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肌腺病

 梅兰竹菊al5gio 2016-09-29

子宫肌腺病,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侵入肌层,但并未超出子宫之外。以往曾经将子宫肌腺病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其他部位的内膜异位症称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折叠编辑本段发病原因

引发子宫腺肌症的原因1、孕激素。子宫腺肌症在经产妇中发生率很高,子宫腺肌症的病因与孕激素有一定的关系。

引发子宫腺肌症的原因2、生殖道阻塞因素。患有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导致生殖道堵塞,使经血不能够外流,会引起子宫腺肌症。

引发子宫腺肌症的原因3、子宫手术操作不当。在进行子宫操作手术时由于操作不到伤害到子宫肌层,会增加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几率。

引发子宫腺肌症的原因4、年龄因素。子宫腺肌病好发于40~50岁的女性,卵巢功能出现衰退生殖是发生萎缩老化,卵巢排卵较少,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时就会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折叠编辑本段并发症

1、子宫肌腺症会导致女性痛经,并且,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痛经会渐进性加重,最终使女性出现严重的腹痛。部分患者无此症状。

2、子宫肌腺症会导致女性月经紊乱,经期不规律,经量或多或少,甚至会导致女性贫血,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及工作。

3、影响生育,子宫病变会使受精卵无法着床,影响女性的生育,出现流产,甚至导致女性不孕。

4、疼痛难忍。女性患者身体会出现不适,身体疼痛,影响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

折叠编辑本段症状

1.痛经:女性在月经来潮期间,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处在充血、水肿的状态,而已有可能会发生出血的情况,会影响到女性脏器的健康,因而会引发女性月经期间强烈的痛经。

2.疼痛:如果女性的盆腔内部有子宫内膜异位的情况,一般这种情况的子宫内膜异位并在会处于子宫直肠部位,靠近女性的子宫颈部,会让女性因宫颈碰撞而感受到强烈的疼痛感。

3.性欲低下:因性生活会对女性的子宫造成强烈的碰撞,因此会引发女性强烈的疼痛,女性会在心理和生理上对性生活产生抗拒,长此以往性欲也会逐渐的下降。

4.不孕:子宫肌腺症的发生,会影响到女性的生育功能,这是比较多见的,临床上很多女性因子宫肌腺症而引发了不孕的情况,对女性来说这是非常大的困扰。

折叠编辑本段发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子宫腺肌症发病机理有下述5种学说:

(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可随经血倒流,由输卵管进入盆腔,直接种植于卵巢表面、子宫直肠陷凹和盆腔其他部位,并随女性性激素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改变,如刮宫、子宫切除、宫腔造影等操作将子宫内膜组织遗落在切口或盆腔,以及子宫先天缺陷均可造成子宫内膜异位。

(2)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盆腔腹膜、直肠阴道隔等组织均由体腔卜皮分化而来,可被某种因子,如逆流的月经碎屑激活,转化为子宫内膜。卵巢也发上皮亦属体腔上皮,具有高度的分化潜能而转变为功能性子宫内膜。

(3)淋巴及血流播散学说:子宫内膜碎屑通过淋巴道或血流播散到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如鼻腔、胸腔,手臂等。

(4)卵泡黄素化不破裂学说:因为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虽然卵泡成熟并黄素化,但卵泡不裂 ,造成雌孕激素浓度低下,使子宫内膜细胞容易种植盆腔。

(5)免疫学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异位内膜上皮可作为一种抗原引自身免疫反应而导致不孕。 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异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的功能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和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以致在病变区形成紫褐色斑点或小泡,甚至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镜检时在病变部位可见到子宫内膜上皮、内膜腺体或腺样结构、内膜间质及其出血灶。

折叠编辑本段疾病危害

专家表明,子宫腺肌症症状能够使女性出现月经异常、痛经等现象,这一类现象是比较常见的。而最为严重的危害,那就是女性不孕症。因为此疾病可以使女性的子宫肥厚而且非常容易出现盆腔粘连的现象,所以会非常不利女性的正常排卵和胚胎着床,于是正常受孕率就大大将低。

