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食录二编》浅译之《影娘》

 立仁重返 2016-09-29

《耳食录二编》浅译

立仁

耳食录二编卷一

影娘

青莲山,陡峭秀削状如莲花,清泉从其北面流出,形成一个小池,云气蒸腾而池水清澈。昔时有个读书人,春日登山,走累了在水边歇息时,捡到一支玉钗,一边摆弄一边胡思乱想。忽然从水中的倒影里见到一个美丽女子就在自己的肩后,如同与自己相倚偎。吃惊地回头看去,则什么人也没有。一会儿微风吹皱了水面,等到晃动很长时间的水平静下来之后,女子的影子就消失了,怀着惊奇惋惜的心情下山回家。

到家后找了一面镜子试试,女子则在镜中,美丽的面颊上秋波流动,读书人很喜欢她。取出玉钗问她说:这是你送我的吗?女子摇头微笑,犹豫不决地向后退去,甚至能听见身上的环佩啷啷作响。书生大为不解,用戏谑的言辞挑逗,女子面颊发红,隐隐从镜中退出。书生急忙翻过镜子到背后找寻却什么都没有,垂首丧气怅然若失。忽闻空中传来吃吃笑声,并有非常轻微的语声说:错了!其声如风吹箫管,微婉清妙,没人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发出的。

书生彷徨四顾,神情散乱。又听见空中的语声说:如果不相戏谑的话,可在镜中相见,每天一回。只需要点上沉香,供上玉钗,我就来了。按她所说去做,果然出现,就能相对絮絮谈论一些其它事情。只见镜中人朱唇微动,则声音也出自镜中,言辞极妙。起初一、两个时辰便去,久后,言语渐渐亲昵,女子的答话也多起来,滞留镜中不忍心离去。

家人对这种情况感到很不正常,怀疑镜子是妖物,夺下来摔在地上,镜子粉碎,书生失声痛惜,说:伤了我的丽人!赶忙另找镜子来看,才高兴地说:幸好还没事!家人的怀疑更甚,将所有的镜子都藏了起来,不让他有看镜子的机会。书生十分忧闷,懊丧的样子像是丢了魂。

书生偶然在书案上得到一枝芍药,不知从何而来的,听到耳畔有细语声说:你能清楚知道这花的名字不?请往西去园中的水池边上,我将与君告别了!书生心中凄然,来到了水池边,见女子在水中,挥洒涕泪唱道:

“涓涓流泉,潋滟清池。灼彼镜光,影合形违。斯影斯幻,复能几时?春风告行,赠子将离。子不我思,思我其谁?子即我思,我胡能为。悠悠天地,两心知之。水流西东,永以为期!”

于是消失不见。

书生从此病倒,不思饮食,请巫、医治疗,都无效果。有位道士忽然叩门求见,说是知道书生的疾病根由。家人让道士进来,道士问书生:玉钗在哪里?书生惊奇地说:你怎知道这件事?道士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粒红色丹丸,让他吞下,病马上就好了。

道士对他说:你前生为读书秀才时,从邻家过,正好邻家女儿影娘将玉钗掉在帘下。你看到没人注意,直接捡起来不还给人家,从此心里对影娘暗自思慕。影娘死后,念念不忘钗子还留在人间,业缘未了,千方百计找到后,转赠现在的你。而受阴阳界别的限制,不能相合,又怕为你带来灾祸,所以离开了你。她跑去求我,我同情她真挚的深情,所以这就来你这里了。于是拿出个一小瓶给了书生,说:你必须于某日去青莲山,见梅花树上有千百翠鸟飞翔,就捧着瓶子面向西方,站着招呼来来来三次。就会有所际遇。说完辞别而去。

按道士说的时间和情景,书生喊“来”,就见一缕紫烟进入瓶中,并听见瓶中有人说:来了!于是收起瓶子回到家中,放在室内。顷刻之间,瓶子膨胀至几人合抱那么大,瓶壁上被打开一扇门,有个丽人从门里走了出来,正是以前水面和镜中见到的人。道士旋即也来到,抚摸着瓶子说:差点弄坏了我的器物。瓶子立即回复成原来那么小,道士收进袖中,转眼不见踪迹。女子对书生说:道士就是唐朝开元年间的那个申元之。

 

【原文】

青莲山,秀削如花,清泉出其阴,淳而为沼,滃然澄沏。昔有士人,春日陟山,倦憩水上,拾得一玉钗,把弄冥想。忽水中见丽女子影出其肩后,若相偎倚。惊而反顾,无有也。俄而微风皱波,滉漾久之,影遂失,叹诧而归。

试一览镜,则女在镜中,倩辅流睐,士人悦之。出钗问之,曰:此卿所贻耶?女摇首微笑,徘徊却去,环佩珊珊作声。士人大惑,入以游语,女面颊发赪,敛然遂隐。士人急索视镜背,垂首怅惘。闻空中吃吃笑,微语曰:左矣!其声如箫管从风,微婉清妙,莫知其所自发也。

试一览镜,则女在镜中,倩辅流睐,士人悦之。出钗问之,曰;「此卿所贻耶?」女摇首微笑,徘徊却去,环佩珊珊作声。士人大惑,入以游语,女面颊发赪,敛然遂隐。士人急索视镜背,垂首怅惘。闻空中吃吃笑,微语曰:「左矣!」其声如箫管从风,微婉清妙,莫知其所自发也。

士人彷徨四顾,神志散乱。又闻空中语曰:苟无相谑,当见镜中,日一度。第焚沈水香,供钗其上,妾即至矣。如教,果至,即相对琐琐语他事。朱唇微动,则声出镜中,词旨殊妙。其初一两时许便去。久之,语渐狎,女亦稍稍见答,迁延镜中不忍去。

家人异其状,疑镜为妖,夺镜摔之地,镜裂,士人惊惋失声,曰:伤我丽人!亟取他镜注视,乃色喜曰:幸无恙!家人愈异甚,尽藏其镜,不使复得窥。士人忧闷,嗒焉如丧魂魄。

偶于案上得芍药一枝,不知所从来,闻耳畔语曰:君颇识此花名否?请西如圃中池上,与君别矣!士人凄然,趋诣之,见女在水中,挥涕而歌曰:

涓涓流泉,潋滟清池。灼彼镜光,影合形违。斯影斯幻,复能几时?春风告行,赠子将离。子不我思,思我其谁?子即我思,我胡能为。悠悠天地,两心知之。水流西东,永以为期!

遂不复见。

士人由是卧疾,废饮食,治以巫医,弗效也。有道士款关求见,自言知隐疾。家人见之,道士问士人:玉钗安在?士人瞿然曰:公焉知此?道士微笑,袖中取绛丹一粒,令吞之,病良已。

道士谓曰:君前身为诸生,过邻家,值其女影娘坠钗帘下。瞰其无人,径拾之不还,由是相慕悦。女死,念钗坠人间,业缘未了,求得之,转以贻君。而格于形迹,弗能合,又惧为君害,故去之。行而丐我,我怜其情挚,故来。因出一小瓶授之,曰:当以某日如青莲山,见梅花树上有翠鸟千百飞翔,乃捧瓶西向,立呼来来来者三。当有所遇。遂辞去。

至期,士人如言往呼,乃见紫烟一缕入瓶中。闻瓶中语曰:来矣!即怀瓶趋归,置室中。顷刻,瓶大数抱,中辟一户,有丽人姗姗而出,即昔之水中镜中人也。道士旋来抚瓶曰:几坏我器。瓶即小如初,纳袖中,倏然已杳。女谓士人曰:道士盖申元之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