其《史记正义序》中说道:“守节涉学三十余年。六籍九流,地里苍雅,锐心观採评史汉,诠众训释而作正义。郡国城邑,委曲申明,古典幽微,窃控其美,索理永惬,次旧书之旨,兼音解注,引致旁通,凡成三十卷。名曰《史记正义》。”《正义》长于舆地之学,对《史记》中地名的考证尤为精辟。
三、《史记正义论例》
       ◎论史例
       古者帝王,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太史公兼之,故名曰史记。并採六家杂说,以成一史。备论君臣父子夫妻长幼之序,天地山川国邑名号,殊俗物类之品也。太史公作史记,起黄帝、高阳、高辛、唐尧、虞舜、夏、殷、周、秦,讫于汉武帝天汉四年。合二千四百一十三年,作本纪十二,象岁十二月也。作表十,匀天之刚柔十日,以记封建世代终始也。作书八,象一岁八节,以记天地日月山川礼乐也。作世家三十,象一月三十日,三十辐共一毂,以记世禄之家,辅弼股肱之臣忠孝得失也。作列传七十,象一行七十二日,言七十者举全数也。余二日象闰余也。以记王侯将相英贤,略立功名于天下可序列也。合百三十篇,象一岁十二月及闰余也。而太史公作此五品。废一不可以统理天地,劝将箴诫为后之楷模也。
       ◎论注例
       史记文与古文尚书同者,则取孔安国注。若与伏生尚书同者,则用郑玄、王肃、马融所释。与三传同者,取杜元凯、服虔、何休、贾逵、范寗等注。与三礼、论语、孝经同者,则取郑玄、马融、王肃之注。与韩诗同者,则取毛传、郑笺等释。与周易同者,则依王氏之注。与诸子诸史杂书及先儒解释善者,而裴骃并引为注。又徐中散作音训,校集诸本异同,或义理可通者,称一本云又一本云。自是别记异文,裴氏亦引之为注也。
       ◎论字例
        史、汉文字,相承已久,若悦字作说,闲字作閒,智字作知,汝字作女,早字作蚤,後字作后,既字作溉,勅字作饬,制字作剬,此之般流,缘古少字,通共有之。史、汉本有此古字者,乃为好本。程邈变篆为隶,楷则有常。后代作文,随时改易。卫宏官书数体,吕忱或字多奇,钟、王等家,以能为法,致令楷文改变,非复一端。咸著秘书,传之历代。又字体乖日久,其〈黼(fǔ)黻(fú)华美的辞藻〉之字法从黹(zhǐ 缝纫,刺绣)。丁履反。今之史本则有从耑。音端。本纪云,天子赐孝公黼黻。邹诞音甫弗。而邹氏之前,史本已从耑矣。如此之类,并即依行,不可更改。若鼋〈yuán〉鼉〈tuó〉从龟,辞乱从舌,觉学从与,泰恭从小,匮匠从走,巢薻从果,耕籍从禾,席下为带,美下为火,裒下为衣,极下为点,析旁著片,恶上字西,餐侧出头,离边作禹。此之等类,例直是讹字。字宠勅勇反。字为锡,音阳以支章移反。代文,间分反,将旡混无。若兹之流,便成两失。
       ◎论音例
       史文与传诸书同者,刘氏并依旧本为音。至如太史公改五帝本纪,便章百姓,便程东作,便程南譌,便程西成,便在伏物,咸依见字读之。太史变尚书文者,义理物美。或训意改其古涩。何烦如刘氏依尚书旧音。斯例盖多,不可具录。著在正义,随文音之。君子宜详其理。庶明太史公之达学也。然则先儒音字,比方为音。至魏秘书孙炎,始作反音。又未甚切。今并依孙反音,以传后学。郑康成云。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而已。爱之者非一邦之人。其乡同言异,字同音异。于兹遂生轻重讹谬矣。然方言差别,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为钜异。或失在浮清,或滞于重浊。今之取舍,冀除兹弊。夫质有精粗,谓之好恶。并如字。以有爱憎,称为好恶。并去声。当体则为名誉。音预。情乖则曰毁誉。音馀。自坏乎怪反。坏徹。上音怪。自断,徒缓反。自去离也。刀断,端管反。以刀割令相去也。耶,也奢反。未审之辞。也,亦且反。助句之语也。复,音伏,又扶富反。重也。过,古卧反。越度也。解,核买反。自解也。间,纪苋反。鄛也。畜,许又反。畜,许六反。养也。先,苏前反。仙,屑然反。尤,羽求反。侯,胡溝反。治持,并音直之反。脂砥祗,并音旨夷反。惟维遗唯,并音以佳反。怡贻颐诒,并音与之反。夷寅彝姨并音以脂反。私,息脂反。绥虽睢荾,并音息遗反。偲司伺丝,并音巨支反。其期旗棊踑,并音渠之反。祈颀旂幾畿,并音渠希反。僖熙嬉嘻,并音许其反。希晞睎稀,并音虚几反。霏妃菲騑,并音芳非反。飞非扉,并音匪肥反。尸屍蓍,并音式脂反。诗,书之反。巾,居人反。斤筋,举欣反。篇偏,并音芳连反。穿,详连反。里李裏,并音良止反。至贽,并脂利反。志,之吏反。利涖,并力至反。吏,力置反。寺嗣饲,并辞吏反。字牸,并疾置反。自,疾二反。置致踬鸷,并陟利反。器,去冀反。气,去既反。亟,去吏反。冀穊几利反。既,居未反。覆,敷救反。又敷福反。副,敷富鍑,并府副反。若斯清浊实亦难分。博学硕材,乃有甄异。此例仍广。不可具言。庶后学士幸留意焉。 
      ◎音字例
      文或相似,音或有异。一字单录,乃恐致辞疑。两字连文,检寻稍易。若音上字,言上别之。所音下字,乃复书下。有长句在文中,须音则题其字。
       ◎发音例 古书字少,假借盖多。字或数音,观义点发。皆依平上去入。若发平声,每从寅起。又一字三四音者,同声异唤,一处共发。恐难辨别。故略举四十二字。如字初音者皆为正字,不须点发。
       畜许六反,养也。又许救反,六畜也。又他六反,聚也。
       从讼容反,随也。又纵容反,南北长也。又伹容反。又子勇反,相劝也。又从用反,侍从也。又足用反,恣也。
