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勒帛族之前容易犯的六个错误

 danbofanren 2016-09-28
——焦进国2013年3月8日 定稿
红勒帛族是大家向往的第一步,从进门到上红勒这段时间里,大都是晕晕乎乎的,都是怀揣着梦想,试一试搏一搏,零售,推荐,学习等等,摸爬滚打,遭人拒绝,被人误解,所有这一切磨难,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去经历,没有一个人可以从容不迫的走向成功。好多好多的人“战死”在这个阶段,而坚持下来的呢?剩者为王!
说到坚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当他屡屡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在想,我是没啥吃,没啥喝?我何必干这呢?当他一觉醒来的时候,他认真地冷静地想一想,还是干食用菌吧!于是乎,他又开始了,又振作了,他时而兴奋,时而懊恼,勉勉强强、跌跌撞撞地把团队弄大了,他拿到钱了,舍不得了,听话了,爱学习了,调整心态了,把事业融入到自己生命里了,开始捍卫自己的事业了,钱越来越多了,人格魅力越来越提升了,有了鲜花掌声了,他开始成了社会的精英了。
今天我们探讨的,就是“战死”的烈士为什么会“战死”,从而减少牺牲,至少说可以减少你的牺牲。
失败的因素很多,如行动力不强,心急等等,这些问题是明的,看得见摸得着。今天,我重点讲一下到达红勒帛族之前,容易犯的六条错误。
第一个错误 发展农村—泡沫
公元二千零叁年,巩义市某个大村庄,有几个大病号吃产品大见成效,支书村长全村人干食用菌,村长家里开聚会,往往上百人之多,三个月上了300多人,每天都有六七个人买产品,上下属全体人员疯了似的,形势喜人。半年之后,全村该吃的都吃了,没拿奖金的都走了,推荐零售进入了死胡同,八个月后剩下三个人,又晃了半年全军覆没了。至今十年了,还有不少人吃产品。这样的例子,大大小小我经历了三四例,结局一模一样,没有第二个结果。
痛定思痛,后来我只要发现我的下属去农村发展,我的心就颤,因为我清清楚楚的知道它的结局。
农村市场只能零售,不能发展。那是因为农村的整体素质不适合。即便也能轰轰烈烈,但那只是泡沫,一时兴起,迅速消退。那片市场就像森林大火燃尽一样,只剩几根柴火在那里顽强的冒着烟,一片唉声叹气,苟延残喘!
有人说,在农村发展,能卖产品出业绩也行啊,你应该明白,我们要的是系统,是苹果树,不是那一篮子苹果!还有人说,
农村也有高素质的人怎么办,这个问题提得好。应该到城里来,在城里扎下根,锻炼,成长,为出去发展向外扩张做准备。
第二个错误 什么人都要—把能人挡在外边
2001年6月份,我老婆服用食用菌效果非常好,我服用也是非常好,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或者说,突然发现了一个商机,这个东西一定有市场,一定有大市场,一定可以赚钱。我翻阅了这个公司的相关资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第一次参加了他们组织的家庭聚会,就是这一次聚会,把我打晕了,我再也不想干了。原因是那天参加聚会的人素质太低,歪歪扭扭没有一个像样的,有人织毛衣,还有小孩儿乱跑。心想:我就是这个素质吗?你也太小看人了吧!几个月后,我的上属又把我死磨硬拽的弄到了会上,这一次会议不错,我听进去了,“上钩了”。才有我以后的十二年。
十年前,巩义有一位银行行长退休了,想干点事儿,我们聊得很投机,约定第二天下午参加聚会,全面了解一下这个行业。可是各位,就是这个会议,“葬送”了他,“剥夺”了他的前程。他听了大概一个小时,借故离开会场,以后再也不去聚会上了。一年之后,我见到他,在聊天的过程中,他对我说:“老焦啊!你们那里面什么人都要?那算啥集体啊!”我的脸顿时红了起来。事情是这样的,那场家庭聚会是专门为他安排的,由谁参加会议,会议怎么开,我都安排的好好的。可是,这一家的主人擅自多参加了几个人,素质相当低,其中一个,他的衣服估计一个月都没有洗过,他穿一双非常破旧的木拖鞋,鞋带呢,一只是脏兮兮的白线绳,一只是红绿相间的旧电线,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一股扑鼻的臭味,让人恶心的难受,后来才知道他有狐臭。这还不算,去厕所门也不关,“啦啦啦啦啦....”各位,如果你在场,这种场合你能呆得住吗?时至今日,我看到这位行长,他的穿着打扮,生活质量,那个节俭吆,我的心里就内疚,是我“害”了他,可是,他全然不知,他仍然乐呵呵的对待我。
当我谈到这里的时候,你有何感想呢?一个人不管素质有多好,职位有多高,这个事业对他来说,无论如何都是新鲜事儿,当他还未来得及了解事物本质的时候,他首先看到的,都是哪些人在干,或者说,干的都是哪些人,从而判断这个事儿是否适合他干,或者说,有没有继续了解下去的必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穷人吸引穷人,富人吸引富人,能干的人吸引能干的人。不管是哪一类人,只要有三个人以上,就会形成磁场,这个磁场吸引进来的人差不多都是同类项。我经常强调人的形象。你家里再穷,穿着打扮上不能让人看出来,架子不能倒。你记着,你是为挣钱而来,不是为接受救济而来。我还强调,能人第一次进会场,要注重与会人员的整体素质,等到他进入状态时,一切就好说了。
吴齐南先生说:“推荐一位值得推荐的人”,极其重要。一百个一千个庸人,不抵一个能人。可是,能人往往“胎死”在庸人手里,没有生出来就死了.这是隐性问题,看不见的大损失。
第三个错误 到处打井—都不出水
我们这个事业是个裂变的事业,当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的时候,感觉非常艰难,当五百变一千,一千变两千的时候,你就感到成功原来是那么的容易!
