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太守”指谁

 青梅煮茶 2016-09-30

    前些时参加一个有关扬州“文章太守”的座谈会,不由想起“文章太守”这一语词的由来。太守最初是汉代一郡最高长官的官名,宋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官名为知府、知州,已不用太守的名称,但人们还将太守作为“雅称”来使用,已成为习惯。至于在太守前面加“文章”,以示对地方贤官吏的赞美,这大概是从欧阳修的《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扬州》一词中开始的。此词下阙说:“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文章太守”一词遂风行后世。

    这里的“文章太守”是谁?有人说是欧阳修自况,欧阳修当然不愧为“文章太守”。苏轼在欧阳修作此词二十多年后写的《西江月·平山堂》词中,就有“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的句子,很明确指的是欧阳修。但欧词中的“文章太守”,很难说是指欧阳修本人。一是欧公会不会公然以“文章太守”自居?二是送人赴扬州上任的词,会不会丢开对象而大谈自己?从整首词看,这里的“文章太守”指的是刘仲原甫,即是刘敞,这是有事实根据的。

    刘敞(1019-1068),字原父(甫),号公是先生,江西新余人。学问渊博,知识面很广,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说刘敞和他的弟弟刘攽“都是博学者,也许在史学考古学方面算得北宋最精博的人”。《宋史·刘敞传》记载:欧阳修观书有疑问,就写信派人去问刘敞,刘当着送信人的面立即挥笔,解答不停手,欧阳修非常佩服他的博识。从这里可以看出,刘敞确实是一位渊博的学者。

    刘敞又以文思敏捷著称。欧阳修在为他死后写的《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刘敞在宫中紫薇阁值班,一天快要下班了,忽然传来皇上的旨意,要撰写追封皇子公主九人的诏书,刘敞“立马却坐”,九篇制诏数千言一挥而就,文辞典雅,一一切合各人的身份。此事一直流传人口。这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情况当然不止一次,欧阳修誉为“挥毫万字”,不是一句泛泛的恭维俗套话。

    至于“一饮千钟”,未见明文说到刘敞的酒量,大概总是能饮的。欧阳修却不善饮,尽管他自称“六一居士”,其中有“一壶酒”,只是说说而已。他在《醉翁亭记》中提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以作为他不能多喝的例证。词中的“一饮千钟”也只能指的是刘敞,虽然不免夸大或是为了形容他的豪放。

    当时就有人说:“非刘之才不能当公之词”,准确地指出词中写的刘敞。

    刘敞是宋仁宗至和三年(嘉祐元年,1056)出知扬州的。他离开朝廷外任,一说是因有亲属在朝执政,因避嫌而求外调;一说是刘敞“望隆一时,而不容于朝,出知扬州”。欧阳修的送行词即作于这年年底,时欧阳修在朝任职翰林,年五十,自称“衰翁”,刘敞才三十出头,故以“年少”视之。

    刘敞在扬州,有《游平山寄欧阳永叔内翰》诗:

    芜城此地远人寰,尽借江南万叠山。

    水气横浮飞鸟外,岚光平堕酒杯间。

    主人寄赏来何暮,游子销忧醉不还。

    无限秋风桂枝老,淮王仙去可能攀。

    欧阳修也有《和刘原甫平山堂见寄》诗。扬州的平山堂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词中的“行乐直须年少”,自少不了赏心乐事在内,但绝不是指趁少年时寻欢作乐,而是别有深意。黄苏《蓼园词选》评云:“按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无事不须在少年努力者,现身说法,神采奕奕动人。”这是正确的理解。勤政爱民,有所作为,也是一种“行乐”。

    “文章太守”当然要会写文章,而意义不仅在此,重要的是要写好为政、治理、亲民、廉洁的大文章,才是名副其实的“文章太守”。否则文章作得再好,却于事无成,甚至误国误民,何“文章”之有!如蔡京是进士出身,写得一手好字,为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又“喜为文词,作诗敏妙……文不加点,若夙构者”。他也做过扬州知州,因干了不少扰民的事,扬州人就从未把他纳入“文章太守”之列。欧阳修、刘敞、苏轼等却是文学有成就,政治有建树,名留史册,碑在人口,不愧为扬州历史上的“文章太守”。而且不论在什么地方,居什么职位,都是“文章太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