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诗学《唐诗三百首》就够了吗?

 羲之55 2016-09-28


有孩子上了小学的朋友问我:孩子上小学了,最近在为孩子学文言的事情烦恼。听说学诗《唐诗三百首》读透就够了,是这样吗?


我想了想,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所以写了这篇文来回答她。


 文/叶紫铃


小学生对古代诗词文学的学习,《唐诗三百首》就够了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先看看——


《唐诗三百首》是本什么样的书?


简单说,是一部为了孩子启蒙而编辑的唐诗选本


大家都知道,唐代是诗创作的高峰期。自唐代开元时候,也就是公元7世纪,唐人孙季良就开始编纂唐诗选本了,孙季良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他的老师是写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这一本叫做《正声集》。此后一直到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大概除了专门研究这本集子的学者外,没几个人能全读下来,别说读透,读一遍也难。于是之后,乾隆时候的诗歌理论家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这只是四十分之一了,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还是困难。还是乾隆年间,孙洙,自号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又参考了王士祯的《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杂以其他唐诗选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


这本书果然很受欢迎,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这里澄清一件事儿。我们平时总说“熟能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一句话在这本书出来之前就有了,孙洙定了三百余首的数量,并在序里说:“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所以是谚在前而书在后。但因为这本太受欢迎了,所以现在还有很多人以为,“熟读唐诗三百首”,说的就是这本书。


再妄加揣测一点,《诗经》将有目无诗的也算上,共三百一十一首,此书定三百一十首,大约还是有些意味的。


花了这么多笔墨来说这部选集是怎么来的,还是为了回答“够不够”的问题。


怎么评判呢?得聊聊——


孩子为什么要读诗学词?


这个原因,总是各个家庭不一样的。还是以我自己为例吧。


我对孩子在古典文学修养上的想法主要有三条:


一是了解些历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总得了解,知道为什么这些文学体裁在这个时候到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在哪里,比别人高在哪里,也就是大势,了解了大势,才不至于只见了树木而不见森林。


如果单就诗这个文学体裁来说,有哪些体例、格律,体例与格律是规矩,知道了规矩,才能摸着门道。为什么中国的诗更加朗朗上口?诗歌创作,尤其是格律诗的炼字,对文风的形成有着怎样的作用?对这些问题多谢感性认识,对理解汉语的美、以及多掌握些汉语语感,有很大的好处。


最后就要说到鉴赏了,鉴赏在审美高度,就文学来说,不仅可以增强对美的感受力,还因为我们文以载道、诗为缘情的传统,而拓宽我们为人的格局、延展情感输出的方式和渠道。就算不说得这样高大上,最少读仙侠小说时候,多点唐诗在肚子里,也能辨别出好坏来吧。



历史、语感和审美,有了这些目标,对照来看——


《唐诗三百首》这一本书是不是就足够了呢?


对了解文学史而言,这三百一十首唐诗,显然是不够的。断代选集,断不能反映诗词文学发展的全貌,更遑论文学史。前不见《诗经》、古诗十九首、陶渊明,后不见李后主、苏东坡、纳兰性德。


其实就连唐诗这一段,亦有遗珠,这也是跟编者的鉴赏角度、以及三百首的数量限制有关。比如杜甫的诗选的最多了,但居然没有《石壕吏》。再比如每个孩子都背的“锄禾日当午”,也没有被收录。所以,从历史角度来看,仅仅学一本三百首,是不够的。


那么对诗的基本了解呢?这就要说回《唐诗三百首》的性质了,这一本是古时候的唐诗启蒙书。


孙洙在此书的序里说:咱们孩子一上学,就学《千家诗》。但《千家诗》太杂了,好的坏的都有,唐诗也收、宋诗也录,但又只有五绝五律七绝七律这四种,五言七言古诗乐府诗都没有。(“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


