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幅画卖出近2 亿,这个中国画家凭什么做亚洲第一人

 闻道可死 2016-09-28

原创 2016-09-23 新生活必需品 玩物志




任何一位对艺术史好奇,却不知从何入手的人,我都会推荐他去读一读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但是翻开书本的第一页,你就会感到困惑。




因为序言里的第一句话就说: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有的只是艺术家而已。


转念一想,似乎也没错。几千年的艺术史,你当然可以理解成为是一部艺术家的艺术。



毕加索 (1881~1973)


伟大的天才如达芬奇、梵高、莫奈、高更,无法想象没有了他们会是什么样子。而你看谁的画,欣赏谁的笔触和色彩,那就是你的个人趣味了。



▲ 个人喜欢克林姆特的,很适合挂在卧室


国外的艺术家,你脑海中或许能浮现出好几位,可能还记得他们的作品。放眼国内,让你印象深刻的艺术家是不是少之又少?



《清明上河图》,一半的同事记不起作者是谁


你可能知道《清明上河图》,却不一定记得这幅画的作者是张择端。你记不住的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画人物的顾恺之;画花鸟的徐熙;画山水的马远和夏圭,等等。


但有些画家是注定会被记住的,不过是以一种更有「噱头的方式。


 


比如,国内当代画坛中最知名的画家——曾梵志。


他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天价时代。


2013 年 10 月 5 日,在香港苏富比「亚洲四十周年」特拍中,曾梵志的画作《最后的晚餐》以 1 亿 6000 万港币的价格落锤,加上佣金以 1亿 8044 万港币成交。


《最后的晚餐》,2001


这幅画成为首个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作品,也刷新了艺术市场的拍卖价格。这个天价的记录,至今没有被打破。



那一年,社会对曾梵志的舆论达到了至高点。商业炒作和拍卖作假等批判的声音此起彼伏。


其实早在 2009 年,世界知名艺术网站 Artprice 公布的当代艺术家拍卖价格 500 强名单中,曾梵志就已经位列世界第六,中国第一。



从默默无闻的学生到最知名的职业艺术家。




曾梵志在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父母都是印刷厂的工人。学生时代的他比较内向,在学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据说班里仅有的三位没有加入少先队的学生,他是其中一个。




所以在后来你可以看到,红领巾、三道杠成为曾梵志画作中经常出现的元素。


初中毕业后,曾梵志逐渐对校园生活失去兴趣。他去了印刷厂,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比他大十岁的邻居,性格慷慨的干部子弟——燕柳林。



▲ 曾梵志和他的启蒙老师燕柳林


这位邻居大哥当时准备考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研究生,但是落榜了,闲暇时间,他几乎天天拉着曾梵志一起画画。


结果在 1987 年,经历了 5 次高考后,曾梵志竟然考上了湖北美术学院的油画系。


▲ 1987 年 8 月,正在学画的曾梵志与一群画友,武汉


当时的湖北美院正值「 85 思潮」(一场现代主义的美术运动),学校引进了不少年轻的教师。他们告诫曾梵志不要固步自封,要用放开的态度来学习,多欣赏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


我们可以在曾梵志后来的画中,看到他向西方经典作品的致敬。


▲ 曾梵志,《兔子》,2012,布面油画,400x400cm



▲ 阿尔布雷特·丢勒,《野兔》,25.1x22.6cm


毕业那会,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之父的栗宪庭看到曾梵志的毕业创作,并邀请他带着这个作品去参加在香港展出的「后 89 中国新艺术展」。



这也给了当时蜗居在武汉的曾梵志一个契机,让他得以北上发展。


▲ 初到北京的曾梵志,1993年


后来曾梵志顺利签约香格纳画廊,并接触到西方市场的运作体系,成为一名职业的艺术家。


身价最高的中国艺术家,也能得到国际认可。


除了拍场上风光无限,曾梵志的作品也频繁出现在全球最顶级的画廊和艺术机构所举办的展览中。




在世界著名博物馆中,卢浮宫以拥有最为丰富的经典绘画藏品而著称,而能够在生前见到自己作品进入卢浮宫的,以往只有两个人——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法籍华裔艺术家严培明。



▲ 出生在上海的法国艺术家,严培明


2014 年 10 月,曾梵志成为有史以来第三位在卢浮宫主厅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瞬间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应卢浮宫之邀,曾梵志还以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为母题进行了一次创作。


▲ 曾梵志,《自由引导人民》


这些都足以见得他的国际影响力。


最近,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UCCA),正在其大展厅和甬道展出曾梵志近三十年来,包括绘画与雕塑在内的 60 余件作品。



他笔下的画作,你都能欣赏吗?


