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魏;曹丕以魏代汉称帝,魏是三国中势力最强的,遵偱曹操“东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巩固北方’’的方针,採取“养民屯田”,稳固了曹魏政权。后继者虽无曹操之雄才大畧,但尙能循规守政,社会相对稳定,民兴亊达,一度曾出現从寿春(安徽寿县)至洛陽几仟里沿途,可見农官田兵,鸡犬和声,苗果丰累,绿绿郁郁,一片新兴之光。嘉平元年(公元265)正月,司马懿策划了“髙平崚”亊变,一举夺了曹魏政权。咸熙二年(公元265)八月,由司马炎仿曹丕故亊代魏称帝,改國号为晋,都洛陽,史称西晋。 魏自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至末代帝曹奐於265年亡,经五世、易五帝、历时四十六年。其帝世系; 武帝曹操----世祖文帝曹丕-----列祖明帝曹髦-----废帝曹芳(239/254 (220/226) 東海王曹震-------废帝髙贵乡公曹髦 燕王曹宁---------元帝陳畄王曹奐(260/264) 蜀汉;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是三国中最小的。刘备原是东汉景帝刘启儿子中山靖王之后,故称刘皇叔。東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在鎮圧黄巾军起义中仕政,尓后有河東介县的关羽、同郡的张飞,前来投奔于他,称“桃园三结义”。但刘备的仕政生漄並非一帆风顺,初投奔于公孙瓒,又被廹投靠曹操,转而又投奔於袁昭。巅沛流离,寄人篱下,无固定地盘,最后寄寓于荆州刘表,占据了益州,才站住了腳跟。刘备以“三顾茅庐”请得了诸葛亮,收罗了赵云、黄忠等一些名將,联合東吴抗曹,经“赤壁之战”嬴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刘备称帝不久,東吳孙权背盟,关羽大意“失荆州”,蜀主为报杀义弟之仇,决心进攻東吴。公元223年六月,被东吴军“火烧连営八百里”,刘备连夜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境),畄下了史说中“白孤城托孤”一幕。蜀后主刘禅(小名阿斗)因年小,由丞相诸葛亮主持蜀汉軍政。诸葛亮为蜀汉前景大局着想,决心弃前嫌,主动与孙权通好。在国内修明政德,严肃法令,平定叛乱,劝民农桑,稳定了政局。公元234年,诸葛亮因劳累成疾,死于渭滨军中。后主刘禅本有贪图享乐的赖性,由于沒有诸葛亮的严格管教,這位庸才皇帝的劣质逐渐明显,在摄政期间重用宦官,弄得内政不可收拾,军力更加衰弱。景跃六年(263),魏军分三路伐蜀,兵临成都城下, 這亇扶不起的怕死阿斗,不听臣谏,率太子百官,缚住双手,抬着棺材向魏军投降。至此,蜀汉自219年刘备始,经二世、易二帝,历时四十五年亡。其帝世系为; 蜀主刘备(219/223)--------蜀后主刘禅(223/263) 东吴:吴郡富春(浙江富陽)人孫权,是吳国大帝。他继父兄孙坚、孫策开创的基业,占居了江東這块既无战乱,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招揽了鲁肃、吕蒙、吕范、周喻等奇才谋士,堪称贤臣如林,猛將如云,以联蜀抗魏,覌天下之变。