所以孙洙与妻子一道,编辑了这一本《唐诗三百首》。选诗的标准一是写得好,二是好背诵。为的是什么呢?“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给自己家学童用的,从孩子就开始学,到了老年都还能有益处。


这样看来,孙洙编这一本书,竟是跟我们开这一个“中文系妈妈”的公号是一个道理,都是觉得市面上有的不顶用,还不如自己来做。


再说回我们关注的问题,对于古典诗歌启蒙,体例、格律、甚至鉴赏等等,这部《唐诗三百首》足够了。首先,他选择的编辑方式好,按体例来编辑,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古七古等等,这些体例,在现代来说,倒不是给孩子看的,而是给家长看的,因为很多家长对这些体例也不熟悉。这样排开,从诵读的难易程度来说,基本是五绝最简单,读起来像童谣;长篇的古风,可以暂且不给孩子背,家长读一读,领着孩子理解下,知名的句子解读下,就很好了。这样的编辑方式,显然是减低了家长择诗的难度。


格律更不用说了,将这三百篇熟读下来,尤其如果可以用童子功背一些明白易解的,对格律的掌握和汉语的语感培养方面,一定会有收获。而书中所选的只是“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就是唐诗中的名作。而又只是“择其尤要者”,“尤要”大约在两方面,一是有格调,二是有情怀,都是可以培养审美和陶冶性情的。


另一方面说,这三百一十首诗,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有的又不太适合这个年纪来读,更不论读“透”了。比如元稹的《行宫》,你说孩子能理解“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吗?我看很难。别说现在的孩子,古时候的孩子要理解这一句话,也得非点功夫;若一生没有经历过一点沧桑,就算中年人也未必能有这样的云淡风轻。


这还说的是诗的意境,其实因为年代相隔太远,连风物都有了认识的距离。


俞平伯在《诗的神秘》里以古诗中的灯为例子,说小孩子完全不认得诗中说的东西,譬如灯或灯花。看到这里,我也愣了,俞平伯的小孩子是我们的父母辈,到了我这辈,更是没见过。更遑论我们的孩子。“讲而后识。夫讲而知,则所知微哉!”这话很对。如今别说灯花,就连家书,对于在电子时代长大的孩子来说,也定是很难理解怎么就会“抵万金”了的。


那么是不是说这三百余首诗,没有被认识的可能和价值了呢?


当然不是!就调平情感、陶冶性情、培养见微知著的敏感和汉语语感这些方面来看,没有什么比读诗更好的了。而有些情感,是跨越时空、超越年纪的界限存在的,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样来看,这本书不但足够小学阶段,确实如孙洙所说,白首老翁都可以受益。那么对孩子来说,一些题材或许比另一些要更有感触些。在与家人在自然中时候,可以借助故事来体会时节的交替,加强对自然的感受力,“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与家人一起活动的时候,记诵一些相关的诗篇,譬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譬如跟家长回老家,“少小离家老大回”;在去夏令营之前,诵一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中秋说嫦娥故事,说完了故事,再教“嫦娥应悔偷灵药”……如此种种,大约可以帮助孩子,突破些情感和风物的隔阂,对诗的理解深入些。


至于这些诗,到底是背呢,还是熟读就好。我的意见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还是趁着孩子小,诵记为佳。因为语感不但是能说的出来格律规则,平仄押韵,还有细碎的说不出来的声母韵母、开口闭口,而古人炼字的讲究,也需要细细品味。至于长篇,就看家长了,大多熟读即可。毕竟孩子长大不需要做诗,读熟了,一样可以有效果。


背的时候,家长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先简单讲解;然后通读三遍;接着家长念上句,孩子念下句;跟着换过来,孩子念上句,家长念下句;最后让孩子试着自己通篇下来。这样一来,孩子还容易对格律诗中的对仗形成感性概念。之后再根据记忆曲线,不同时候多背两次。孩子记忆力好,对《唐诗三百首》中琅琅上口的,多读几遍就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