我们这个事业是打井的事业,必须把井打出水,源源不断的流到家里面,才算成功,可是很多人干了好多年,打了好多井,全部是井眼,没有一口井打出水,说他是兴奋的傻瓜一点也不为过!也就是说,每个人靠着系统的力量,去挖自己的井,即建立自己的系统,吃自己的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问题。
在一个地区,刚开始,就那么三两个人热起来,渐渐地变成十来个人了,病例也出来了,也有人拿到奖金了,好像一个碳火炉子,燃烧起来了,人越多火越旺,火越旺人越多,方方面面的病例越来越多,拿钱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沸腾了!熊熊大火燃烧起来了,进来一个,激动一个,增员一个!大火燃烧起来之后,一块钢铁都能把它融化掉,增员的速度你都招架不住,这,就是裂变!
没有碳火炉子,就没有裂变!
我们平时所做的一切工作,如家庭聚会,推荐零售等等,实际上都是在搭建碳火炉子,培养碳火炉子,烧旺碳火炉子。A地来一个,烧化一个,再来一个,再烧化一个,几个月后,上属到A地开始搭建小碳火炉子,家庭聚会开始了。从这时起,A地不间断的组织人,到大炉子里去熏陶,接受感染,这样反反复复,A地的碳火炉子自然就燃烧起来了。B地呢,方法和A地一模一样,C地也是这个方法,不要慌,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这样走下去,你的团队会如神助一般快速发展起来。
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士,其素质、心态、行动力等,都无可挑剔,到外地市场一个多月不回家,忙的不亦乐乎。看起来她很不简单,在别人眼里,她一定会成功,在我眼里,不但未必,而且必败!因为,她下面总共不到一百人,却分散在三个省六个地区,大家想一想,她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碳火炉子—根据地,到处都是高品位的黑碳块,谁和谁都不挨,凉巴巴的点不着,自己都没有温度,还能燃烧别人?!告诉各位,每个人都必须有碳火炉子,你到处撒碳块,就象你到处生儿子一样,你能养的过来吗?
如果准备发展某一市场,必须综合考虑它的可行性,远不远?交通便利吗?那里是穷是富?能不能把人带过来?等等。如果这个地区不行,或者说你的精力不支,这个人宁肯不要,也不要多打井眼,浪费你的精力。
第四个错误 投机取巧—自食其果
哪些人干直销最合适?老实人!不怕吃亏不会算计的简单人!哪些人能做大?老实+有本事的人!哪些人可以做的又强又大?老实+本事+德厚的人!哪些人做直销做不成功?小聪明—投机取巧的人!
有人会问,焦老师,你下这个定义准确率到底有多高?答曰:百分之百!十二年的经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历历在目......闲时,我好好的给你叙说一番,悦耳,动听,叹惜!
今天,我专门讲一讲哪些行为属于投机取巧,他为什么会失败。
在传统行业里,低层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几乎都在投机取巧,看谁“斗”过谁,即竞争。直销行业的特征恰恰相反,是抱团取暖,抱团打天下,呈现的是团队的力量,即互助。所以,把传统行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拿到直销行业来运用,只有一个结果—失败!