公元222年孫权称吴王,229年正式称帝。東吴地处江南,以江、河、湖、泊著称,水师雄厚,曾号“带甲百万,战舰万艘”,曾遠洋扶南(柬埔塞)、林邑(越南南方)及北方辽東,还派舰队到过夷州(今台湾)。東吳神风元年(252)夏,孫权驾崩,后继者统治集团内部产生争权夺势、骄君暴淫、滥施刑罚、戳杀无辜、上下离心;边國不断侵扰,交趾(今越南北方)人反抗作乱,沿海一带又遭海盗袭击,内外交困,國势衰弱,加之失去了蜀汉同盟,已成孤军。而荒淫暴君孫皓却认为有长江天险可持,盲目髙忱无忧。公元279年,晋以六路大军直趋東吳京都建业(今南京市),吳出兵阻拦晋軍渡江失敗,顿时军心惊骇,昏君才知大局不可收拾。第二年三月十五日,建业被晋军攻破,吴帝孫皓只得面缚舆梓向晋投降。至此魏、蜀、吴三国归晋,中国历史进入二晋南北朝时期。吴国从221年孫权称王至末帝孫皓280年告终。经三世、易四帝、历时六十年。其帝世系; 大帝孫权-----------南陽王孙和---------末帝乌程侯归义侯孙皓(264/280) (221/251) 废帝会稽王孫亮(252/258) 景帝孫休 (258/264) 三国时期,吕氏又开始崭露头角,其中主要有人称“飞將”吕布、名將吕蒙、吕范、吕岱等。此谨按汉尙书令、霸十二世孫名虔,仕魏,封万年亭侯,为東平祖。虔之子名骜(鹄),居河東,骜传四世孙名雄、孝武帝时进士,生三子;崇嗣、崇礼、崇碎。崇嗣生延之,延之生渭,渭为三院分派之祖。崇礼生子名才、为唐太常博士,才传四世孫名元赝、至和进士、御史中丞。崇碎传四世孫名湮、肃宗朝拜相、立福建派祖。余族按不韦公九世孫猗传十二世孫名婆楼、前秦太尉,居略陽。婆楼生子名光、建后凉國,为凉王,传位嫡子昭,昭被庶兄纂所篡,纂又被堂弟隆替代,最后隆被后秦姚兴所灭。隆之子备,从略陽潜逃笵县,后又徒河東藏身。备公传三世孙名璋、梁大司马,璋公传七世孙名昌,迁居金陵(江苏南京)为始祖。以上各支派均成为各地望族。 【吕氏第四十二世】 泽 ;嶷公子,三國曹魏南陽太守,娶丹陽纪氏女,卒葬莱州掖城,生子讳遠。 庄 ; 鐘英公子,居蜀,生子讳松。 【吕氏第四十三世】 逺 ;泽公子,魏光禄大夫、汝南太守,娶晋大將军光禄卿王氏女,续娶彭城刘氏女,生子名讳得。 松 ;庄公子,居蜀,生二子讳祯、祥。 【吕氏第四十四世】 得 :遠公子,魏安德郡太守,娶安定太守王氏女,逐居於安徳郡家, 生子讳肇。 祯 :松公子,蜀汉谏议大夫。 祥 :松公子,居蜀,生子讳硕德。 【吕氏第四十五世】 肇 :得公子,仕晋,为右將军,青州别驾,娶吏部尙书侍郎刘暢女,生子讳虔。 硕德:祥公子,居略陽(甘肃天水庄浪西),仕军于凉州(今甘肃武威)。生三子长讳祖楼、次讳婆楼、幼讳三楼。 【吕氏第四十六世】 虔 :肇公子,字子格,据《今古图书集成》称;魏任城(今山东微山西)人,永兴庚戌荐仕。公元192年曹操割据充州,闻吕虔有胆策,被招为从事,任襄贲校尉,兵守湖陆。襄贲校尉杜松的部民炅母等人与昌豨勾结叛乱,曹操以吕虔代替杜松。吕虔到任后以慰劳之名,计诱炅母等几十人酒食,却暗中派壮士埋伏在两侧。吕虔观察炅母等人都喝醉了,便命令两侧的伏兵把他们全杀死,平定叛贼,命他为泰山太守,吕虔带着家兵到达郡中上任。因泰山郡靠近高山大海,世道混乱,百姓大多躲藏起来或四处流窜,加之袁绍之中郎将郭祖、公孙犊等几十人,占山为寇,百姓深受其害。后孙恩叛乱,欲杀魏太祖,太祖又命虔征伐之。