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你读过几本?

 太原老街图书馆 2016-10-01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以下是近年来的获奖作品,你读过几本呢?

1.贾平凹:《秦腔》

这些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你读过几本?

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

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热闹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许,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

《秦腔》的这声喟叹,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

2.周大新:《湖光山色》

这些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你读过几本?

我们抛撒种子使出精力投入资本,然后渴望着收获,可收获的常常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在本书中,命运也和女主人公暖暖开着残酷的玩笑。

小说写的是春种秋收、择偶成家、生病离婚、打工返乡、农村旅游这些当下乡村寻常的生活事件;

展示的却是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崭新思考,表现了一颗高贵灵魂在乡村剧变背景下的惊悸和固守。

悲情与暖意交织,呈现古老的乡村中国深层结构的坚固和蜕变的艰难。

3.刘醒龙:《天行者》

这些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你读过几本?

十多年前,一部《凤凰琴》播出时,万人空巷,动容落泪;十多年后,原作者再著《天行者》。继续讲述那些“20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

在追寻理想的黑暗盘曲山道上,点亮火把的我们,都是天行者。

来自大山深处民办教师们的艰辛,也许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关不关心,他们都在那里,只来不去”。

4.毕飞宇:《推拿》

这些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你读过几本?

独一无二的文字推拿,一个从未在阳光下呈现过的故事。引领你,抵达人性深处最幽微、敏感的角落。

这是一个偏远的王国,但人类生活中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却在小说中暗自运行:爱、责任、梦想、欲望、孤独、尊严、情谊、权力等等。

毕飞宇本着对盲人最大的尊重与理解,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的生活,细微而独到,深入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灵。

5.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这些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你读过几本?

刘震云迄今最大气磅礴的作品,人一辈子都在寻找另一个人,和他说一句知心的话。一个人内心的洪流,其实已经足够淹没整个世界。

当卖豆腐的杨百顺与工人牛爱国祖孙俩不约而同地失去生命唯一的知音后,一个出走,一个回归,他们寻寻觅觅,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试图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无助。

一本“在路上”的书,一出一走,延宕几代人。每个人物都饱受孤寂、贫寒的折磨,生命之路幽邃苍茫。

6.王蒙:《这边风景》

这些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你读过几本?

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

同时,也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以及两族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爱共处。

带有历史沉重的份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矛盾冲突集中,独具新疆风情,情节精彩,语言机智幽默。

7.李佩甫:《生命册》

这些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你读过几本?

《生命册》是著名作家李佩甫潜心五年,倾力打造的最新长篇小说,是其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平原三部曲”的巅峰之作。

这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生命册》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书写出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

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人物的精神产生裂变,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在这些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又蕴藏着一个个生命的真谛。

阅读以上书籍,多看书城均可找到:http://www./?form=tt

更多推荐,微信关注“多看阅读”(duok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