女性子宫腺肌症的危害有哪些?应该庆幸的是,年轻的女性患上重度腺肌症不算多,因此如果病情轻微的话,怀孕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但不管女性对生育是否有要求,此疾病的危害都是不容忽视的。

折叠编辑本段病理改变

(1)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窝、子宫后壁下段可有散在紫褐色出血点或颗粒状散在结节,病变发展使子宫后壁与直肠前壁粘连。严重者的异位内膜向直肠阴道隔发展凸出。引起排便性交疼痛。

(2) 腹膜早期病变,通过腹腔镜可见到无色素的早期子宫内膜异位腹膜病灶。如白色混浊腹膜灶、火焰状红色病灶、腺样息肉灶和卵巢粘连等。这些病灶发展成典型的色素灶约需6—24个月。

(3)宫颈很少累及。但输卵管是在管壁浆膜层见到紫褐色斑点或小结节,常与周围组织粘膜。(这种情况使很多患者甚至医生对此警觉性不高。) 肌层称“子宫肌腺症”,异位在卵巢称“卵巢巧克力囊肿”

折叠编辑本段诊断鉴别

子宫肌腺症或子宫肌腺瘤实际上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形式,代表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和基质组织)侵入到子宫肌肉层所形成的一种病症。子宫肌腺症的确实诊断必须由病理组织切片得到证实,有些病人术前无任何子宫肌腺症症状,而在因其它适应症接受子宫全切除术后,由其病理组织切片得知患有此症。

子宫肌腺症多发生在生育年龄之经产妇,少数发生在未接受过任何子宫手术之未产妇,此可能与其子宫肌肉层细胞的特殊化生过程有关。子宫肌腺症的患者有很大的比例会有经痛和经血量过多的症状,骨盆腔触诊(内诊)检查可发现一稍微增大、对称的子宫,且通常会有触痛反应。一般超音波无法区分局部的子宫肌腺瘤或子宫(平滑肌)肌瘤,利用彩色都卜勒超音波可侦测其血管血流分布,增加对子宫肌腺瘤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对于合并有经痛的子宫肌腺症患者大多可以给予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做症状治疗。由于子宫肌腺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形式,理论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可以应用在子宫肌腺症上,改善其经痛和经血过多的症状,不过效果仍待进一步的评估。子宫全切除术似乎是对难处理症状的子宫肌腺症较好的治疗选择。至于子宫肌腺瘤切除手术由于肌腺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明,虽可做到细胞组织减量,但复发机率高,且效果亦尚待评估。

如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会随着停经后而逐渐缓解。选择治疗的方式视病人年龄、症状、生育期望而定。

子宫腺肌症作为一种子宫性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很高,是造成女性不孕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上对子宫腺肌症的检查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子宫腺肌症的检查方法:

子宫腺肌症如何检查呢?检查子宫腺肌症的方法常用有以下几种:

一、超声检查

这项检查主要是查看患者的子宫是否有增大,肌层是否有增厚,检查后壁更明显。和一些正常子宫肌层做比较,一般的病变部位常为等回声或者稍强的一些回声,病灶与周围无明显界限。

二、子宫腔造影

以往行碘油造影,可见碘油进入子宫肌层,阳性率约为20%。后来有人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声学造影,认为可提高阳性率,这也是检查子宫腺肌症的方法。

三、内镜检查

宫腔镜可以检查患者子宫腔是否有增大的现象,有的是后可以看见异常腺体开口,也可以用电刀挖除子宫内膜和它下方的可疑组织送病理检查,但是最好还是用冷剪刀,从而可以明确诊断。也可以用腹腔镜检查见患者子宫是否均匀增大,查看外观灰白或暗紫色,表面可见一些浆液性小泡。

