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Jeff杰夫馆 2016-09-30

前段时间我北海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她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她问我是不是上海人都很难伺候,我说为什么远在北海会有这种感悟?她说来物业找茬的多数都是上海人,现在每次我们经理看到又是上海人来物业办公室了,他都躲着走。

“上海人很排外”、“上海女人难伺候”、“上海男人小气”,这是我们在朋友那里还有网上听得比较多的关于上海人不好形象的认知。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而且,在如今网络发达的年代,古代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更是无限放大,13年的捡钱事件,历历在目,网上更是闹的沸沸扬扬的,很多东西可能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但是三人成虎却是不可避免。

如果想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乃至一个人,都不应该是片面的,更不是人云亦云,走近她是最好的方式,而不是听到之后来义愤填膺的诋毁她。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如果上海是一个人,一个女人,就算是在万千敌视和诋毁下,仍然以包容心态面对所有人,因为,早在很多年前,她就是东方的明珠。笔者不是上海人,但是,我却想为她唠嗑一些话,心平气和听就好。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我来上海8年了,上海从始至终给我的感觉是消费高,同时服务也好,同时工资待遇也高。

在上海,租一个普通8平米的小单间需要1500到2000多人民币,这一点也不足为奇,而在一般的二线城市诸如南宁、西安,800多人民币就可以租到一个相对很好的单间。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单单贵的不止这些,很多人都说在上海很多便利店方便面卖的比火车上还贵,事实也确实就是这样,但反过来想,2015年上海市人均工资排名全国第一,2016年上半年排名仅次于北京,排名第二,能在上海非特别郊区的位置开个便利店,所承受的租金压力可不是一般城市所能比拟的,所以想想泡面比别的城市便利店贵也不无道理。

“上海人看哪里人都是乡下人”,这句话并不是说上海人有多么排外或者对外地人有多么不尊重,而是上海太繁华了,相比北京、广州、深圳之外的其他城市(我先理性的排除这三个城市),上海是属于发达国家水平,而在我的感知里单就城市面貌而言,北京、广州、深圳看上去并不及上海繁华,而在人文环境、城市形象上比较,也许北京和上海还差得很远,当然这里面有一些因素是气候所致。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你在街上会发现相比其他大都市上海人的整体素质更高,街上吸烟的人更少一些、乱扔垃圾的现象更少一些,街面也看起来相对干净一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待上几年,不管你去到哪里都会有些不自在,觉得落后了一些,我想这是“上海人看哪里人都是乡下人”的本质来源。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说到上海女人难伺候,我想其根本是上海所有行业的平均服务远远比其他城市优秀的多,这并不是我多喜欢上海或者对其入迷才会这么说,如果可以,我更希望生活在更南边的一些城市诸如:丽江、北海。

而且上海人女人对品质的要求很高,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如喝鲜榨果汁这点,很多上海女人只喝VQ鲜榨果汁,其一产品过硬,面对面之制作的理念让人喝起来很放心,水果新鲜,干净卫生,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其二就是服务好,和消费者之间不是不纯粹的买卖关系,我想这个例子是很好可以说明为什么上海的女人难伺候。

对于上海人排外,我想这个用心一想,我更愿意称之为“排毒”。2011年“六普”资料显示,沪常住人口突破2300W,外来人口数量逼近户籍人口,人口分布的郊区化特征更加明显,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由负向正转化。5年之后的今天,在沪外来人口达到什么样的比例?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大家可以内心算一笔账,如果上海真的是一座真正排外的城市,会容纳那么多的外来人口?上海本身地方也不大,人口密度都快赶上日本了。那么多的外来人口给上海本土居民带来的冲击我想大家不应该视而不见。所以说排外一定也不是上海人本身排外,因为上海目前外来人口占比超过上海总人口的60%,如果排外,也不至于发展到如此程度,多数也是个别因素,只是来往上海的外来人口太多,这种个案也就增加了很多。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而且,从在晚上十二点还在各种堵的交通;16年沪牌价格都快逼近汽车价格,还不一定能拍得到;在医院简直是看病5分钟,排队两小时,医院里各地的方言可以绕梁三日;被吐槽多少次的房价更是很多本土青年说不出的痛;人口的不断增多,但是教育却没有落下,小学,中学学校增开一所又一所,为了谁?这些,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上海人排外,这些情况我想起码不是现在就会出现的,上海依旧宽容地接纳着每一个在上海拼搏奋斗的人!所以是谁在那里说上海排外?!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那么说上海“排毒”是什么呢?在大家眼里,逃票成功是值得显摆的,公众不注意形象、乱扔垃圾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在上海这座极速发展的城市,在她的文明体系中,这些都是令人无比厌恶的大事!就是因为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了你们不以为意的小事,才逐渐令整个上海人群体都开始反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先贤早有训示。而且,入乡随俗是基本的道理,我想每个地方都会有吧,遵守当地的各种规则更是必须的!

对于上海人一直被塑造成一种“小气、贪小便宜、斤斤计较、懦弱”的形象,但其实,那更是个别上海人的形象被套用到了整个上海人身上。对于那些仇视上海人的人,其实我也想问一句: 数千万的上海人之中,你又遇到了几个?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哪里都有小气的人,只是在大家的眼里上海人都很有钱,突然遇到花钱谨小慎微或者爱节约的一些上海人,觉得那是小气,我想多数原因是要么是这些人本身穷还喜欢吹牛皮或者就是你不够宽宏大量。大家还记得那个在地铁上捡瓜子壳的上海胖阿姨、地铁胖阿姨路见不平挤退抢座恶女的事情不,那一刻的鲜明对比我想给人的感觉更是印象深刻的。每一种讨厌和敌视都是因为一部分人,因为吃过亏,听别人吃过亏。人是一个喜欢以偏概全的动物,下意识会管中窥豹。一部分的地域人素质被定位成了整体地域人的形象,个别上海人的性格被刻画成为全部上海人的模样,盲人摸象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

犯罪率这种带有地域偏见的事我就不说了,古有晏子使楚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最后我还要说一点,对于说上海完全是靠外来者建设起来的言论,笔者也不想多做反驳,可以去看看那本《上海支援全国》的书,上海人从来没有否认过外来者的贡献,不过也请不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归功在外来者头上。为何那么多人涌进上海,《围城》大家都看过,没看过的也去看,向往哪个地方,就希望去哪,这不算偏解吧?通俗点说,大家来上海还不是因为上海好。但是,有多人外来人是希望上海好呢?希望上海好的方式又是什么呢?是贡献,不是一味的索取。扪心自问,诋毁的人贡献又有多少?不说贡献,也许,上海人只是希望每个人爱护这座城市,而不是破坏。尊重这座城市的文化,让每个在这个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人,都能有安全感。不好的事总是那群小部分的人,我想用一句粗俗的话来说:一粒老鼠屎,毁坏一锅粥。

一直被全国误解的上海人

我想,我们每个“外来者”都应该自尊自信自强的生活,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尊重规则,我想大家都会在上海生活的很好,说到底,这也是华夏的一片土地,炎黄子孙也不是说说而已。

PS:这篇文章是来自爱弥儿.张的发文,他在上海待了8年,对上海有着他的观点,他的情感,谢谢爱弥儿张写了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VQ果汁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