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发现超新星紫外光谱存在多样性

 红豆居士 2016-09-29

科学家发现超新星紫外光谱存在多样性

天文学家们对Ia型超新星是如何运作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依然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其伴星的本质。

据国外媒体报道,大质量恒星爆炸时产生的超新星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因为它们向宇宙中释放了原先存在于恒星中的大量化学物质,包括了形成行星和生命的重要元素。Ia型超新星还有另一项好处:这些天体被认为是标准的烛光,它们是由于伴恒星物质溅落到原恒星上引发其爆炸而形成的。因此,天文学家们利用Ia型超新星来估计由于距离太遥远且超新星较昏暗的星系的距离。

天文学家们对Ia型超新星是如何运作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依然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其伴星的本质。一个观察Ia型超新星爆炸和其原恒星的方式是通过它们的紫外(UV)光谱。通过紫外光谱,科学家们可以直接观测到超新星最外层的成分,最外层在爆炸后便无法在光波段体现出来。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Jerod Parrent及其同事已经完成了第一份完整的高质量Ia型超新星短紫外波段光谱样本。

他们发现,在紫外光谱中,光谱多样性比光波段更多样,而且这些多样性似乎与光变曲线的形状有关(光变曲线:超新星亮度随着时间而产生变化的具体情况),尽管目前看起来不存在明显的物理联系。天文学家们根据光变曲线的匹配结果制造了一个粗略模型,以此来与未来发生的事件相比较。他们希望能通过该模型和实际观察到特性的不同之处来体现出在能量学、形态学和化学方面的不同。(罗辑/编译)

来源: 腾讯太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