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莱州结婚,这是规矩!

 希良 2016-09-28

掖县一地,人们自订婚到结婚,有老多讲究了,一起来看看老掖县人的结婚“潜规则”...

>>>>

《莱州历史大观——老掖县婚礼风俗》

  送带
  俗称“送红定儿”。经媒人介绍,双方家长同意后,由媒人代男方送给女方两副红带子,几尺红布,女方收下就算同意订婚,此事只在双方家长间进行。
  下礼
  双方约定时间,男方至女方家送布匹、衣物、花、粉和置办女方嫁妆的现金,外加几十个“桃饽饽”。女方向男方送“枣花”。
  讨生时,回生时
  以折叠的红纸“生时帖子”要来女方的年龄、生日、时辰、称“讨生时”。然后,请先生查看吉日良辰,定下结婚日期告知女方,是“回生时”,与古礼“请期”作用相同。
  送粉面
  男方给女方家送面粉、肉和贵重干海产品。
  送嫁妆

  婚前两天,女方向男方家送陪嫁物品,一般人家送一柜、一桌和被搁、凳子、被褥、枕头及茶壶茶碗,拜匣、镜子座钟等桌面上的摆设。富有的家庭则家具加倍,另外加其他日用物品。贫困户仅仅送箱子和被褥。

  将媳妇,是两家皆张灯结彩,屋里外粉刷一新,门上贴喜联。贺喜的亲朋带贺礼,送给男方的称“喜仪”,女方的称“填箱”。

  婚服:女的穿蟒袍玉带,戴凤冠霞披,头蒙“罩头红”。

  迎亲的队伍顺序为:吹鼓手、打灯的、贴喜帖的、最后是花轿。

  迎面有障碍物的需要贴喜帖,期逢凶化吉。到男方家门口,鸣鞭炮后,男方搀扶新娘的“将迎客”要小心翼翼的将新娘扶入屋内,递上“如意”或“宝瓶”,开了锁,和新郎拜天地后送入洞房,吃“开口面”、喝“交心酒”,女方踏用红布包着的黄米糕上炕“坐床”,俗称“闹富贵”。

  搬二日、送三日
  婚后第二天,女家来人迎回新娘,让新娘回娘家休息一天,俗称“搬二日”。翌日再由“送客”将新娘送回丈夫家“过三日”。
滚床起源:


  相传这滚床的习俗起源于东北地区,一户人家连生数女不见儿,愁坏了主家,结果他夜梦仙人指点,只需男孩到炕上连打三个滚儿就行,结果这家抱来了双胞胎男孩,果然就生了一对儿子,消息迅速扩散,成就了这一习俗。这个传说某种程度上说虽有重男轻女之嫌,但却为新婚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以致流传沿袭至今。


(铺床)

  新婚当天早晨,当初缝制被褥的“福命女”早早来到喜主家铺床,大红大花铺满床面,几铺几盖叠得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床头,床单上撒上大红枣、双仁带壳花生、桂圆、栗子(板栗)和糖块,寓意早生贵子、甜甜蜜蜜,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双数的。有的人家还在床角放置几枚硬币,希望财源滚滚、夫荣妇贵。

  新郎新娘进入婚房前,通常选择新郎亲戚家的孩子先行滚床。现在流行三四岁或者更小一点的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龙凤双胞胎最好。

  在大人的指挥下,孩子横躺在床上,先从床尾滚到床头,再从床头滚回床尾,如此反复三个来回就行。



  滚床需要围观,床边挤满了看热闹的亲朋,有的孩子害羞,执拗着不做,大人就连哄带劝,剥糖块塞饼干,或者许以购买玩具,结果有的仍不为所惑,坚持不做,大人就假装恼火地抱起孩子扔上婚床并挠他痒痒,孩子就势滚几下,引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滚床结束后,喜主家的“大了”(执事主管)要赏以红包致谢。现在滚床每人200元的红包。当然,也有个别孩子临时“来神”,短短一会儿时间,就给人家的婚床尿湿了一大片,不过不用担心,喜主家人绝对不会恼火—据说对于新婚夫妇怀孕生娃的祝愿,这童子尿的“法力”更其灵验,婚床被尿是吉利加吉利的上等好事。

▼目前150000 莱州人已关注花开莱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