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闻起:<谭联一谈>

 江山携手 2016-10-01

谭联一谈                射潮堂人  文

谭嗣同(复生.18651898),其父曾任甘肃道台。18771884年间谭在兰州道署中读书,时年未二十,撰壁联曰:

        云声雁天夕

        雨梦蚁堂秋

    上联按宋林景熙《答柴主簿二首》,其一:“相隔云江有梦寻,篇诗寄旧重兼金。册林未遂鹿麋性,风雨空愁葵藿

心。老气十年看剑在,秋声一夜入灯深。铜槃消息人问,寂寞西楼待雁音林景熙为南宋杰出爱国诗人,其诗多哀国怀旧之情,苍凉蕴籍,骚坛一杰。谭联借以表达深沉的思友兼思国之情。

下联蚁梦,典同“南柯一梦”。宋张元干《兰溪州中寄

苏粹中》:“三径已荒无蚁梦,一钱不值有鸥盟”。谭联谓人生如寄荣华一梦而已,强烈表述了年轻的谭嗣同的生死观。

    用“夕”、“秋”相对,按唐许浑《咸阳城东楼》:“鸟

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在语法技巧方面,将主语倒装,类似唐杜甫《秋兴》:“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谭联直解为:黄昏时分天空南飞雁群的鸣叫声传入云中,使人想起远方的友人,也使人想起当年苏武雁足传书那深沉的故国情思。富贵荣华只是过眼浮云而已,人生只如南柯一梦,伫立堂前,秋雨淅沥,何时才能施展抱负,献生于国家呢?

谭联成,其友人沈晓沂绝爱之,以为晶莹凄,骨重神寒但当剪取半江秋水,笔书之耳友人作此品评,有深意焉!宜进一步解之:晶莹”者,如水晶如宝钻般透明澄澈也;“凄恻”者,深沉而悲愤也;"骨重”者,短小凝练而含义深远也;“神寒”者,激越苍凉也。故此联寓意为:我壮志排云声振长天,满腔热忱只想报效国家,岂能作那南柯一梦贪恋荣华富贵。此联立意超迈,寓情于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得作联行文寄兴之上乘笔法。同时代梁启超(卓如)有《西樵山三湖书院联》:“春尽花魂犹恋石;雨余山气欲吞潮。”梁联当花雨春山之美景,却抒发了烈士的坚贞和气吞山河的气概,与谭联是同一主题,但谭联含蓄深沉更过之。与谭联深沉蕴籍相颉颃者有袁克文(寒云)之《太湖万顷堂联》:“几席三山,万顷波涛疑海上;湖天一阁,重阳风雨是江南”。粗看此联写身在太湖之滨,当秋意渐深之际,远眺三山,彷佛蓬莱仙境。但细味之,其意实忧风雨飘摇波涛行将灭顶也。言外有旨,天籁之音,写烽烟弥漫严酷的政局主题而能运笔曼妙若此,其惟国手乎?作联行文寄兴之精要,其在斯乎?故笔者叹曰:“楹联两行字;学问五车书”。

    另,谭联之声律格式为“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此格式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之变体。由唐诗起以迄于清民国间联,此体为惯用,而名家尤喜用之。《联律通则》摈弃此格式而不用,笔者以为有失“发扬传统”、“百花齐放”之雅,而有“八股文”、“馆阁体”之嫌,为之深深遗憾焉。所幸时有联家为之大声疾呼,何日回归,笔者翘首以待之。

书法:袁荣昌 

2012.06.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