       数色具反,历数术数也。又色五反,次第也。又色角反,频也。
       传逐恋反,书传也。又逐全反,相付也。又张恋反,驿也。
       卒子律反,卒终也。又苍忽反,急也。尊忽反,兵人也。字体各别,不辩,故发之也。
       辟君也。徵也。又频亦反,罪也,开也。疋亦反,邪也。又疋豉反,谕也。又音避,隐也。又普觅反,辟历也。
       施书移反,张也。又式豉反,与也。又羊豉反,延也。
       间纪闲反,鄛也。又纪苋反,閒也。又苋閒反,静也。
       射蛇夜反,射也。又成亦反,音石。
       夏胡马反,禹号也。又胡嫁反,春夏也。又格雅反,阳夏县也。
       复符富反,重也。又音伏也。又音福,除役也。
       重直拱反,尊也。直龙反,疊也。又直用反,累也。適圣石反,宽也,之也。又丁历反,大也。又张革反,责也。又音敌,当也。
       汜音祀,水在成皋。又音凡,邑名,在襄城。又服剑反,为水,在定陶,高帝即位处也。又音夷,楚人呼土为汜桥。
       乐音岳,谓音乐也。又音洛,欢也。又音五教反,好也,情愿也。
       覆敷富反,盖也。又敷福反,再也。
       恐曲用反,疑也。又丘拱反,惧也。
       恶乌各反,粗也。又乌路反,憎也。又音乌,谓于何也。
       断端管反,有物割截也。又段缓反,自相分也。又端乱反,断疑事也。解佳买反,除结缚也。又核买反,散也。又佳债反,怠堕也。又核诈反,缝解。
       幾音机,庶几也。又音祈,近也。又音记,亦冀望字也。又音纪,录也。
      过光卧反,度也,罪过也。又音戈,经过也,度前也。
      率所律反,平例也,率伏也。又音类也。又音刷。徐广云:率即锾也。又音色类反,将帅也。
      屈丘勿反,曲也。又君勿反,姓也。又群勿反,尽也,强也。上时让反,位也,元在物之上。又时掌反,自下而上。
      王于方反,人主也。又于放反,霸王也,又盛也。长直良反,久也。又张丈反,长上也。
      藉才昔反,名籍也,又荐藉也。又租夜反,即借也。
      培勃回反,补也。又蒲口反,冢也。
      胜音升,又式证反。
      难乃丹反,艰也。乃旦反,危也。
      使所里反。又所吏反。
      相息羊反。又息匠反。
      沈针甚反。又针禁反。又直今反。又沈禁反,厌没也。
      任入今反。又入禁反。
      棺音官。又古玩反。又古患反,敛之也。
      造曹早反。七到反,至也。
      妻七低反。切帝反。
      费查味反,用也。又音秘,邑也。扶味反,姓也。
四、列国分野
      《汉书·《地理志》》云。本秦京师为内史。颜师古云:京师,天子所居畿〈(jī)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内也。秦并天下,改立郡县,而京畿所统,物特号内史,言其在内,以别于诸郡守也。《百官表》云: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内史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左内史名冯翊〈左冯(píng)翊( yì)〉 ,主爵中尉。秦官,掌列侯,景帝六年,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风。治内史右地与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也。
      秦地。于天官,东丼、舆鬼之分野。其界自弘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又西南有柯、越巂、益州。
      魏地。觜、觽、参之分野。其界自高陵以东。尽河东、河内。南有陈留及汝南之召陵、濦彊、亲汲、西华、长平、颍川之舞阳、郾陵、河南之开封、中牟、阳武、酸枣、卷。卷,去权反。
      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今之河南、洛阳、榖城、平阴、偃师、巩、缑氏。
      韩地。角、亢、氐之分野。韩分晋得南阳郡及颍川之父城、定陵、襄城、颍阳、颍阴、长社、阳翟、郏。东接汝南、西接弘农,得新安、宜阳、郑,今河南之新郑,及成皋、荥阳,颍川之崇高、阳城。
      赵地昴、毕之分野。赵分晋得赵国,北有信都、真定、常山,又得涿郡之高阳、莫州乡。东有广平、钜鹿、清河、河间。又得渤海郡之东平、舒、中邑、文安、东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五原、上党。
     燕地。尾、箕之分野,召公封于燕。后三十六世。与六国俱称王。东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雁门。南有涿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有新成、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渤海之安次。乐浪、玄菟,亦宜属焉。
