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能像佩雷斯母亲那样问孩子吗?

 桃子的图书馆zt 2016-09-30

你能像佩雷斯母亲那样问孩子吗?

              陈大超

      9月28日,享年93岁的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先生去世,为他杰出光辉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佩雷斯之所以能一再创造政坛奇迹,为巴以和平事业做出不朽贡献——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我想,这一定与他母亲对他的一种很特别的教育分不开。

      那是一种什么教育呢?

      中国清华大学一位名叫施一公的教授,有一次跟一位以色列的外交官员交谈,见外交官一再说到以色列非常重视教育,他便说:中国人也是非常重视教育的。

      对方则说,以色列人重视教育与中国人重视教育不同。

     施教授问他如何不同?

     他便讲了一个发生在佩雷斯母亲身上的非常具体的例子。

     他说:我们的西蒙.佩雷斯做过以色列的外交部长、总统,他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以色列母亲。

      佩雷斯每天放学回家后,他的母亲只问他两个问题:

      第一,  你在学校课堂上是否问过一个老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

      第二,  你今天在学校是否做了一件令老师印象深刻的事情?

     人家这样一说,施教授的心就凉了。

     他知道,中国的父母,不会有人这样问孩子的。

     中国父母最喜欢问的是:

     你上课认真听讲了吗?

     你考试打了多少分?

     施教授于是明白了:为什么小小以色列,竟然出了那么多可以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竟然表现出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创新精神和科技水平,而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却远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那些具有创造精神的杰出人才,尽管千呼万唤却总是多不起来。

     是啊,像佩雷斯母亲那样问孩子,无形中就把孩子的思维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地步,就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到学校里读书,不是来读死书的,不是拿到一个好的分数就可以心满意足的——他除了要把老师讲的知识学到手,他还得提出让老师感到困难的问题;还得用他的与众不同的表现,来给老师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想想看,任何一个孩子,只要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就不会成为一个学习上的机器、思想上的懒汉,他就会带着一个探寻、思考、分析的大脑来听老师的课,他就会朝着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敢于表现与众不同之思维的方向来塑造、培养自己,他就会以创新与求异为快乐。

      一个人在这样的心态下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自然就更容易成长为在求学、求知上永不满足,在学业、事业上敢于标新立异的杰出人才,他的人生道路自然会远离平庸、引领潮流。

      可见,一个国家的父母怎样问孩子,那里面的信息量大得很,那里面的学问多得很。

      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父母,也应该像佩雷斯母亲那样问孩子。

     要知道,给老师提出他难以回答的问题,他可能会难堪,但十有八九,他会在难堪的同时喜欢上你的孩子,会对你的孩子倾注更多的心力。

      如果大家都能这样问孩子,那么,学校的学习风气和学习环境,或许就会朝着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方向发展。

      大家可别小看了父母如何问孩子,很有可能,它就关系着孩子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

       我想,在许许多多的人都在怀念、追思佩雷斯先生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缅怀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母亲——向他的母亲表达崇高敬意,从他母亲的身上吸取宝贵的教子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