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练习九参考答案
1.D.(屏:使……退避)
2.C(季舒担任大行台都官郎中一职并非赵郡公琛的意见,而是神武安排的。)
3.(1)当时,功臣权贵之人多不守法,文襄没有放纵赦免,朝臣们认为这是季舒和崔等人所指使(教唆)的,于是他们都被众人怨恨。(每句1分。)
(2)司马子如由于与季舒一直有私怨,于是他便和尚食典御陈山提等人一同条列(季舒)过失,因此季舒与崔暹各受鞭笞二百,被流放北方。(“宿憾、过状、由是、徙”各1分,句意通顺得1分。)
4.(1)文襄想在魏帝身边安插心腹,因而提拔他。(2)季舒有音乐才华,故总管内伎。(3)季舒具有文学才华,帮文襄修饰奏章,深得信任。(4)礼待宾客,声誉日重。(4分,每点1分)
参考译文:
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父瑜之,魏朝外交官。季舒幼年丧父,聪明机敏,广泛地阅读经书史书,擅长写文章,有惊世之才。十七岁,担任文书佐史一职,被大将军赵郡公琛所器重,并向神武举荐他。神武亲自精简六部侍郎闲职,让季舒补职,担任大行台都官郎中一职。
文襄辅佐政事时,(季舒)调任大将军中兵参军一职,很受(文襄)宠爱亲近。(文襄)认为在魏帝身边,应该安插(自己)亲信之人,所以提拔季舒为中书侍郎,文襄担任中书监一职时,将门下的机要事务移交中书省处理,由于季舒精通音乐,朝廷内部的歌舞艺人统属该部管理,朝廷内部歌舞艺人隶属中书省,是从季舒才开始的。文襄每次向魏王上书,有进谏奏请时,有的因文辞繁冗,季舒都为他润笔并疏通文意,直至使文章能够表达劝谏意味才停止。静帝回报高祖的霸朝(“霸朝”一词是东晋史家袁宏对汉魏禅让之际的政治现象的评价性指称,属于历史评价术语范畴,是史家对这种历史现象的抽象概括和主观认识。袁宏将汉魏之际的曹操政权命其名为“霸朝”,其史学价值在于真实地反映了武力定霸、“以力假仁”的汉魏禅让政治之实质。),经常与季舒讨论问题:“崔中书是你我生养父母(恩人)啊!”季舒调任黄门侍郎,兼管都统。虽身在魏朝,但心却归属于盟主国,(有人)进谏机密事时,都能参与其中并了解信息,正因为这个缘故,宾客都聚集在一起,季舒诚挚地礼待他们,因此收获了很多声誉,地位超过了崔暹。崔暹曾在朝堂上撇开别人下跪说:“我如果获得仆射一职,都是叔父您的恩德啊!”他是如此权重一时。
当时,功臣权贵之人多不守法,文襄没有放纵赦免,朝臣们认为这是季舒和崔暹等人所指使(教唆)的,于是他们都被众人怨恨。等到文襄遇难后,文宣即将到晋阳赴职,黄门侍郎阳休之劝季舒陪从一起前去迎接,季舒说:“一天不举办聚会,其空闲时心如同刀割。”季舒生性喜爱音乐和美色,内心悠闲放荡,于是没有请求同行,想要放纵作乐。司马子如与季舒一直有私怨,于是他便和尚食典御陈山提等人一同条列(季舒)过失,因此季舒与崔暹各受鞭笞二百,被流放北方。
天保初年,文宣帝了解到季舒无罪,便追封他将作大匠一职,又升迁侍中,不久便兼任尚书左仆射,仪同三司,很受恩待。乾明初年,杨按文宣帝的遗令,罢免了季舒仆射一职,正逢母丧便解除所有职位。复用后,授职光禄勋,兼任中兵尚书,出任为齐州刺史,由于派人南渡与他国进行通商贸易,加之贿赂官员一事,受到这两件事的牵连,被御史揭发罪状,恰逢被赦免而未加追究。武成在藩镇任上时,曾患病,文宣下令季舒帮助治病,季舒竭尽了心力。大宁初年,追还季舒回朝,招之于宫中慰勉,多次升迁,担任度支尚书,开府仪同三司一职。营建昭阳殿时,皇上下令季舒监造,因办事方式不符合标准被胡长仁私下检举,于是季舒外调兖州刺史,因在吏部赌博一事,遭到责罚并罢免了职位,加上到广宁王家里(贿赂),判决鞭打数十下。等到武成帝死后,朝廷不准季舒参与吊唁哭丧官员的行列中。很长时间,才拜封他为胶州刺史,升迁至侍中、开府、食新安,河阳副干事一职。外加左光禄大夫一职,等待文林馆(同意担任职位)的诏命,监撰《御览》,特加准进入文林馆监修《国史》,季舒生平喜爱国书文籍,晚年更是机灵心细,勤奋,他推举人才,奖赏勉励青年人写文章,当时人都一致称赞他,远近的人都赞美他。
5.(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恐年岁之不吾与(3)以手抚膺坐长叹(4)惊涛拍岸(5)猥自枉屈(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7)必贵师而重傅(8)历览前贤国与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