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业的日益发展,手机银行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手机银行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当手机把收音机、MP3、照相机、摄像机、电视机、PDA等各种功能集于一身,超出了最初作为单纯的通讯工具的定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了银行业嫁接的目标,即银行业务与手机结合而成的“手机银行”。 贴身手机银行 简单方便快捷 而随着多年业务的推广,炒股热、转存热,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或者手机证券已经为广大用户所熟悉并接受。无论对于通信业还是银行业,这种“贴身金融管家”为用户提供了“随时随地”、“各种方式”、满足“各种需求”的移动电子商务业务。 在2016年第三季度的手机银行创新层面,工银二维码支付是中国工商银行基于更安全、更便捷、更通用的思路,为搭建个人客户与商户之间的银行卡商圈,所打造的覆盖线上线下和O2O支付全场景的移动支付产品。消费者只需下载工行“融e联”即可实现线下扫码支付,并有机会享受工商银行提供的各种优惠活动。招行手机银行日前再次取得新突破,上线了手机银行“通讯录转账”功能。在招行手机银行“账户”菜单下,选择转账功能后,会出现“通讯录”转账功能,然后从手机通讯录中选择要转账的收款人姓名及手机号,输入动态密码和取款密码即可完成转出。完成转账后,客户选择“微信通知好友收款”,好友收到微信提醒后直接点击链接输入银行卡完成收款。 金融风险应防护 应注意六点风险 目前,手机银行产品的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还处于摸索阶段,对于手机银行出现的安全问题,从市民的角度出发,首先要从细节上做好防护措施,如不小心遗失手机,很有可能获得手机的人会窃取你的个人信息,登录手机银行来非法转移资金等,对于用手机银行的用户来说,此类情况是最有可能遇到的。而手机中毒也是手机银行资金易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这都需要市民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一、不轻易透露个人的银行信息。不向除银行工作人员以外的任何人透露您的银行卡号码或密码,不在短信或电子邮件中透露任何与账户相关的信息,如果您收到金融机构发送来的短信,阅读后最好删除。 二、警惕假冒的应用程序和假冒成银行或银行工作人员发来的信息。对伪装成来自银行的电子邮件(又称网络钓鱼)不要轻易回复,从而避免感染上病毒。下载银行的移动应用程序之前进行确认,确保每次您正在访问真正的银行,报告任何可能是恶意的银行应用程序。 三、如果您使用Wi-Fi联网,请在确保无线网络安全的情况下安全链接至您的手机银行站点或应用程序。切勿通过不安全的无线网络发送敏感信息,例如酒店或咖啡厅里的无线网络。如果您要在公共场合下查看银行账户,请注意安全并在结束查看后立即更改密码。 四、确保你的设备安全使用密码保护设备并将设备设置为一段时间后自动锁定。切勿尝试破解或修改设备,因为这可能会使设备受到恶意软件的攻击。 五、如果您丢失了手机或更改了手机号码,请联系金融机构以便他们及时更新您的手机银行信息。 六、留意查看财务对账单。仔细查看财务对账单或交易明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华商报记者 郭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