       齐地。虚、危之分野。东有葘川、东莱、琅邪、高密、胶东。南有泰山、城阳。北有千乘、清河以南、渤海之高乐、高城、重合、阳信。西有济南、平原。
       鲁地。奎、娄之分野。东至东每。南有泗水至淮。得临淮之下相、睢陵、僮、取虑。
       宋地。房、心之分野。今之沛、梁、楚、山阳、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今之睢阳。
       卫地。营室、东壁之分野。今之东郡、及魏郡之黎阳、河内之野王、朝歌。
       楚地。翼、轸之分野。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及汉中、汝南郡。后陈、鲁属焉。
       吴地。斗、牛之分野。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卢江、广陵、六安、临淮郡。 粤地。牵年、婺女之分野。今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
       以前是战国时诸国界域,及相侵伐,犬牙深入,然亦不能委细,故略记之,用知大略。
五、中国古代的祥瑞之物——嘉瑞
        从《史记》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皇帝孕育时或出生时都会有一些奇怪的征兆或祥瑞之兆,比如汉高祖刘邦:刘邦出生前,他的母亲“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各个皇帝以这种祥瑞之兆来显示自己的顺应天命,顺理成章。
       古代人认为祥瑞之象的出现,是上天在表达对人行为的赞成或表彰。祥瑞之中,被认为最重要的是 《河图》、《洛书》,它们被载入《符瑞志》之首。《河图》、《洛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记载的是上帝任命的君主的言论。因此,与朝代兴亡、皇位更迭有关的祥瑞,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祥瑞。儒学认为,这些现象出现是天对皇帝的行为和所发布的政策的赞成或表彰。观测和解释这些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古代的祥瑞种类分为五种,即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据《新唐书·百官志》载:“礼部郎中员外朗掌图书、祥瑞,凡景星、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苍鸟、赤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连理为下瑞,其名物十四。”后来品种又不断增加,凡铜鼎、铜钟、玉罄、玉壁等礼器也都列为瑞物,因此,可以列为祥瑞名物者远不止这些。以下详细介绍嘉瑞:
       “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五灵,分别为“麒麟、凤凰、龟、龙、白虎。”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或仁兽。据《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卷四十六载,“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麟角之末有肉,示有武而不用。麟为毛虫之长,麟之足不践生草,不履生虫,言麟性仁厚,其趾也仁厚。麇身牛尾,园顶一角,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中规矩,不群居,不旅行,不入陷阱,不惟罗绸。王者至仁则见,盖太平之符也。”属上等嘉瑞。
       凤凰,传说中的瑞鸟。古人以凤鸟是羽虫之中最美丽者,传说凤凰非练实不食,非礼泉不饮,有王出则凤凰见,历代以为瑞鸟。皇宫内喻为后妃,以凤纹做装饰的器物,多为后妃们所专用,世人誉为嘉瑞。
       ,龟分多种,各有所长。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乌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此外还有元龟,元龟即大龟。古代人用以占卜。《史记·龟册列传》:“纣王暴虐,而元龟不占。”《尚书, 大禹漠》:“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引深为可做借鉴的前事。”《三国志·吴·孙权传》:“建安二五年,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也。”宋景德时编辑《册府元龟》书名即取此意。历代以为嘉瑞。
       ,据《瑞应图》载:“黄龙者,四龙之长,四方之正色也,神灵之精也。能巨细,能幽明,能长能短,乍存乍亡,王者不漉池而鱼,则应和气游于池沼。”传说龙为麟虫之长,能兴云雨,利万物,使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故为五灵之一。《易经》有云:“飞龙在天,大人造也。”后来用于比喻君主。历代皇帝都以真龙天子自居,认为自己是龙的化身。因此,用龙纹装饰的各类器物为帝王们所专用。