曾梵志在大学时期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在他早期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由意志的迷茫以及权威意识的反抗。


在北京的时候,他开始了包括了《最后的晚餐》在内的「面具」系列创作。



▲ 曾梵志,《面具系列No.6》


画中的人物戴上了面具,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90年代开始的经济社会中,人们摆姿作态的表面下暗藏的焦虑与孤独。


这个系列也一度成为曾梵志个人的艺术标签,让他开始获得市场的认可,真正地进入国际视野。

面具系列之后,他继续开始了「肖像系列」、「纯粹抽象的线条绘画」的探索,随后就是他如今包括了名画系列《江山如此多娇》在内的「乱笔系列」画。


▲《江山如此多娇之一》(2010) 



▲《江山如此多娇之二》(2010)


迄今为止,两幅十米长的巨幅油画组品《江山如此多娇之一》(2010)和《江山如此多娇之二》(2010),是他所创作的最大幅宽的风景系列画作。




这个系列的作品使用了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线条的表现力。


而过去人物画中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并没有消失,风景中炫目艳丽的夜景被各种杂乱的荆棘——具象化的线条所粗暴的分割和羁绊,冲突感和撕裂感变得更加强烈。


《江山如此多娇 6 号》曾于 2014 年在苏富比春拍中以 1900 万港元落锤。

一幅画卖出近 2 亿,这个中国画家凭什么做亚洲第一人

原创 2016-09-23 新生活必需品 玩物志



任何一位对艺术史好奇,却不知从何入手的人,我都会推荐他去读一读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但是翻开书本的第一页,你就会感到困惑。




因为序言里的第一句话就说: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有的只是艺术家而已。


转念一想,似乎也没错。几千年的艺术史,你当然可以理解成为是一部艺术家的艺术。



毕加索 (1881~1973)


伟大的天才如达芬奇、梵高、莫奈、高更,无法想象没有了他们会是什么样子。而你看谁的画,欣赏谁的笔触和色彩,那就是你的个人趣味了。



▲ 个人喜欢克林姆特的,很适合挂在卧室


国外的艺术家,你脑海中或许能浮现出好几位,可能还记得他们的作品。放眼国内,让你印象深刻的艺术家是不是少之又少?



《清明上河图》,一半的同事记不起作者是谁


你可能知道《清明上河图》,却不一定记得这幅画的作者是张择端。你记不住的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画人物的顾恺之;画花鸟的徐熙;画山水的马远和夏圭,等等。


但有些画家是注定会被记住的,不过是以一种更有「噱头的方式。


 


比如,国内当代画坛中最知名的画家——曾梵志。


他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天价时代。


2013 年 10 月 5 日,在香港苏富比「亚洲四十周年」特拍中,曾梵志的画作《最后的晚餐》以 1 亿 6000 万港币的价格落锤,加上佣金以 1亿 8044 万港币成交。


《最后的晚餐》,2001


这幅画成为首个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作品,也刷新了艺术市场的拍卖价格。这个天价的记录,至今没有被打破。



那一年,社会对曾梵志的舆论达到了至高点。商业炒作和拍卖作假等批判的声音此起彼伏。


其实早在 2009 年,世界知名艺术网站 Artprice 公布的当代艺术家拍卖价格 500 强名单中,曾梵志就已经位列世界第六,中国第一。



从默默无闻的学生到最知名的职业艺术家。




曾梵志在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父母都是印刷厂的工人。学生时代的他比较内向,在学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据说班里仅有的三位没有加入少先队的学生,他是其中一个。




所以在后来你可以看到,红领巾、三道杠成为曾梵志画作中经常出现的元素。


初中毕业后,曾梵志逐渐对校园生活失去兴趣。他去了印刷厂,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比他大十岁的邻居,性格慷慨的干部子弟——燕柳林。



▲ 曾梵志和他的启蒙老师燕柳林


这位邻居大哥当时准备考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研究生,但是落榜了,闲暇时间,他几乎天天拉着曾梵志一起画画。


结果在 1987 年,经历了 5 次高考后,曾梵志竟然考上了湖北美术学院的油画系。


▲ 1987 年 8 月,正在学画的曾梵志与一群画友,武汉


当时的湖北美院正值「 85 思潮」(一场现代主义的美术运动),学校引进了不少年轻的教师。他们告诫曾梵志不要固步自封,要用放开的态度来学习,多欣赏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


