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易云霸气登场 丁磊:让程序员过上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幸福生活

 昵称36913164 2016-09-29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各朝代均不乏知名历史人物被载入史册。而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就是其中之一。众所周知,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大败项羽,成立汉朝,成为开国皇帝。而刘邦登基时,已经50多岁,可以说是大器晚成。

如果用刘邦的事迹来比喻目前互联网行业,那么网易跟刘邦非常相似。作为一家成立了近20年的互联网巨头,在金九银十之际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发布会。

网易作为互联网行业的知名企业,将自己定位于一家'有态度的媒体'。这种态度即以全新的风格、迎合当前用户阅读口味和审美要求来传递信息。或许也正是这样一种态度才衍生了网易集团旗下云服务品牌'网易云'。在本月20号,上海'全球云计算大会'同期,网易在首次产品发布会上,首度推出'网易云',并正式发布了网易盾、网易蜂巢、网易视频云及网易有数等等一系列云服务产品。此次发布会的召开,也预示着网易云正式加入了云计算的红海之中。

在发布会现场,网易CEO丁磊在宣传片中表示要“解决全国千千万万的程序员”,宣布要先行投入数十亿人民币,以保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云计算领域持续发力。说实话,当看到这个宣传片时,笔者着实有些震惊。丁老板作为互联网产业的第一批创业者,其网易又位列四大门户之一。拥有19年互联网技术与资源积累,但之前毕竟一直被认为战略风格偏保守,这次在云计算领域,则明显画风突变,几组数字足以衬托出 “这次我们是认真的”的气势。那么网易的云,会掀起行业浪潮吗?

迟到的入局者如何开拓云计算之路?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基础服务,云计算已经成为行业内增长最快速的一支力量,并被寄予'新一轮技术革命引领者'的厚望。

阿里、腾讯作为互联网行业巨头,早已布局云计算领域,而网易直至今日才首度发布云战略,这动作不禁让人质疑,作为迟到的入局者,网易的云计算之路会如何拓展?

在开场的宣传片中,丁老板的言语似乎对此并不认同。'网易云在正式而世之前,就已经支撑了网易内部众多过亿用户的互联网产品。'在宣传片中,丁磊对网易云的未来很有信心。

其实,网易对云计算相关技术的研究于2006年前后,也就是网易杭州研究院的成立时间,因此,网易云脱胎于网易杭州研究院。在2012年各大互联网企业开始布局云计算的时候,网易已经在内部推出了网易云音乐、网易考拉海购、网易云课程等相关云产品,而服务了数亿用户的网易邮箱、网易新闻等也将整体迁入云。

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表示:'云计算行业至少可持续50年,在当前市场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说自己最专业的。倒退几年,云计算发展基础尚未成熟,网易云做了这么多年才正式发布云产品,基于多年的互联网技术积累,希望能够真正帮助用户去解决实际问题。'

事实上,早在2015年,网易云就开始进入公有云市场。基于网易十九年对互联网产品研发体系及运营模式的丰富经验和深入探索,网易云信(即时通讯云)、网易七鱼(全智能云客服)、网易蜂巢(新一代云计算平台)、网易易盾(智能反垃圾)、网易视频云、网易云捕(质量跟踪平台)、网易易测(移动测试平台)等云服务产品均已上线。

可以看出,网易早已开始涉足云计算领域,初衷也是为了解决产品研发、运营、企业管理等用户的实际问题。让程序员过上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公布了网易云的产品定位。

定位场景化服务+秋实计划 走差异化道路

在此次的网易云发布会上,网易将云战略定位于'场景化云服务',致力于通过技术方案+知识体系输出,解决'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研发、运营的实际需求。看来,网易是一家务实的企业。

除了务实的服务外,还有务实的计划。在发布会上,除了上线网易蜂巢、易盾、视频云三款云服务产品外,网易联合了天翼极速、微链、众创联盟、iTech Club、小村资本、桔子空间、又拍云等共同启动了秋实计划,致力于从两个层面帮助企业实现'互联网+'。

纵观网易的七大云服务产品,与业界其它厂商相比,网易有意走差异化的道路,有可能会成为云计算行业的一大黑马。一方面是网易推出的云服务是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是目前IaaS领域的竞争处于白热化阶段,究其原因无非是技术或产品同质化严重,而网易定位于场景化服务,或许能弯道超车。

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认为,目前业内有很多云计算厂商,而网易云是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去传达互联网业务。虽然云计算已经成为未来趋势,但在中国的渗透率还是很低的,网易希望专注于互联网客户群体,这些客户基于网易坚实的互联网背景,我们希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针对他们提供更符合需求的解决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