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问世已有61年,除了1945年8月的广岛和长崎的几十万居民外,绝大多数人未曾遭遇过核攻击。 然而只要核武器这个潘多拉魔盒存在,就必然有发生核攻击的可能性。
那么,人类能从核攻击中幸免吗?关于这个问题有不少的猜测,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 当然,如果身处核爆中心区,除非你是超级英雄,也就没啥好说的啦。
不过一系列事实和试验告诉我们,尽管核武器威力巨大,但即便身处其杀伤范围内,人类仍然有幸存的可能 一旦遇到核攻击,怎样才能逃过一劫?虎妞告诉各位几条关键的生存法则
一、迅速卧倒或找隐蔽,遮住身体暴露部分
核爆首先释放的是光辐射,也叫热辐射,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它以光速直线传播,作用时间只有8~15秒钟,能瞬间汽化或烧焦人体,造成烧伤,导致暂时甚至永久失明,引起大面积火灾 紧随光辐射的是冲击波,这是核爆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其速度可达到960km/h
一般建筑物和设施在冲击波面前如同纸牌屋一样脆弱
赶紧卧倒或是寻找坚固低矮物体后面隐蔽才能避免被秒掉
二、迅速寻找合适的避难所,减少核辐射伤害
不过,核爆真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并非初爆,而是无形的杀手——核辐射 核爆炸头十几秒内所放出的具有很强贯穿能力的辐射被称为早期核辐射,但杀伤半径有限 核爆残余辐射,就是我们常说的放射沾染,主要包括核裂变碎片、感生放射性物质和未反应的核装料,才是大麻烦
放射沾染扩散范围广,能达到数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持续时间长,可达几个月甚至几年
放射沾染会随风扩散,所以一定不要往核爆的下风方向走 放射尘埃会随雨水落回地面,也就是俗称的“黑雨”,会造成大面积放射污染。由于土壤和建筑结构能够有效减弱辐射,因此地下建筑最适合作为核爆避难所,例如地下室、地下车库或地铁。
三、核爆后48个小时内绝对不可离开避难所,等待合适机会撤离
一旦找到避难所,48小时内不要离开,如果可能撑上200个小时 因为放射沾染将在7个小时后衰减到放射性最大值的10%,49小时衰减到原来的1%,14天后衰减到原来的0.1%
外出时减少一切接触到放射沾染的可能性,不要暴露皮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