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苏打战胜癌细胞 癌症将被治愈?

 孟溪ProbeT连山 2016-09-29
长沙晚报记者 胡兆红

  近日,浙江医生晁明和胡汛等人在今年8月的eLife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命名的“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100%有效,媒体以“用十几块钱的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为题予以报道,引发轰动。这种“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有没有推广的价值?未来抗御癌症有哪些思路?本报就此对湖南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旺旺医院荣誉院长李永国教授进行了采访。

  新疗法有推广价值吗?需有更多验证

  饿死癌细胞的说法并非最近才提出,美国哈佛大学的朱达·福克曼博士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现,癌细胞要想长成对生命有威胁的“块头”,必须依赖血液提供营养。为此癌细胞与附近的毛细血管相接,从此获取血液而“疯长”。如果想办法“勒死”癌细胞周围的血管,癌细胞就会因得不到营养而被活活“饿死”。

  李永国教授介绍,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肝癌的常见手段,主要干两件事情,一是通过血管,直接把高浓度化疗药打入肿瘤中,杀死癌细胞;二是用栓塞术堵上供应癌细胞的主要血管,让它缺氧缺粮,饿死癌细胞。TACE虽然切断了肿瘤的食物供应通道,但是临床发现很多癌细胞还是没有饿死,原因何在?这是因为肿瘤中有大量的乳酸,不断积累的乳酸可能会刺激癌细胞产生新的血管。

  浙江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的晁明和胡汛等人所做的工作,是通过碳酸氢钠(小苏打)配合TACE,通过把碳酸氢钠注入肿瘤,去除其中的乳酸中的氢离子,从而破坏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让它无法产生新的血管,最终使肿瘤细胞饿死。因此,不能简单的说是“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应该说是“小苏打配合TACE治疗肝肿瘤”,小苏打所起的作用,只是阻止癌细胞在饥饿过程中“狗急跳墙”,去生成新的血管重新获取养分。

  在李永国教授看来,这是中国医生开展的靠谱临床研究,值得大家鼓励和关注。这个新疗法或许是一种新的方向,但目前有效治疗的临床患者仅40例,还需要更多、样本量更大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切忌过度治疗,把癌细胞赶尽杀绝后果严重

  “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被疯传,反映出公众对治愈癌症的强烈期望。在很多人的意识中,癌症等同于绝症,谈癌色变,一旦听说有治愈癌症的新方法,不免都异常兴奋。

  在李永国教授看来,许多人认为“癌症要彻底治愈”,反映出我们对癌症的认知存在误区。很多人把癌症当做敌人来看待,患者一听癌症马上就崩溃了,如何把癌症清除也成为治疗的出发点,这种对抗思维模式,即治疗方案过于强调对肿瘤的彻底杀伤或根治,导致的最大问题是治疗过度,结果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例如,传统化疗药物能够杀死快速生长的细胞,对癌细胞当然很有用,但是很可惜,我们身体中有很多正常细胞也是在快速生长的,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胞,比如负责造血和维持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也会被杀死,因此化疗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非常弱,极容易感染。

  人类与肿瘤之间的战役是一个稳中取胜、对抗求和的过程。并不是只有全部歼灭肿瘤细胞才能算是胜利,如果一味猛攻,只会自吞过度治疗的恶果。“肿瘤的产生只是你的身体发生了变化。”肿瘤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需要理性地看待。若能够在与瘤共存的基础上对其采取长期瓦解、持久消耗的战术,那么就可以在制约肿瘤进展的同时实现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周期的“双重目的”。

  把癌症当成慢性病看待,保存自身免疫力很重要

  事实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都很难治愈,癌症为什么一定要治愈呢?在李永国教授看来,消灭癌症并不现实,治愈所有癌症也不现实。我们真正的目标,是把癌症变为慢性病,用副作用小的药物,把它控制住,同时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生命的强大机能。只要身体免疫机制达到平衡,照样能维持正常生活,实现长期生存。

  身体健康的标准,应该是指身体内部达到一个平衡和谐的状态,而并非单纯“带瘤”或“无瘤”的表象。人体内有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两种基因存在,前者可称之为“邪气”,后者可称之为“正气”,当“邪气”发展迅速,在体内占有优势了,那么这个人罹患癌症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再加上外界环境的促成,他便很容易患癌。

  值得提醒的是,所有的癌症都是我们的正常细胞异变发展而来。每个人一生中或迟或早都会有癌细胞产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癌细胞都会发展成癌症的。从正常细胞到癌细胞到癌症,据说最快5年,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所以,单个癌细胞还不足以为害。只有在这些癌细胞的生长、繁殖不受限制,不断增多,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时期,形成相当的势力,才会出现症状,构成对机体健康的生命的威胁。

  同时,癌细胞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无限增殖,还在于它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就像犯罪分子取得了豁免权一样,可以逃脱警察的抓捕,攻击性免疫细胞在这个环境中被各种机制抑制了免疫反应而无所作为。

  从人类抗癌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动员自身的免疫力量来抗击癌细胞,是最有前途的方式之一。而维持良好的免疫状态,除了运动、营养、药物等要素之外,患者乐观平和的心态极为重要!有人说:过世的癌症病人中三分之一是嚇死的,三分之一是(过度)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病死的。虽不一定精确,却基本上正确。如能找到诸如小苏打治癌的安全有效廉价的措施,维持良好的免疫及心理状态,与癌细胞和平共处或带瘤高质量生存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且也是可以实现的。

  专家名片

  李永国

  外科学教授,普腹外科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普通外科学、生命伦理学、医院管理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外科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医学会、医师协会副会长,湖南省外科学会名誉主委,湖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湘雅二医院副院长、湖南旺旺医院院长,现任湖南旺旺医院荣誉院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