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网www.ae2.cn

 wwwae2cn 2016-09-29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作者: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解】:
1、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句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2、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韵译】:
太平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
喜欢孤云悠闲,也喜欢和尚清静。
我想手擎旌麾,远去江海的吴兴;
再登上乐游原,遥望太宗的昭陵。

【评析】:

诗表达了作者想出守外郡为国出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以登乐游原起
兴,以望昭陵戛止。热爱祖国,追怀盛世之情自在,为国捐躯,抱负未能施展之意自
见。简炼深刻,沉郁含蓄。

【提示】本文档来源自国学经典网(http://www.),专注于提供各种国学唐诗资料,所有资料均可免费下载,欢迎访问。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解】:
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韵译】: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评析】:
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
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
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