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文章

 元宝daddy 2016-09-30

1

最近公司新来了实习生,港大毕业的研究生,本科是TOP5计算机专业,雅思7.5,简历十分漂亮。

遇到如此优秀的小伙,我都很想套近乎,顺手递去一杯咖啡,正准备打开话题,结果他笑着连忙摆手:“谢谢,您喝吧,我不渴。”

我瞬间木讷在一边。

后来观察发现,这个看起来很机灵的小伙子几乎会拒绝所有人小小的的好意、善意的帮助或者邀请。

时间一久,大家有什么,也不主动问他了。

有次一起吃饭,他悄悄问我:“我觉得自己做的挺认真,很努力,但大家似乎都不太喜欢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开玩笑问他刚来时为什么拒绝那杯咖啡,他回答说:“没有,我没有不接受您的好意,只是不想麻烦别人。从小父母或者学校都是这么教的吧,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不要随便欠别人人情,要礼貌谦逊。接受别人的帮助比较有负担,我还是习惯靠自己。”

原来,他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努力想要表现出礼貌和谦让,但却看起来沉闷慌张,留给大家的印象也只有:小家子气。

一点点“礼貌”和“自立”,却成了我们熟悉起来的障碍。这样的好意若能够顺利达成,本可以快速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有了私人层面的互动,也就是交情。

而交情这东西,小到下午茶分零食帮忙打印,大到团队合作协同包容,都是大有裨益。

总之,这种典型的“学生思维”就是:麻烦别人是不好的,自己就能搞定一切。

但在成年人思维里,世界就是在相互亏欠中高速运转的。没有人可以搞定一切。

你来我往,渐渐就有了交情,适当麻烦别人是一种增进互动和感情的方式。


2

前段时间以小组运营负责人的身份面试了几个刚刚毕业想从事互联网运营的学生,因为他们大学所学的专业几乎和招聘岗位没有任何的重叠,所以我一般都会开门见山问问相关几个领域的经验,除了几个人运营过微信公众号之外,其他人的经验都相当欠缺。

他们回答对于某方面无任何相关经验的方式出奇地一致:

“虽然我没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但是我会学,我的学习能力不错,我会好好学习。”

“也许我的相关经验不够,但是我会好好干,快速积累起经验。”

我想起了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经典的面试场景,当他发现面试官的问题他一个也答不出的时候,他眼神真挚地说:“如果我不知道,我会找出这个答案,一定会找出这个答案。”面试官们被集体感动,愿意给他机会。

但现实往往没有那样戏剧性,除非你有威尔史密斯的演技。

“我会学习”这句话本身毫无用处,况且你的学习成本多半也要企业买单,这句话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的,你依然是从“自我”出发在回答问题,而对企业来说,你的自我他们毫无兴趣,只看你能带来怎样的价值,或者怎样为企业省钱。

终于,我遇到了还算比较标准的回答:“我在这方面的经验有所欠缺,但我已经在学习相关的知识,我已经看了几本相关权威的书籍,还关注了几个自媒体和课程,而且我的学习能力不错,曾经一周就学完了PS课程,可以自己设计banner。”

为什么说这个回答非常标准?因为它的核心思想是:我能为公司培养我节省时间成本,我悟性不错,学东西快,另外,如果有PS的活儿我也能做。

没有企业会关心“你”怎么样,他们只关心“你能为企业”怎么样。

在成年人的思维里,世界就是在互相利用中高速运转的。同样,除了至亲和极个别的挚友,没有人关心“你”是谁,他们只关心“你能为他们”带来什么。


3

以上,列举了两种典型的学生思维和相应的成年人思维,其目的为的是能对很多学生初入职场有稍稍的启发,象牙塔不再,入世险恶,早点知道规则能避开不少的弯路。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这是离开学校后几年来最大的感受。

但是,“学生思维”也许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没有多大的罪过。反而,看懂规则的同时能保有一些理想主义,是保持自我独善其身的最佳状态。

这可能就是佛法中讲的适度出世。积极入世,容易陷入对世俗的执着,活得很累还容易迷失自我。但追求出世,太理想主义,不近人情,不接地气。

世界本就是相互会亏欠利用,激烈谄媚,但也是问心无愧,握手言和。

要有入世的干劲,在竞争险恶的社会环境中,用最大的努力发挥个人价值,推进事业,赚取财富。不要认为出世就清高。 

要有出世的觉悟,在浮躁快速的大队伍中,珍视和保留心底的纯真和善良,为理想留出一点空间。不要认为入世就可耻。

记得我刚毕业时,在便签上写了句话贴在桌子前:

1.寻得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赚到钱

2.有自己热爱的兴趣,持续去做

3.对生活保持信心,有信念

这些年过去,仍非常受用,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浪费。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