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次模考批改总结

 坏小孩细雨123 2016-09-29

近日暑期班的第一次模考和批改工作已经顺利的结束,针对批改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参加考试的学员和其他考生做个交流。

(一)根据“给定资料2”,“新旧媒体融合”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争议,请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并作简要说明。(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300字。

此题考生出现的问题,大都体现在题中红字标注的部分。未能关注到这些关键信息点,比如“一些”说明不止一个争议的焦点;“归纳”说明要把争议分门别类;“简要说明”说明要把两种不同的观点做简单的介绍。

(二)根据给定资料3-4,分析美国《赫芬顿邮报》带给我们的启示。(20分)

要求:分析合理,观点明确,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此题是得分情况最好的,相对其他题目来说比较的简单。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员往往每一个得分点,只写一半,意思表达不完整,从而被扣分。所以,希望考生在字数容许的情况下尽量的多写,如果你能写的又简练又全面就更好了。

(三)假如你是某市宣传部门的干部,要在有各区(县)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上做一次关于增强政务新媒体舆论导向功能的讲座,根据“给定资料5-7”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应该重点讲哪几方面的内容?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分条作答,表述准确,逻辑清晰,不考虑格式。不超过400字。

此题学员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不会变通,其实这就是我们在上课时讲过的概括主要内容,“换个马甲,你就不认识它了”。回去看看笔记,就明白了。

(四)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8”中事件的思考,练习实际,以“新媒体时代的责任”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

此题学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文章的基本结构没有掌握;论证部分,特别是对策的扩展不足,往往都是例证或者是反面论证;还有就是最基本的卷面问题。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在课后对照笔记多加练习,可以发到给我,我们边写边改,慢慢的你的写作水平就会提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