上红勒之前,常见的投机取巧有以下几种:
1.签个单等下面有人了再干;
2.叫上属讲课,下属讲课,自己不讲;
3.要下属出去学习,自己不出去;
4.产品吃不到位;
5.上属付出,下属付出,自己不付出;
6.找借口,不让在自己家里开聚会;
7.不挑担子等等。
(这七个问题,请你讲讲它的危害)
凡此种种,投机取巧的人,没有一个可以顺利走下去的。这些问题,有些是偷懒的问题,大多是耍小聪明的问题,殊不知,就是它,坏了你的大事!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投机而被自我淘汰的。他离开团队时还没有什么感觉,一两年后,他回过头来再看这些人时,后悔的捶胸顿足,仰天长叹!穷人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做成穷人的!
第五个错误 听话不照做—悬崖勒马拐回来
我刚进入这个行业里面时,每天都听到“听话照做”这四个字,心里烦的很,心想,你算老几,你识几个字,你以前是干啥的?顾及面子,听话但不照做,结果,我尝到了大大的苦头!弯路走了好几年。今天,我也是那位喋喋不休的上属,把“听话照做”挂在嘴上,因为,我太知道它的重要性了。
比个例子,从兰考起步,步行到郑州,算是达到红勒帛族了,成功了。后面的人只要沿着他的脚步走,路程不管是艰险还是平坦,就一定可以到达郑州,这个结论成立吗?答案是肯定的。告诉各位,这个简单的动作和道理,好多人做不到啊!他会说,为什么不走直路走弓背呢?他要试一试他认为的近路,走了半天又拐回来了。老师说,那是沼泽地不敢走,他说不会是吧,结果陷进去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拔出腿来。他遇到了一坑水,老师说,你过吧,没事,他不敢过,拿着鞋转来转去,就是不敢下水,老师把他硬拉过来时,他才知道水原来那么浅。好多人都过滤老师说的话,越过滤越糟糕!尽管给你指路的这个人水平不如你,或者大大的不如你,可是你知道吗,这条路他走过了啊!你没有走过,这和水平没关系,和文化素质没关系,甚至跟德性都没关系。
第六个错误 上属拿钱心里不平衡—检验人心的称
有一个人曾经这样给我讲,我能卖产品我也不卖,我一卖,XX(上属)就拿住钱了。这个人没多久,就自生自灭了。很显然,她是上属拿钱心理不平衡才走的。她本人的文化、年龄、口才都相当不错,完全可以干出一番事业。三年过去了,她那时的上下属都已经成功了,而她呢,至今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
上属先拿钱心里不平衡而导致失败,并非她一人。我们每一位经销商只做一次下属,以后永远都是上属。上属先拿钱,就像哥哥先结婚弟弟后结婚一样。爹娘生下儿子,儿子再生儿子,是自然的事。人进到这个团队来,不管是谁,都有介绍人,就像儿子都有父母一样,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不要父母,自己蹦到这个世上来的。有人会想,他把我找进来,太亏,我怎么没把他找进来当我的下属?!大家想一下有没有这样的事,儿子看着他的爹,心想,你咋把我生出来了,我咋没有把你生出来?!你生我是为了让我当你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且不说有没有,即便有一个,那也是个孬种!
其实这个问题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好坏人。谁的心眼儿好,谁的心眼儿不好,在这面镜子前暴露无遗。动不动都是上属的不是,动不动给上属使本事,上属永远也满足不了他。是典型的心态问题,是人品问题,道德问题。
大家想一想,你有这个思想,你还会卖力的推荐、零售吗?还会起早贪黑的工作吗?耽误的都是谁的事?首先耽误的是自己的事,上属呢,你不干,他还会再找人。我向来都没有一丁点儿的心里不平衡,我觉得我的老师应该得,所以,我向来不要求我的上属如何如何,我只要求我自已,去奋斗,去拼搏,我才有了今天。凡是成功的老师,没有一个有这种思想的。反过来说,有这种思想的人根本不可能成功。
上属拿钱自己心里不平衡是癌细胞,必除之,方能胜!
各位,成功不在于你走得有多快,而在于你走不走弯路。在高速路上,你稍不留神走错一个口,就得多跑半天。人走弯路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如果他知道,他就不走了。可是,当初他的上属提醒他时,他却振振有词,理由充足。好多天后,当他意识到真的错了拐回来时,低着头,红着脸,已经远远的落后了,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我向大家警示这六条,解析这六条,就是给刚进来的伙伴们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帮助你尽快成功!
我们一大群前期优秀的经销商,每人捧着一束鲜花,在山后面那一个站牌下等着你,站牌上写得是“红勒帛族站”。一大群将要上红勒的人们,竞相向这边飞奔着,过来这座小山了,只剩300米了,200米了......,我希望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你!我们已经张开双臂了......!
柔软华[编辑] http://blog.sina.com.cn/u/29192121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