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为了你做了.....你知道我怎么怎么都是为了你吗?千万不要“为了孩子的成长” 为由做关于自己的决定!!!
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是”我“,其次才是父母、丈夫、孩子、朋友。 比如:“我一辈子省吃俭用就是为了给你用最好的,不让人家看不起,你怎么就不懂我的心?” 生下孩子,养育他爱护他,是应该的,并不是恩情。 从父母那里得到无条件爱护的人有多么自信淡定,他们很少去争,也不屑讨好别人。而我呢,做人做事用力过猛。 不同的是,小时候我用做家务讨好我妈,现在我用努力工作用力付出去讨好周围的人! 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做父母的自己一事无成,就会逼迫孩子,这没有意义。 都知道逼孩子比逼自己容易,不服气的家长把烟酒戒了试试,把麻将戒了试试,别找什么一辈子就这样这类的借口。 逼孩子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真怕输在起跑线上,第一学会孟母择邻,搬到高档社区去居住,有困难了吗? 盲目的跟风毁了自己这前半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失去很多重要的东西。这不是为孩子好,这只是增加自己的安全感罢了。 ![]() ![]() ![]() ![]() ![]() ![]() ![]() ![]() 说句何不食肉糜的话,我认为大部分熊孩子之所以这么熊,都是因为父母不会沟通(还有很少一部分是因为有情绪需要发泄)。 无论孩子多大,其实都是可以沟通的。别说猫狗了,就是黄金鼠和小乌龟都能和主人沟通,自己生的孩子有什么不能沟通的? 归根结底,是教育的差异,也就是信息来源,决定了孩子成长。 在家庭教育方面任何人都有愚昧的地方 为什么有些人有错误的饮食观念呢,因为光看广告不看书。 为什么有些人家里总是鸡飞狗跳呢,因为夫妻两人原生家庭都是鸡飞狗跳,结婚以后只会鸡飞狗跳地说话,最后养出满世界鸡飞狗跳的熊孩子。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在另一个阶段,也许你就要放手,给他自由发展的空间; 又一个阶段,你要立下界限,建立规矩,培养受益终身的习惯; 任何时候别忘了:性格决定命运,而不是知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