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权威、知识权威以及朋友关系,你和孩子属于哪种?

 潇潇366 2016-09-28

道德权威、知识权威以及朋友关系,你和孩子属于哪种?

道德权威、知识权威以及朋友关系

一个3岁的孩子和15岁的孩子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同的。对家长权威本身也要进行区分。权威分成“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

在家庭中,却存在着一个家长“道德权威”和“知识权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的现象。其中“知识权威”比“道德权威”下降得更快,而朋友关系则不断上升。

孩子5岁以前的家长教育策略孩子5岁之前,由于孩子的知识非常有限,是非判断标准也正在形成过程中,在这样一个尚不具备分辨能力的阶段,孩子的想法、意见会深受周围的人和事物的影响,最主要来自父母。

因此在这一阶段,父母应该履行高度的道德权威,对孩子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不断地强化他的是非观念。一个孩子在5岁之前就能够建立起诚实、友爱、慷慨等好品格。同时父母在这一阶段也应履行较高的“知识权威”的角色,当孩子问我们问题时,我们应当耐心准确地回答,不要嫌麻烦而敷衍了事,要抓住机会向孩子传授知识。

孩子5-12岁阶段时家长教育策略

到了5岁之后,随着孩子学习能力的加强,家长“知识权威”的下降速度更加显著,此时父母应从单纯知识传授的角色过渡到与孩子一起探索知识的同伴角色,逐渐淡化知识权威的地位,由此换来的可能是孩子独立的探索精神。

而家长“道德权威”可以比“知识权威”稍慢下降。5岁以后孩子已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父母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判断对错的能力。但在关键时刻,孩子还可能分不清对错或者故意犯错,这时父母仍应毫不犹豫地履行道德权威的责任,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

孩子12岁进入青春期后家长的教育策略

12岁是一个拐点。此时孩子已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父母基本上应放弃知识权威的角色,而彻底成为与孩子一起学习的同伴。但是道德权威的职责父母仍应持守,虽然总体上仍在下降,但是下降幅度较为平缓。

因为此时,孩子正进入青春期,会出现一系列我们意想不到的想法、行为。而父母则应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界限。事实上聪明的父母应当一辈子都在孩子面前保持道德榜样。也许有朝一日孩子在知识上已经远超父母,但孩子会永远尊重父母的品格。

教育成功的父母的共同特性

在权威不断下降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的朋友关系却始终在不断增长。大凡教育孩子比较成功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注重和孩子的沟通。而最好的沟通一定建立在朋友关系上而不是权威关系上。

◆朋友关系使得孩子与父母的心更近,孩子也愿意把心中的事和父母诉说。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努力和孩子建立起朋友的关系,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朋友关系应该是不断加强。

◆简单来说,朋友关系可以保证父母与孩子在融洽自然的气氛中有顺畅的沟通,有和谐的关系。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世界上没有一种教育模式可以精确地适合所有的孩子,所以“此消彼长”模型也只是一个大概的原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父母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不断地微调,以便对孩子有最为贴切的引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