我们可以在曾梵志后来的画中,看到他向西方经典作品的致敬。


▲ 曾梵志,《兔子》,2012,布面油画,400x400cm



▲ 阿尔布雷特·丢勒,《野兔》,25.1x22.6cm


毕业那会,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之父的栗宪庭看到曾梵志的毕业创作,并邀请他带着这个作品去参加在香港展出的「后 89 中国新艺术展」。



这也给了当时蜗居在武汉的曾梵志一个契机,让他得以北上发展。


▲ 初到北京的曾梵志,1993年


后来曾梵志顺利签约香格纳画廊,并接触到西方市场的运作体系,成为一名职业的艺术家。


身价最高的中国艺术家,也能得到国际认可。


除了拍场上风光无限,曾梵志的作品也频繁出现在全球最顶级的画廊和艺术机构所举办的展览中。




在世界著名博物馆中,卢浮宫以拥有最为丰富的经典绘画藏品而著称,而能够在生前见到自己作品进入卢浮宫的,以往只有两个人——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法籍华裔艺术家严培明。



▲ 出生在上海的法国艺术家,严培明


2014 年 10 月,曾梵志成为有史以来第三位在卢浮宫主厅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瞬间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应卢浮宫之邀,曾梵志还以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为母题进行了一次创作。


▲ 曾梵志,《自由引导人民》


这些都足以见得他的国际影响力。


最近,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UCCA),正在其大展厅和甬道展出曾梵志近三十年来,包括绘画与雕塑在内的 60 余件作品。



他笔下的画作,你都能欣赏吗?


曾梵志在大学时期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在他早期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由意志的迷茫以及权威意识的反抗。


在北京的时候,他开始了包括了《最后的晚餐》在内的「面具」系列创作。



▲ 曾梵志,《面具系列No.6》


画中的人物戴上了面具,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90年代开始的经济社会中,人们摆姿作态的表面下暗藏的焦虑与孤独。


这个系列也一度成为曾梵志个人的艺术标签,让他开始获得市场的认可,真正地进入国际视野。

面具系列之后,他继续开始了「肖像系列」、「纯粹抽象的线条绘画」的探索,随后就是他如今包括了名画系列《江山如此多娇》在内的「乱笔系列」画。


▲《江山如此多娇之一》(2010) 



▲《江山如此多娇之二》(2010)


迄今为止,两幅十米长的巨幅油画组品《江山如此多娇之一》(2010)和《江山如此多娇之二》(2010),是他所创作的最大幅宽的风景系列画作。




这个系列的作品使用了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线条的表现力。


而过去人物画中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并没有消失,风景中炫目艳丽的夜景被各种杂乱的荆棘——具象化的线条所粗暴的分割和羁绊,冲突感和撕裂感变得更加强烈。


《江山如此多娇 6 号》曾于 2014 年在苏富比春拍中以 1900 万港元落锤。

一幅画卖出近 2 亿,这个中国画家凭什么做亚洲第一人

原创 2016-09-23 新生活必需品 玩物志



任何一位对艺术史好奇,却不知从何入手的人,我都会推荐他去读一读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但是翻开书本的第一页,你就会感到困惑。




因为序言里的第一句话就说: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有的只是艺术家而已。


转念一想,似乎也没错。几千年的艺术史,你当然可以理解成为是一部艺术家的艺术。



毕加索 (1881~1973)


伟大的天才如达芬奇、梵高、莫奈、高更,无法想象没有了他们会是什么样子。而你看谁的画,欣赏谁的笔触和色彩,那就是你的个人趣味了。



▲ 个人喜欢克林姆特的,很适合挂在卧室


国外的艺术家,你脑海中或许能浮现出好几位,可能还记得他们的作品。放眼国内,让你印象深刻的艺术家是不是少之又少?