折叠编辑本段中医诊断与治疗

子宫肌腺病是西医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归属于中医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病的范畴。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痛经、月经失调、症瘕等都与瘀血内阻有关,而血癌的形成又与寒凝、气滞、痰湿等致病因素有关。可以这样理解:子宫肌腺病多继发于产后、人工流产、诊刮术后,由于产后或术后正气损伤,抵抗力降低,就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寒凝血瘀;就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肝气郁滞,从而形成气滞血癌;就容易出现体内津液运行失常,积聚成痰湿,阻滞血液的流行,而形成痰凝血癌。因此,从子宫肌腺病的实质来看是血瘀为患,属于实证,但病程延久,失血耗气,又导致气血虚弱,而转成虚实夹杂证。在治疗方面,既要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又要针对瘀血形成的原因及虚弱的程度,予以兼顾。例如:

气滞血瘀证

主要表现为经期小腹胀痛或痉挛性疼痛,拒按,伴有心烦易怒,胸胁及乳房胀痛,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延长,子宫增大,舌有瘀点,脉弦涩。这类证候多因产后或术后,情志抑郁,肝气滞郁所致。治疗应予疏肝理气、化瘀消症为主,可选用香棱丸加味。药如:木香、青皮、川楝子各10克,丁香6克,三棱、莪术、枳壳、郁金、水蛭、元胡各15克。腹痛剧烈者还可加乳香、没药各15克;月经量多者去水蛭,加炒蒲黄30克;兼气虚者加生黄花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

痰凝血瘀证

现为小腹疼痛拒按,月经量多而稀,有血块,并见胃脘胀满、呕恶欲吐,子宫增大。平时可有带下量多,色白质稠。舌苔白腻,脉沉滑。这种证候的形成,与平素脾肾两虚,水湿不化,聚湿成痰,以致痰瘀互结有关。治法用涤痰除湿,化瘀消症,可选取开郁二陈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药如:半夏、陈皮各10克,茯苓、白芥子、当归、紫丹参、三棱、莪术、郁金各15克,川穹20克。疼痛剧烈者加乳香、没药各15克;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者加太子参30克,炒白术20克。

寒凝血瘀证

经期小腹绞痛或冷痛,疼痛剧烈拒按,但热敷后可减轻,是这种证型的特点。月经量多但颜色紫黯,有块,同时伴有四肢凉和怕冷,舌质黯,脉沉紧。这种证候主要是因为产后或人流术后,感受寒邪所致。在治疗方面,既要温散寒邪,又要活血消癖。可选用少府逐瘀汤加减,药如炮姜、小茵香、川穹、桂枝各10克,元胡、灵脂、没药、当归、三棱、莪术、丹参、茯苓各15克。月经过多者去川穹、当归,加炒蒲黄30克,血余炭15克;兼有脾虚气弱者,可加生黄芪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以上三种证型中,腹痛剧烈者都加用了乳香一味。由于这味药气味难闻,个别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荨麻疹等过敏性症状,故在应用时需要单包,并嘱患者机动取舍,若有过敏,可不用。在给予口服汤药的同时,也可以配合针刺或外敷中药的方法,以增强疗效。针刺穴位可选取: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经前1周开始,每日1次,治痛经。外敷中药:可用肉桂、川穹、吴萸、元胡、乌药、没药各等份,研细末,凡土林调膏,敷贴关元穴,纱布固定。经前5-7天开始应用。

折叠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可有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之故。双合诊往往发现子宫一致性长大,有触痛,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

二、不孕:可以导致不孕,异位内膜组织可造成盆腔广泛粘连,导致输卵管不通造成不孕。

三、屡次痛经:子宫肌层组织结构紧密,异位内膜组织在肌层内广泛出血,造成子宫张力增高,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造成痛经,且逐月加重。在每次月经前及月经期都会有痛经现象,痛苦很大,夜不能寐,影响休息和工作,痛经时需吃强效止痛药方能缓解,随病变的加重,止痛药缓解的时间也在缩短,药量也不断加大。病变严重者不在月经期间也会有疼痛。给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