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輸穴

 zeek88 2016-09-29

五輸穴


五輸穴是十二經脈各經分布於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五類腧穴的統稱。

五輸穴簡稱「五腧」。《靈樞九針十二原》指出:「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是對五腧穴經氣流注特點的概括。臟腑原氣輸注、經過和留止於十二經脈四肢部的腧穴,稱為原穴,又稱「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氣之意,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為十二經脈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於腕踝關節附近。陰經之原穴與五腧穴中的輸穴同穴同名,同部位,實為一穴,即所謂「陰經以輸出為原」,「陰經之輸並於原」。

五輸穴配以五行,陽經以金水木火土為序,陰經則以木火土金水為序。故有「五行輸」之稱。

《難經》詳論五輸穴,井穴專主心下滿,滎穴瀉火主身熱,俞治體重與節痛,經主喘咳並寒熱,合當逆氣而下泄。

五輸穴

井穴 滎穴 輸穴 經穴 合穴
手太陰肺經 少商 魚際 太淵 經渠 尺澤
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 二間 三間 陽溪 曲池
足陽明胃經 厲兌 內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太陰脾經 隱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陰陵泉
手少陰心經 少沖 少府 神門 靈道 少海
手太陽小腸經 少澤 前谷 後溪 陽谷 小海
足太陽膀胱經 至陰 足通谷 束骨 崑崙 委中
足少陰腎經 湧泉 然谷 太溪 復溜 陰谷
手厥陰心包經 中沖 勞宮 大陵 間使 曲澤
手少陽三焦經 關沖 液門 中渚 支溝 天井
足少陽膽經 足竅陰 俠溪 足臨泣 陽輔 陽陵泉
足厥陰肝經 大敦 行間 太沖 中封 曲泉

人體穴位專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