《清明上河图》,一半的同事记不起作者是谁


你可能知道《清明上河图》,却不一定记得这幅画的作者是张择端。你记不住的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画人物的顾恺之;画花鸟的徐熙;画山水的马远和夏圭,等等。


但有些画家是注定会被记住的,不过是以一种更有「噱头的方式。


 


比如,国内当代画坛中最知名的画家——曾梵志。


他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天价时代。


2013 年 10 月 5 日,在香港苏富比「亚洲四十周年」特拍中,曾梵志的画作《最后的晚餐》以 1 亿 6000 万港币的价格落锤,加上佣金以 1亿 8044 万港币成交。


《最后的晚餐》,2001


这幅画成为首个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作品,也刷新了艺术市场的拍卖价格。这个天价的记录,至今没有被打破。



那一年,社会对曾梵志的舆论达到了至高点。商业炒作和拍卖作假等批判的声音此起彼伏。


其实早在 2009 年,世界知名艺术网站 Artprice 公布的当代艺术家拍卖价格 500 强名单中,曾梵志就已经位列世界第六,中国第一。



从默默无闻的学生到最知名的职业艺术家。




曾梵志在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父母都是印刷厂的工人。学生时代的他比较内向,在学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据说班里仅有的三位没有加入少先队的学生,他是其中一个。




所以在后来你可以看到,红领巾、三道杠成为曾梵志画作中经常出现的元素。


初中毕业后,曾梵志逐渐对校园生活失去兴趣。他去了印刷厂,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比他大十岁的邻居,性格慷慨的干部子弟——燕柳林。



▲ 曾梵志和他的启蒙老师燕柳林


这位邻居大哥当时准备考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研究生,但是落榜了,闲暇时间,他几乎天天拉着曾梵志一起画画。


结果在 1987 年,经历了 5 次高考后,曾梵志竟然考上了湖北美术学院的油画系。


▲ 1987 年 8 月,正在学画的曾梵志与一群画友,武汉


当时的湖北美院正值「 85 思潮」(一场现代主义的美术运动),学校引进了不少年轻的教师。他们告诫曾梵志不要固步自封,要用放开的态度来学习,多欣赏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


我们可以在曾梵志后来的画中,看到他向西方经典作品的致敬。


▲ 曾梵志,《兔子》,2012,布面油画,400x400cm



▲ 阿尔布雷特·丢勒,《野兔》,25.1x22.6cm


毕业那会,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之父的栗宪庭看到曾梵志的毕业创作,并邀请他带着这个作品去参加在香港展出的「后 89 中国新艺术展」。



这也给了当时蜗居在武汉的曾梵志一个契机,让他得以北上发展。


▲ 初到北京的曾梵志,1993年


后来曾梵志顺利签约香格纳画廊,并接触到西方市场的运作体系,成为一名职业的艺术家。


身价最高的中国艺术家,也能得到国际认可。


除了拍场上风光无限,曾梵志的作品也频繁出现在全球最顶级的画廊和艺术机构所举办的展览中。




在世界著名博物馆中,卢浮宫以拥有最为丰富的经典绘画藏品而著称,而能够在生前见到自己作品进入卢浮宫的,以往只有两个人——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法籍华裔艺术家严培明。



▲ 出生在上海的法国艺术家,严培明


2014 年 10 月,曾梵志成为有史以来第三位在卢浮宫主厅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瞬间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应卢浮宫之邀,曾梵志还以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为母题进行了一次创作。


▲ 曾梵志,《自由引导人民》


这些都足以见得他的国际影响力。


最近,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UCCA),正在其大展厅和甬道展出曾梵志近三十年来,包括绘画与雕塑在内的 60 余件作品。



他笔下的画作,你都能欣赏吗?


曾梵志在大学时期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在他早期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由意志的迷茫以及权威意识的反抗。


在北京的时候,他开始了包括了《最后的晚餐》在内的「面具」系列创作。



▲ 曾梵志,《面具系列No.6》


画中的人物戴上了面具,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90年代开始的经济社会中,人们摆姿作态的表面下暗藏的焦虑与孤独。


这个系列也一度成为曾梵志个人的艺术标签,让他开始获得市场的认可,真正地进入国际视野。

面具系列之后,他继续开始了「肖像系列」、「纯粹抽象的线条绘画」的探索,随后就是他如今包括了名画系列《江山如此多娇》在内的「乱笔系列」画。


▲《江山如此多娇之一》(2010) 



▲《江山如此多娇之二》(2010)


迄今为止,两幅十米长的巨幅油画组品《江山如此多娇之一》(2010)和《江山如此多娇之二》(2010),是他所创作的最大幅宽的风景系列画作。




这个系列的作品使用了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线条的表现力。


而过去人物画中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并没有消失,风景中炫目艳丽的夜景被各种杂乱的荆棘——具象化的线条所粗暴的分割和羁绊,冲突感和撕裂感变得更加强烈。


《江山如此多娇 6 号》曾于 2014 年在苏富比春拍中以 1900 万港元落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