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微课? 百度百科:“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那下课以后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一道错题,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教学时间短那三个特点,难道这也算微课吗? 再看微课的基本含义:“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看到这种说法,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到的是课堂实录的片段(有人可能说,讲解的视频在课上播放,就是教学视频。关于这种情况,下边再具体说)。再看后边“微课同时还包含……学生反馈……”——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啊?还有,包括这、包括那,微课这么复杂,还想不想让我们做了? 再看搜狗百科:“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载体是视频,但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开展的精彩教与学全过程”的视频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视频?! 辽宁杨老师这么定义: 微课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翻转课堂过程中的课前自学阶段遇到的某一知识点(一般为难点或重点)经过精心设计然后运用技术手段对讲授过程进行整合、加工、制作而形成的小视频。
从中也不难抽出其要点,即设计、讲授、加工制作。所以我认为一节好的微课至少要符合这样三个标准:1、讲解透彻——涉及方式方法、语言表达;2、设计巧妙——主要指视频的整体构思包括音乐的选择;3、制作精良——主要指画面声音情况。这是从审视的角度看微课。如果从学生的角度看就简单了,两条:一是明白、二是好看。 2.微课的发展在反转课堂 此,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应该很明确了:微课就是为翻转课堂服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小工具--——因为学生自学不可能一路畅通,所以需要微课加以指点——这就要求我们制作微课时要尽量针对各个可能给学生造成学习障碍又在学案的注解里不好直接解释的知识点,争取无遗漏,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这样学生才可以各取所需(看到有人说微课讲重难点,一般知识点上课讲,……,啥也不说了)——而参赛就得选择那些容易出彩的知识点去努力了。
当然,翻转课堂也不是有了微课就万事大吉的。想要有效的翻转课堂,有了微课,还要考虑到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微课(其实制作好微课的前提就是知道如何利用微课)。这就需要一份所谓的学习任务单———一般都这么叫,但是本人也想到,既然教学用的叫教案,为什么学生自学用的不能叫学案呢?可能有人想到了导学案,导学案的导字和学习任务单的任务二字是不是会让学生感到教者的阴影笼罩了他们自我学习的空间?所以,我是越来越觉得这个引导学生自学的东西叫学案更合适——虽然是由我们教者帮他制定的 学案和微课想让学生能在课前看到还必须要有相应的硬件设备,比如连接互联网的平板电脑——其实这应该是翻转课堂的物质基础——目前这真是一大障碍,尤其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期待春风度过山海关吧。 下面,遐想继续。 有了学案、微课和必须的硬件设备,学生就可以课前自学了。 但是,学生到底学没学、学得怎么样,会不会产生我们事先没考虑到的问题(其实这个应该可以有,那么多脑袋,难免产生让人预料不到的想法),如果对于这些我们一无所知,那么课上的内化深化就太让人心里没谱了——这样的课怎么准备!所以,要想有效完成翻转的第二阶段——课上的内化深化,我们老师上课之前必须对这些情况至少有个大致的了解。
怎么了解学生课前的自学情况呢?这需要一个非常有效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接收老师定制的学案、微课、检测习题,而老师不但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以及对习题的解答情况的统计结果,还可以抽查各别学生发现其具体问题,包括意见或建议。如此一来,老师心里有数了,课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内化深化就会有的放矢,从而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我是真的没有翻转的实践,真的不知道什么平台好。所以忍不住发几句牢骚:我们作老师的都准备利用业余时间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了,教育主管部门就不能组织人力物力给我们打造或引进一个理想的翻转平台吗?还有,我们要做微课,得事先学习多少关于软件破解安装的技术啊?师道尊严啊!为人师表啊!是不是有点像“想让马儿跑只挥鞭儿却不给马儿吃草”! 目前了解到几个在线教育平台都在发力这点,其中,中国教育出版网已专注微课建设5年之久,建立了服务于学校的信息化云平台,提供有小初高 共计5000多节微课,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学校的反转课题开展使用,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