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鼻祖吗?

 pgl147258 2016-09-30

少林功夫是中国功夫集大成者,但不能说“天下功夫出少林”更客观说是“少林功夫出天下”。

隋唐时期的少林武术

隋王朝建立后,文帝颇重佛教,开皇时特赐少林寺田地100顷,从此少林寺成为拥有大量田产的庄园,寺僧也成了庄园主。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战争频起,加上饥荒,少林寺这个拥有庞大田产的庄园,成为由饥民组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取的对象。当时,强大的农民军曾一度攻入少林寺,把少林寺烧得只剩一座孤塔。在少林寺遭到攻击的情况下,习武的僧人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于是开始组织武僧以拒之。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鼻祖吗?

隋末唐初,原隋大将军王世充拥兵洛阳称帝,派其侄王仁则率重兵驻守轅州城(少林寺柏谷庄一带),并侵占了少林寺大量田地。少林寺僧一举生擒王仁则献之于唐军,为唐王朝平定王世充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李世民对少林寺十三名武僧大加封赏,不仅使少林寺获得了很大的荣耀,同时也使少林武僧的武功名扬天下,这为寺僧习武之风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随着大乘禅法“禁人为恶”主张的盛行,又为寺僧习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鼻祖吗?

唐初少林寺僧虽以武显于世,但未形成少林武术体系,其原因是,此时少林寺僧所演习的武功仍属普通武术,没有形成特色的武术流派,但少林寺演武之风已非常兴盛。从初唐到盛唐,由于社会比较稳定,加之少林寺为佛门之地,所以这期间,有关少林寺的史册未见记载寺僧习武情况。然而,少林寺僧的习武从未中断,仍在继续。“安史之乱”后,随着藩镇割据的形成及战端多起,少林寺僧习武活动又见于史册。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鼻祖吗?

宋元时期的少林武术

宋初以后,随着少林寺禅宗祖庭地位的确立,少林寺成为禅学重镇,北宋初年少林寺僧福居曾邀请民间武术家到少林寺交流武艺。

纵观北魏到元代少林寺僧习武情况,史志没有专门记述,其习武活动只散见于史册、碑刻字里行间。

僧稠习武、十三武僧助唐、圆净反唐、宋代僧兵、元代御红巾等,无可置疑地证明少林寺僧在这期间习武从未间断。但从这一时期少林寺僧习武的内容上看,仍是民间武术,并未形成完整的少林武术体系,也就是说未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武术流派。由此,这一阶段是少林武术的初创时期或奠基时期。

少林寺僧在经历了北魏至元代长期的习武之后,到了明代,经过武僧不断演练、整合、传承、提高,形成了完整的少林武术体系。从武术门派角度来说,明代是少林武术流派的形成时期,也是少林武术的定名之时,即明代少林武僧所演练的武功才被正式定为“少林”之名。“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鼻祖吗?

明朝时期的少林武术

明朝建立后,寺僧习武活动开始向纵深发展。在元末遭重创的武僧习武活动,到明代中期的成化至弘治时,已形成大规模、有规律的演武活动。

万历年间,民间武术家程宗猷(字冲斗),曾先后到少林寺从洪转、宗想、宗岱等习棍术达10余年之久。后来,程宗猷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写了著名的《少林棍法阐宗》一书。该书对少林棍术的起源、内容及理论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记述,是人们研究少林棍法珍贵的史料。

明代少林武术的发展和技法的提高,尤其是棍术的提高,与武僧参战和相互交流关系密切。明嘉靖时,抗倭明将俞大猷自云中(山西大同)归沿海抗倭前线,路经少林寺,临走时将少林武僧普从、宗擎带到军中,习练实战少林棍法达三年之久。后二人回到少林寺,将实战棍法广传于寺内武僧。

清朝时期的少林武术

在清朝时,清廷有严格禁止民间宗教组织的法令,他们为了避开清廷的查究,习武活动改在夜间秘密进行。建于明末的少林寺毗卢殿(千佛殿)原为储存藏经和佛像的场所,从雍正开始,这里变成了少林寺的秘密夜间练功房。由于寺僧长期不断的在千佛殿内练功,殿内陆下被脚踩出了48个深深的脚坑。据寺老僧讲,此坑是清代少林武僧演练内功心意拳时留下的。从脚坑的深度看,它不仅显示练功时间较长,而且表明清代少林功法也是非常注重内功的。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鼻祖吗?

清末不仅寺僧习武没有顾忌,俗家弟子到寺院公开学武也很普遍。道光二十六年立的《西来堂志善碑》中就记载了俗家弟子王生随武僧习武情况。清咸丰四年(1854年),福山王祖源偕关中力士周斌同往少林寺学艺:“尽得其《内功图》及《枪棒谱》以归。”光绪七年(1881年)王祖源根据其在少林寺所学之内功,还著成《内功图说》一书刊行于世。

少林武术在明代开始向社会传播后,到清代由于禁教而遭到压制和禁止。但少林武术在社会上的传播却没有因禁教而终止,也没有因压制而停步,而是传播规模和范围更大,甚至超过明代。“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鼻祖吗?

少林武术在社会上流传的加快,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民间秘密结社性质的反清教会、帮会,利用少林武术、宣传少林武术。在康熙后期,少林武术在社会上的传播已相当广泛,不仅天地会说武艺出在少林寺,民间习武者也沿习教会、帮会的说法,说自己的武艺出自知名的少林寺。清康熙时长洲人褚人矱《坚瓠集》:“今人谈武艺,辄曰:‘从少林寺出来’。”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后来所说的“天下功夫出少林”的早期表述。

文章转《禅露》杂志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