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台的一角盖上了房子 生活也就变了另一种样子 有时候,我们总是会想,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奇葩户型呢? 真是“活久见” 在上海市黄浦区有这样一栋老楼,贴着马路边界建造而成,最窄处只有20公分。从某种角度来看薄如纸片。 老楼原本只有三层,最上面是天台。为了方便排水,整个天台地面由西向东倾斜。八十年代末,相关部门将天台加盖成了住房。自此,倾斜与尖角成了住在第四层尖角顶端的冯家最鲜明的房屋特征。 冯家的房子可以说是坐西朝东。面积为25㎡,最宽处有6米,最窄处只有0.2米。 改造前户型图 除了尖角处的卫浴室和屋外的厨房,剩下的15㎡的空间同时承担了客厅、餐厅、卧室和书房的功能,也同时承担着三个成年人的生活起居。 晒台仅0.8米宽呈15度水平倾斜,并且毫无保护设施,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情况。 为了解决冯家人窘迫的生活环境,设计师王平仲通过地面找平、房梁加固、重新划分功能区等各种方法,让原本倾斜的生活回到正轨。 玄关▼ 进门后有鞋柜、搁架以及可以抽出来使用的换鞋凳。不到0.5㎡的面积就能变成一个简易的玄关。 客厅▼ 客厅区域最吸引眼球的是三角形沙发,沙发可以移动,方便看电视。沙发下面则藏着三角形可折叠式餐桌,可以按照需要调节高度。 ![]() 看我72变~ 厨房▼ ![]() 原本在屋外的厨房搬到了客厅,两扇玻璃移门帮助解决油烟困扰。中间的隔墙则安装了电视。话说房君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电视背景墙是这么利用滴…… ![]() 3.3㎡的面积,各个空间都要好好利用! 卧室▼ ![]() 改造前的卫浴室分区并不合理,用来淋浴的湿区与坐便器、鞋柜以及旁边收纳衣物的尖角区域共处一室,收纳的物品非常容易受潮。 ![]() 设计师便把原本卫浴室的空间改成了冯家夫妻俩的卧室(右边的移门可是衣柜门哦~) ![]() 床下的柜子也能用于收纳,通过翻折还可以增加床的面积。(这个五金件真是刚刚滴!) ![]() 把长方形的百叶窗一打开,哇塞,竟然在一层的卧室出现了一个小阳台!这个空间是从哪儿来的呢? ![]() 请房友们细细对照改造前的卫浴室,原本紧靠鞋柜被砖墙封上只留出长方形开口用于储物的最尖角区域(没错,就是那个黑框框~),如今就是小阳台所在的区域。 ![]() 冯先生终于可以吹着小风, 喝着小酒,欣赏城市的景色啦! 多功能室▼ ![]() 改造前的厨房变成了直接连通屋内的多功能间,缝纫间、收纳间、茶室统统搞定。 ![]() 女儿房▼ ![]() 通向二层的楼梯使用极薄的钢板。嵌入式扶手既方便上下楼,又不占用室内空间。楼梯下的空间自然就可以被用来收纳,中间可见的圆孔是干嘛的,谜底稍后揭晓~ ![]() 二层则是女儿的房间了,风景不是一般的好 ![]() 天窗、落地窗,室外的美景尽收眼底 ![]() ![]() 没错它就是小新! 楼梯间的圆洞就是专为小新设计的~ 卫生间▼ ![]() 一层和二层都设计了卫浴室,一层的卫浴室房友们很容易就能从前面放出来的户型图找到,那二层的卫浴室在哪儿呢? ![]() 发张线索图, 欢迎“柯南君”们在留言区揭露真相! 露台▼ ![]() 设计师把原本靠向露台的墙向屋内移了整整一米,室内面积虽然变小了,但是和原来相比空间利用率还是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二层的露台再也不是“恐高者的噩梦、冒险家的圣地了! ![]() 原本倾斜的露台改造时已被找平,改造前仅仅用来晾晒衣物,现在不仅放下了洗衣机、热水器,还具有露台存在的真正意义:赏花赏月赏美景~
靠墙的那三根就是晾衣杆~ ![]() 夜幕降临, 改造后的新宅点亮了灯光。 新的生活应该开始了 …… 改造信息 面积:25㎡ 总预算:24.3万 土建:7万 硬装:8万 人工费:6.2万 电器:2.9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