       白虎,即驺虞也。《古今图书集成·博物篇·禽虫典》卷58古史云:云从龙,风从虎。虎,阳兽也。七月而生,七者阳气成。故虎首尾长七尺。虎性威猛,常喻将帅之勇。发于忠义,非激而恕之也。历代以为仁兽。誉为嘉瑞。
       其次,大瑞类里泛指各种自然现象,也包括一些人们想象的根本不存在的自然现象。《新唐书·百官志》:“凡景星、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景星,大星也,状如霜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
      王者不私于人则见。古代天文学家把所谓吉祥的星称为瑞星。瑞星有四,一曰景星,二曰周伯星,三曰含誉,四曰格泽。(《文献通考·二八一》像纬四,瑞星)景星又名德星。《史记·天官书》“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六、《史记》主要版本
       《…史记》自问世以来,历代传抄刊刻者甚多,流传至今的版本约有六十余种。
       (一)宋代之前的抄本
        1. 六朝抄本,有两件:《史记集解张丞相列传》残卷、《史记集解郦生陆贾列传》一卷(卷末脱三百一十五字),藏于日本京都之石山寺;1918年罗振玉曾影印,名《古写本史记残卷》刊出,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2. 敦煌唐抄卷子本,有三件:《史记集解燕召公世家》残卷、《史记集解管蔡世家》残卷、《史记集解伯夷列传》残卷,原藏于敦煌石窟,后被法国人保罗·伯希和盗去,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原卷照相。
       3. 唐抄本,有六件:《史记集解夏本纪》一卷,藏于日本东洋文库;《史记集解殷本纪》一卷,藏于日本高山寺;《史记集解周本纪》一卷,藏于日本高山寺;《史记集解秦本纪》一卷,藏于日本东洋文库;《史记集解高祖本纪》一卷,藏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史记集解河渠书》残卷,藏于日本神田文库。以上六件抄本中,罗振玉于1917年、1918年分别影印了第二、第六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第三、第四、第五件的原卷照相。
       (二)宋代以后刻本
       南朝宋时,裴骃著《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张守节作《史记正义》,这是最早的“《史记》三家注”,原本各自单行,直到宋代才有合并刊刻的情况。
       1. 《集解》单刻本 宋代刊刻的第一部《史记》就是《集解》本,以后历代均有刊刻,构成《史记集解》本系统。今存《集解》本有十行本、十四行本、十二行本。
      (1)十行本。《史记》的最早刻本刊于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半页十行,每行十九字。今已亡佚。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国子监据淳化旧本重刊,即后世所说的“景祐本”,流传至今。原刻本(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现藏于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另有五种覆刻本,其中一百三十卷本、四十卷本(两部)、四十九卷本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一百三十卷本藏于中国台湾中央图书馆。这五部覆刻本刊刻时代不同,其中有些篇卷是别本补配,均每半页十行,故称十行本。
      (2)十四行本。刊刻于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半页十四行,行二十四至二十七字不等。原刻本现藏于日本大阪杏雨书屋,仅存六十九卷。覆刻本一百三十卷(有别本补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刊行。另外,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国子监又刊刻十四行本,今存十四卷,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3)十二行本。有两种刊本:一是南宋绍兴十年(1140)邵武朱中奉刊本,是第一部《史记》私刻本。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二字。此本为人间孤本,现藏于日本大阪杏雨书屋;一是明毛晋刊本,世称“毛本”。《四库全书》所收《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即据此本抄录。