吕虔又带领家兵,广开降路,承诺宽恕,郭祖等人都出来投降,躲藏在山里的百姓都出来安居乐业。虔公又选百姓中强壮的男子来补充兵源,从此泰山郡有了精兵,名冠诸郡之首,多次平定黄巾军等反乱势力。孙恩叛乱,欲杀魏太祖,太祖又命虔征伐之。虔採取剿抚兼施,设巧计將祸魁杀之,立有功勋,同时抚其残群,甚有威望,使原來混乱的泰山郡成了曹操领地境内的強郡。后来,吕虔又去讨伐利城的叛贼,杀敌立功,曹操下令嘉奖,並举吕虔茂才,加封为骑都尉,依然掌管本郡,封益寿亭侯,加封威虏將军。虔公在郡广谋贤人,以“卧冰求鱼”闻名后世的孝子琅琊人王祥,请为别驾,军民诸亊概委任贤人。虔公在郡任职十多年,政绩威信甚高。魏文帝即位,加封裨將军、益寿亭侯。甘露年(265)升迁(晋)徐州刺史,改封万年亭侯,增加食邑200户,合计600户,世代袭爵。为吕氏東平宗也!魏明帝时去逝。娶雷氏,生子讳翻、次口(鹄)。 婆楼:硕德公子,字广平,世居秦地略陽。初由王猛荐于秦王,为散骑常侍,后进侍中。符坚视为心腹,官至司隶太尉,符生即位,陞为大將军。生三子讳光、宝、延。 三楼:硕德公子,略陽氐人,官威武大將军。 【吕氏第四十七世】 翻 :虔公子,魏文帝时进仕,袭封万年亭侯,生子讳柱。 口(鹄):虔公子,徐州刺史。魏文帝时因徐州(今山東郯城西南)就成了绥冲之地,鹄不能前去赴任,故去河東屯田。在河東蒲城(今山西永济县)经过了若干年的经営,庄院拓展,田园丰宽,显的十分辉惶,成了有名的士大夫人家,称河東吕氏,骜(鹄)为河東始祖,诰封礼部侍郎,墓葬贵游山。娶東平太守周氏女,生二子名僧诊(慈明)、行钧。 光 :婆楼公子,据《晋书》,字世明,居略陽。公元337年,光出生于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因出生时天上有神光之异,故取名光。吕光自小常与同邑诸童游耍,十岁就善于摆战陣,很有特色,童伙常推他为王。長大后身髙体魁,金目瞳子,肉印突出,喜怒不形於色,被称为“非常人”。前秦统一中原后,吕光仕武坚征战于銅壁,威名大震,被授于大將軍,征途凉州。后因符坚被姚兴灭,吕光自称凉州牧。東晋孝武太元十四年(390)二月称后凉国,都姑藏(今甘肃武威),自立三河王,号麟嘉,改元为太安,立太庙,尊髙祖为敬公,曾祖为恭公,祖为宣公,父为景昭王,追尊吕尙为永不迁之祖。尊母为昭烈妃,封妻石氏为王妃,立嫡子昭为太子,举国群臣宴於新堂。太元二十一年(396)六月,光立天王位,改年号为龙飞,授昭为太子,其他诸子等二十一人均封公侯。后凉承康元年(399),天王光病疾。病重时將三子召入宫,当面立太子昭为天王。告诫说:现在國家处于多难时期,南有禿发乌孤,西有乞伏乾归,北有段业,三寇窥嵛,迭词國潦。嘱咐庶子纂和弘说“吾疾病唯增,恐將不济,吾死后以纂统六军,弘管理朝政,辅佐弟昭。昭虽不是一块拨乱救世之材,但因为他是嫡长子,故让他即天王。汝恭已为委重您们兄弟,庻可以济,若内猜疑,衅起肃墙,则似晋、赵之变,日久至矣!”並告诉纂和弘“正嫡有常,畏居无道。今外有强寇,人心未宁,汝兄弟缉穆,则胎厥万世。若内自相图,则福不旋鐘。”不久光病逝,寿六十又三,在位十年。谥懿武皇帝、庙号太祖、墓号髙陵。生三子;嫡子名昭、庶子名纂、弘。 宝 :婆楼公子,凉王光胞弟,后涼国大將军。在进师济河中被乾归所败,殉死于战场。生三子名隆、超、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