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趴君对于自己的孩子,有这么一点小小的愧疚: 他小的时候,喜欢抱着奶瓶把头歪向一边喝奶,年纪大的亲戚看到,说要纠正不然影响头型。当时趴趴君没啥经验,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后来,他的头上真的睡出了一个小小的扁坑,平躺的时候,头会习惯性的往一边歪了。这时趴趴君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看见这样,就把他的头放平,但是没过一会儿,他的头又歪了。 现在他7岁大了,摸摸他的后脑勺,那个扁坑还在。有时候他会自黑自己一下:“我的头是方的。”虽是玩笑,趴趴君还是觉得,如果当时自己好好处理,也不会留下这个小遗憾。 惟一幸运的是,他是小男孩,因为趴趴君听说,有的女孩因为扁头,马尾辫都梳不了…… 所以,趴趴君今天要讲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宝宝不变成扁头。 其实扁头在医学上有一个很专业的名词,叫体位性扁头颅,通俗来讲就是孩子头骨中有一块或者几块变成扁的了。 而引起宝宝扁头的原因,主要就是睡眠的姿势了。有项统计表明,我国婴幼儿头颅有不同程度的斜、扁、尖变形的比率高达87.2%。一般婴儿出生后的前3个月,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此时婴儿头骨特别柔软。现在大家条件好了,父母给婴幼儿的用品大多追求舒适度,平坦,且没有软硬度的考虑。 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要家长稍一疏忽,孩子往一个角度头偏的时间较长,就有可能引起扁头,家长再不及时纠正,那么“小扁头”就出现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把中外婴幼儿对比,外国家长并不排斥小孩趴着睡觉,而在中国,家长一般会把他纠正成仰睡。这种做法当然是有利有弊,其中一个弊端,就是增加孩子“扁头”的几率了。 而因为“扁头”的常见,顺带着一个名词也开始流行——“扁头综合症”。它主要包括:影响婴幼儿的外观形象;导致婴幼儿视神经发育不平衡;导致婴幼儿头部两侧肌肉组织发育不均衡;导致婴幼儿精神发育相对迟缓;等等。 乍看一下,吓了一大跳是吧?特别是在很多延伸品牌的宣传中,也有这个名词出现,让“扁头“也成了严重的事情。 但事实如何呢?趴趴君咨询了几位专家,专家的观点挺一致:扁头不会影响宝宝大脑发育,而且打多数扁头情况,通过睡觉姿势、生活习惯的改变,可以得到完全改善。当然,极少数情况,会出现头部严重凹陷或明显不对称,但这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当孩子出现“扁头”的趋势时,着急没用,关键还是找到纠正的办法: 多换换睡姿 很多父母发现,几乎每种睡姿都会有潜在的风险,所以趴趴君的建议就是,不要管那种睡姿了,让宝宝多尝试尝试就行了。惟一要注意的是,宝宝睡觉时,大人还是不能放松看护的。 醒了别躺着 当宝宝醒了,再让他一直仰躺着,就不一定合适了。父母可以尝试让孩子你可以让他多趴着,一来加强背部和颈部的肌肉,二来也可以防止扁头的出现。 补钙、维生素D 这两种物质是对宝宝头骨身长和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的。没事可以多带孩子往外转转,促进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 换方向换尿布 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可以经常改变方向。比如今天让他冲尿布台(或床)的这头,明天让他冲那头。 换着胳膊抱 宝宝的头总是根据抱姿侧向不同的方向,你最好抱着宝宝时要常换胳膊,给宝宝喂奶时也经常换一换胳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