      (4)九行本。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淮南路转运司刊刻,半页九行,行十六字。今有三种存世:原刻本(存三十卷),藏于上海图书馆;宋元明初递修本,分为两种,皆为一百三十卷(一为四十册,一为六十册)本,均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2.《索隐》单刻本 《史记索隐》单刻本不录《史记》全文,而是标字列注,即将注文列在相关的正文之下。《史记索隐》单刻本传世者仅有明毛晋刻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的汲古阁本,三十卷。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3.《集解》、《索隐》二家注合刻本
      (1)蔡梦弼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建安蔡梦弼刻,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记集解索隐》二家注合刻本。今有两种存世:一百三十卷本与九十二卷本,均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2)张杅桐川郡斋本。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张杅刊于常州。此本国内仅存一部残本(六十卷),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3)耿秉重修桐川郡斋本。南宋淳熙八年(1181)澄江耿秉刊。今有两种存世:一百三十卷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九十九卷本,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
      (4)中统本。蒙古中统二年(1261)平阳道段子成刊。今有四种存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二种;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一种;日本静嘉堂文库藏一种(存九十二卷)。
       4.《集解》、《索隐》、《正义》三家注合刻本
      (1)黄善夫本。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5)建安黄善夫刊,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今有两部存世:一百三十卷本,藏于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六十九卷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以国内所藏六十九卷,又借用日本藏本中的六十一卷,经张元济校勘,影印出版。
      (2)彭寅翁本。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88)安福彭寅翁刊。此本据黄善夫本刊刻,因所据底本个别篇卷残缺,以至多有脱落。今有七部存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两部,分别为七十七卷残本和一百三十卷本(有五卷是别本补配);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一部,十六卷的残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二部,分别为一百三十卷本和一百二十六卷本,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藏一部,一百三十卷本;日本庆应大学图书馆藏一部,七十一卷本。
      (3)明廖铠本。明正德十二年(1517)廖铠据黄善夫本翻刻,是明代刊刻的第一部《史记》三家注本。今存世二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一百三十卷本;中国台湾中央图书馆藏一百三十卷本。
      (4)明“嘉靖三刻”本。明嘉靖年间三次刊刻《史记》三家注本,世称“嘉靖三刻”。首刻:嘉靖四年至六年(1525—1527)金台汪谅据黄善夫本刊刻,因由莆田柯维熊校正,故世又称之为柯本。次刻:嘉靖四年至六年(1525—1527)震泽王延喆覆刻黄善夫本(但有补刻页)。三刻:嘉靖十三年(1534)明王室朱维焯据黄善夫本刊刻。因刊刻于他的封地——西安藩府,故世又称之为秦藩本。以上三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5)明“南北监本”。明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均刻《史记》三家注本,世称南监本、北监本。南监本有三种:一为明嘉靖九年(1530)南京国子监祭酒张邦奇主持的刊刻本,以元大德九年(1305)所刊《史记集解索隐》二家注本为底本,合入《正义》注文而成;二是明万历三年(1575)南京国子监祭酒余有丁主持的刊刻本,以嘉靖九年本为底本,但校勘不精,且对三家注文多有删削;三是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南京国子监祭酒冯梦祯主持的刊刻本,以嘉靖九年本为底本,恢复了被余有丁删减的三家注文。北监本一种: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北京国子监祭酒刘应秋主持的刊刻本,以明嘉靖九年本为底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明南北监本。
