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21日讯 据俄罗斯媒体4月19日报道,IEEE信息取证和安全杂志近期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中说到,英国神经生理学家发现,可以通过一个人在观察不同图画、视频以及产生其他刺激反应时形成的脑电波,准确鉴定出这个人的身份。 “如果召集几个人并让他们观察一百幅图片,那么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对于每一张图片都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使我们非常确定,一个人在观察图片的时候,他是按照大脑活动的图像观察的。”——英国宾厄姆顿大学教授萨拉·拉兹洛说道。 拉兹洛与她的同事共同研发新技术已有几年,新技术可帮助机场以及封闭、秘密的军事机构的安全人员准确无误地鉴定出试图在那里隐藏的人的身份。 专家们说道,现如今存在一些技术,可帮助罪犯伪造指纹和眼部轮廓以及眼睛的颜色,这使得现有识别身份的方法变得不太可靠。德国国防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之前的经历告诉我们,指纹甚至可以通过手的高品质照片复制。 此外,原则上一个人是不能改变自己眼睛的颜色以及手指纹路的,这使得这些目标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资料信息被窃取后无法重新保护自己。如果这个人的资料无法替换,那么将会出现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发现可通过一个人大脑对文字、图画、照片产生的不同刺激确定该人的身份后,科学家们在去年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潜在方法。据科学家们介绍,脑电波不可能被伪造,即使罪犯成功记录下了受害者的脑电波,并且在验证身份时模仿受害者的脑电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脑电波也将迅速发生改变,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一开始鉴定身份的这一方法准确度很高,但绝对不是完全精确——为97%。科学家们表示,这一精准度对于重要目标的身份鉴定是不够的。因此,拉兹洛团队在接下来的半年里致力于完善这一技术。 科学家们没有通过观察脑波记录器上记录的固定信号记录脑电波,而是通过记录当一个人观看图片或者受到其他视觉上的刺激时大脑活动达到的峰值,科学家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除此之外,神经学家们还挑选出一组图片,这组图片可引发不同人的不同联想,从而使他们的身份鉴定变得更加容易。 通过利用这一技术对50名志愿者的身份鉴定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确实使得利用脑电波确定身份的这一技术达到了零误差。电脑可以通过志愿者们在观察图画期间大脑活动的变化来确定他们的身份。科学家们表示,这足以说明利用脑电波鉴定身份这一技术的精准度达到100%。 “当然,这一系统未必会在机场或者其他危险性比较小的地区使用。我们认为,它对于高安全级别的机构是十分适合的,例如五角大楼、美国空军实验室,这些地方有权禁止很多人通行,并且不会经常进行身份认证,例如在打电话和使用Web服务的时候。”——拉兹洛的大学同事张鹏金表示。(玄松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