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致辞

 乌龙茶3749 2016-09-29
( 图为 徐兴无 教授)
欢迎新生
 
2016级的新同学们、校友代表袁楠女士、老师们:

 欢迎大家来到南京大学文学院,从此进入你们的大学时代,这是你们的“大时代”,不是你们的“小时代”,你们下面要经过2016、2017、2018、2019四年的本科学习阶段。

这四个学年,也是大学时代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宋代的无门慧开禅师在开示人心时说:“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惜大家入的不是佛门,而是现代中国的高等学府,所以不可能闲着,一心一意地观赏风花雪月。不过我仔细体会慧开禅师的话头,对我们四年的学习还是很有启发的。

他说的是“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什么是闲事?是与己无关,或者无关紧要的事,或者是游手好闲的人干的事。现在很多人的人生理想,除了追求名利、富贵之外,就是回归自然,休闲享乐。

中国人现在越来富有,假期又多,于是休闲文化很发达,游山玩水,收点古玩,健身养生,再学点国学,点缀风雅,也有玩大了的,去爬珠穆朗玛峰,这样的精神追求都不见得不好,但不应该是大学时代追求的人生目标,因为这些事,不属于挂在心头的事。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这四年,大家千万不要让闲事挂在心头,打游戏、玩淘宝、在微信上搞小圈子,秀自家的小虚荣,这些事不是不可以做,但一定要明白,这些都是闲事,不能让它们挂在心头,只有这样,才会有“人间好时节。”



谈学习

什么是学习

在大学里,什么是与己有关或者重要的事呢?大家一定会说是学习。那什么是学习呢?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确是大学时代最重要的事,也是最快乐的事,而精神的快乐是高级的快乐,是“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快乐,不是闲事带来的肤浅无聊的快乐。所以,学习就是追求人生最大的快乐幸福

学习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吗?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许慎写的《说文解字》中说:“学,觉也。”东汉另外一位思想家、建安七子徐干说:“学者,心之白日也。

所以,学就是启蒙,就是自觉到自我的存在、价值、发展的方向,觉悟,就是发明自我。任何知识都是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

发明自我是为了发明人类,所以孟子说:“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我们不仅为自己学习,也为他人学习。

儒家经典《大学》里面说:“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学习的全部内涵:修齐治平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特别忧心我们这些学中文和戏剧影视文学的人沉缅于文辞,变成所谓的文人名士,所以他对我们说:“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北宋的大思想家张载认为,知识有两种,一是“见闻之知”,一是“德性之知”。前者是成就后者的途径,后者才是学习的目的。他甚至认为“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也就是说,德性的知识可以不通过读书得到,而是在生活、经历和人的自我修炼中获得。

德性之知的养成,对我们学习母语语言和文学艺术的人特别重要,因为我们的知识,是关于人的知识,是关于人的心性情感的知识,是关于自我和整个人类的知识,我们自己的生命不可能脱离其中,不能象自然科学或者某些社会科学那样将知识作为身外之物。

研究花岗岩再深入,你不可能变成花岗岩,但是读孟子、读莎士比亚读多了,你也会变成他们的模样

学习知识却没有能改变自己,没有做到朱子说的那样“变化气质”,就是没有学好,更谈不上有所担当,所以,探求知识,修炼道德,承担文化使命,培育我们守护世界的能力,是我们大学时代学习的主要目标。

什么是学习

那么如何学习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会“取义”。

古代君子读《诗经》,不是为了能背诵《诗经》,而是为了“断章取义”,就是理解并引用《诗经》来表达思想,有时还要付出身家性命,所以孟子说“舍生取义”。

孔子看到礼崩乐坏,于是根据鲁国的史书修了《春秋》,他说《春秋》这本书,其中的史事是齐桓公、晋文公这些霸主们的事,其中的文字,是史官们的历史记载,而“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窃取,就是不公开的、个人的理解。所窃取的义,就是经典文字和人类历史的事件中包含的价值和意义。

荀子在《劝学篇》里说:“学恶乎始 ?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学习从何处开始?到何处结束

从接受知识的角度看,从读经开始,到知礼结业。什么是数,就是数度、数术、技术、知识,是“见闻之知”。

从取义的角度看,从做士开始,到成为圣人完成。什么是义,就是价值、精神、道德、信仰,是“德性之知” 。荀子又说:“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也;舍之,禽兽也。”

也说是说,知识的学习是有期限的,而“取义”的事情是终身的,“取义”就是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明白宇宙的大道,人生价值,而不停留在持守知识或者掌握技艺。

如果经过四年的学习,大家只学到很多具体的专业知识而没有学会如何取义,没有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那是大学时代的失败。

荀子说,做到了这一点就是人,做不到就是禽兽。

再就专业知识学习,也就是掌握“数”而言,中文和戏剧文学专业的知识浩如烟海,不仅要锻炼记诵写作之功,而且要锻炼逻辑、推论、阐释、批判能力,还有道德、情感的品质和艺术的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取义”的能力,我们现在有时也叫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有人认为语言文学是修养性的知识,是通识类的知识,不是实用的专业。

表面上看,这说得不错。但这类知识本身的价值就很重要,因为人类从根本上说,是语言的存在,语言是人类表达、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把这种工具玩成了艺术,就成了文学。

“我思故我在”,指的也是“我说、我写故我在”。

时下,网络和传媒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瓦解了传统的文学形式,文学的存在也面临困境,但是不要忘了,科技只不过是人类对付自然的工具,语言文字永远是人类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利器。

从古到今,人类的社会都是用文字运行的,用文字号召的。语言文字甚至是更重要的生产力

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但是再大的数据也要还原成语言文字才能让人类理解。

我们也进入了读图时代,但是再好看的图像,在人类的大脑里都还原成了语言。

科技越发达,语言文学的翅膀就越硬,语言文学在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和文化管理等当今最为领先的技术与产业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永远居于灵魂的地位,因此,即便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认为语言文学没有用,也是一种极端无知的表现。



四年寄语 

我说得再多,对你们来说也是见闻之知,要具备德性之知,必须等到你们毕业典礼的时候才能有点体会,体会是深刻的,闲事做多了,体会得不深,见闻之知就不会转变成德性之知

只有体会深了,

春天的,对于你来说,才是“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的花;

冬天的,对于你来说,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

夏天的,对于你来说,才是“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的风;

秋天的,对于你来说,才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月。

这样的一年四季,风花雪月,才是我们语言文学的世界。我衷心地祝愿大家在这样的世界里,度过人生最好的时节


· 文字:徐兴无教授
· 图片:孙    雁   南
· 美编:郑    紫   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