      (6)清刻“武英殿本”。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据明北监本刊刻,是清代官刻《二十四史》之一,故又称之为“殿本”。此本原刻已不多见,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此本的翻刻本、影印本。
      (7)清刻“金陵书局本”。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1870)金陵书局请张文虎主持刊刻,故又称之为“局本”。此本《史记》正文以明毛晋所刊《史记集解》本为底本,参考钱泰吉等人的校本及众多古刻本、时本,吸收《史记》研究的最新成果,考证异同,择善而从,是清代后期比较好的刊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此本。
      (8)《史记会注考证》本。1934年日本泷川资言刊本。此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引用中日典籍一百二十余种,别择缀辑在正文或三家注文之下,并时作考证。1955年,中国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出版。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日本人水泽利忠所作《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与此本合为一书排印发行。
       (9)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此本是国务院组织国内专家集中校点《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目前通行的精善之本。此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采用新式标点,并对体式作了调整,方便阅读、使用。
七、司马迁在“八书”中批判了哪些汉代弊政
       “八书”是对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专题记载和论述。其中,礼、乐、律、历、天官五篇为学术专论,封禅、河渠、平淮三篇则旨在批判汉代弊政,在此举出几例。
      (一)滥祭淫祀
     《封禅书》主要记述了历代封禅的情况,而对本朝汉武帝祭祀的记述尤多。开首便直言其“尤敬鬼神之祀”,听信方士李少君的诳语,派人去海上寻找仙人,并从事炼丹砂等药剂为黄金的事情了。他还听文成建议建造甘泉宫,在宫中起高台,台上建宫室,室内画着天、地、太一等鬼神象,而且摆上祭祀用具,以此召致天神。有一次他病了,认为有鬼神附体,便为此在甘泉宫建立了祠庙,称为神君,病好之后,以为灵验,更为神君建造寿宫。此类事例不一而足,充分揭露了汉代统治者的滥祭淫祀。
      (二)治水腐败
      《河渠书》中记述了汉武帝时期,黄河在瓠子决口,向东南流入钜野泽,将淮河、泗水连成一片。武帝命人堵塞决口,但往往堵塞以后又被冲坏。那时朝中的丞相是武安侯田蚡,他的奉邑是鄃县,以鄃县租税为食。而鄃县在黄河以北,黄河决口水向南流,鄃县没有水灾,收成很好。所以田蚡对皇帝说:“江河决口都是上天的事,不易用人力强加堵塞,即便将决口堵塞了,也未必符合天意。”此外望云气和以术数占卜的人也都这样说。武帝听信此言,很长时间没有提堵塞决口的事。
      (三)压制商业 《平准书》主要讲述汉代平准政策产生的由来。汉初经济萧条,武帝无故兴兵开边,财用不给,于是通过改变钱法、卖官爵和卖复徒法,解决自身财政危机,大大伤害了士农工商的利益。尤其官卖政策、强制征商,使商业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了一个缺乏竞争的市场,从而出现质量低下、价格扭曲的现象。“式既在位,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而船有算,商者少,物贵。”这两项政策在此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都得到了继承,使中国商业始终维持在低水平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