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2本,也很难考吗?关于2本的一些误解

 许愿真 2016-09-30

  昨天,有位山东的高一家长在微信上问我:北京的二本是不是也很难考呢?网上很多人说,北京的二本学校在外地都是一本。

  二本,全称为:本科第二批招生学校。比如下面就是:北京在本科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

  误解1:XX学校明明是一本,怎么会归入到二本呢?

  其实,并非是一本学校就只在一本线以上招生,二本学校就只在二本线内招生。有不少的一本院校内也有二本的专业,而一些二本的学校里也有非常强势的一本招生的专业。比如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等。

  所以,才会有所谓的二本分数上一本大学,乃至211大学的说法。

  误解2:北京的二本学校,别的省份都要一本才能上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完全的。因为各省的录取分数,通常并不由学校决定而是由当年考生报考的热度决定。这也就是所谓的“大小年”出现的原因,通常是呈周期性变化的。而且在不同大学、省份、年份,报考的难易程度都是不同的。

  例如,北方工业大学就是大家认为的,二本也要一本分数来考的大学。其实这类大学虽说是二本,但实力一点都不弱。

  (2016年的高考录取数据还未归纳完成,故暂用差别不大的2015年数据)

  但在北京的大学中,也确确实实有真正的“二本”比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2015年各省的录取情况:

  北京二本招生大学:

  误解三:要考什么大学,等高考完再说

  通常来说,在为高考作准备时,比如从最晚从高二下期开始,就最好要再心中有个大致要考的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是具体的大学,甚至是专业;也可以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

  就像一开始问我问题的那位家长,她孩子今年才高一,她就已经开始让孩子圈划自己的高考目标。而孩子选定的目标则是:北京。

  这样一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会有一个相对清晰的目标,甚至还可以将这些目标,渐渐转化为路标,然后继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曾有家长对我说过:定目标有什么用?做不到还不是空想?

  是的,后半句说得很好!

  但,如果不设立目标,就反而能做得更好吗?我想,至少有目标不会是件坏事情吧。

  依然说那个山东家长的孩子,在刚上高中的时候,他的目标还只是离家很近的青岛理工大学。

  然而,仅仅过去半年多,他的目标已经从山东转移到了北京。而这个过程中,他的名次按排名来算,已经从刚过二本线,变为了接近一本线了。

  而且,我有理由相信,他能够成功将自己转化为“真正的学霸”。并让自己的目标,不断被自己刷新、超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