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社区“共同体”的构建形塑社区认同

 云蒙书堂 2016-10-01

——基于全国31个省130个农村社区2589位居民的调查研究

【报告要点】如何增强居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同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共同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从已有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情况来看,社区居民认同呈现“三块短板”:年轻居民、务工居民和低收入居民的社区认同感相对较低。居民入住社区的自愿度、舒适度、利益关联度,社区居民来源以及社区规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我们认为应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增强居民利益联结,建设社区经济共同体;培育社区公共文化,搭建社区文化共同体;促进社区有效治理,构筑社区政治共同体。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助力农民就地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而已有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影响着剩余农民入住农村社区的态度和行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社区认同的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为此,中国农村研究院调查咨询中心依托“百村观察”平台,对全国31个省130个农村社区2589位居民开展了“新型农村社区认同”专项调查。研究发现,年轻居民、务工居民和低收入居民的社区认同感相对较低,成为新型农村社区认同的“三块短板”。居民入住社区的自愿度、舒适度、利益关联度,社区居民来源以及社区规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认为,要形塑居民的社区认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以社区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元共同体的构建为重要抓手。

一、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社区认同的“三块短板”

(一)年轻居民的社区认同感相对较低

在社区生活充实感的评价上,34.59%的30岁及以下的居民选择了“更加充实”,30岁-39岁、40岁-49岁、50岁-59岁和60岁及以上的居民认为入住社区后生活更加充实的占比均超过四成,依次为47.09%、49.57%、51.35%和53.48%;从参与认同来看,39.45%的30岁及以下的居民表示参加过社区文体活动,比50岁-59岁居民的同一占比(50.67%)低11.22个百分点;此外,当居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八成以上(80.55%)的60岁以上的居民选择向社区干部求助,30岁及以下的居民的同一占比低于六成,为55.56%。可见,相比之下,年轻居民持有较低的社区认同感。

(二)务工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亟需提高

在2363个有效样本中,务工居民认为入住社区后更加充实的占比最低(45.09%),职业为农村管理者的居民认为入住社区后生活更加充实的比重最高,达59.87%,与此同时,62.50%的务工居民表示与邻居经常来往,农村管理者和务农职业的居民的占比相对较高,为77.30%和76%;从参与认同和权威认同来看,36.87%的务工居民没有参加过社区干部选举投票,21.27%的务工居民不知道社区主任是谁,两者占比均高于其他职业的居民。外出务工居民由于受到时空限制,与社区联系较少,其社区认同感相对较低。因此,提升务工居民的社区认同感,是构建社区共同体的重难点。

(三)低收入居民的参与认同有待激发

总体来看,社区居民的家庭收入与其参与认同呈正相关。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以及高收入家庭的居民表示没有参加过社区干部选举投票的占比依次为30.80%、27.79%、29.29%、25.16%和24.94%,低收入家庭居民的占比相对最高;此外,家庭收入越低的居民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情况越不乐观,分别有61.18%、55.77%、54.61%、50.09%和49.43%的不同家庭收入状况的居民表示没有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家庭收入较低的居民疲于生计无暇顾及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二、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社区认同的影响因素

(一)自愿入住社区的居民有较强的认同感

在1660个有效样本中,自愿搬进社区、政府做工作搬进社区和政府强制搬进社区三种情况下,居民愿意长期居住在本社区的占比分别为89.83%、78.23%和57.78%,自愿搬进社区的居民的占比最高;自愿入住社区的居民相较于政府强制搬进社区的居民,在社区干部选举的投票率上(分别为67.30%和46.67%)高出20.63个百分点,社区文体活动的参与率上(分别为57.80%和12.50%)高出45.30个百分点,对社区干部的知晓率上(分别为84.30%和75.56%)高出8.74%个百分点。可见,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居民的自愿意志和自觉行动对社区认同的建构尤为重要。

(二)生活更加舒适的居民有较强的认同感

入住社区后,表示“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居民愿意长期居住在本社区的占比最高(94.07%),远高于“和以前差不多”的占比(83%);在社区干部选举投票和社区文体活动的参加上,表示“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居民的占比最高(分别为82.22%和70%);当居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表示“出行更加便捷”和“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居民选择向社区干部求助的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80.10%和75.40%)。不难发现,改善居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有助于社区“共同体”的构建和社区认同的形塑。

(三)中小规模社区的居民有较强的认同感

不同的社区规模、人口规模,以及由此产生的社区干部人均管理规模,直接影响到社区干部与居民的互动。2509个有效样本显示,干部人均管理规模为301至450人的社区中,居民愿意长期居住在本社区的占比最高(91.85%),此时居民认为入住社区后生活更充实的占比最高(61.02%);人均干部管理规模在150人及以下时,83.71%的居民参加过社区干部选举投票,90.26%的居民知道社区主任是谁,均为最高占比。也就是说,中小规模的社区有较强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

(四)居民与社区利益关联越紧密认同感越高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93.78%)在社区引进的企业中工作的居民更愿意长期居住在本社区,高于不在社区引进的企业中工作和社区没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86.95%和86.29%;在参与社区干部选举投票和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上,在社区引进的企业中工作的居民的比重也相对最高,分别为79.67%和68.10%;此外分别有87.91%和75.54%的房屋产权归自己所有的居民知晓社区主任是谁和愿意向社区干部求助,均为最高占比。由此说明,增强居民与社区或居民间的利益关联,有利于提升居民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

(五)“一村一社区”的居民有较强的认同感

研究发现,来自同一村庄的居民对农村社区的情感认同、参与认同和权威认同都强于来自多个村庄的居民。两者表示愿意长期居住在本社区的占比分别为90.02%、83.28%,与邻居经常往来的占比分别为 72.89%、65.45%,参与社区干部选举投票的比重分别为81.62%、60.83%,知晓社区主任是谁和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向社区干部求助的占比,分别为92.55%、78.44%和76.81%、70.19%。可能因为来源于同一村庄的居民受地域相近、文化相连、风俗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彼此更加熟悉,易于形成对新社区的认同。

三、构建社区“共同体”,形塑居民社区认同

(一)增强居民利益联结,建设社区经济共同体

一是产村相融,推进社区产业发展。社区干部要积极为社区争取上级项目建设资金、引进市场资本和充分利用社区优势自主发展产业,以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为社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二是为民谋利,保障社区居民合法权益。农民入住社区前,政府或者社区干部要在制定规范的社区入住方案和社区未来建设方案的基础上,鼓励农民自主搬迁,断不能采取强制措施。三是加强服务,鼓励居民自主创业。主要是解决创业青年启动资金或周转上的困难,积极动员和扶持青年居民、务工居民创业,培养勤劳致富、创业干事的年轻居民。

(二)培育社区公共文化,搭建社区文化共同体

首先,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添置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健身器材、活动设施,提升活动室的活动功能,并充分利用社区空闲场地,扩展公益活动的空间。其次,推进社区文化组织发展。逐步实现社区文化组织成立从审批制向备案制转变,降低社区文化组织的准入门槛。政府和社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社区文化组织以经济支持。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改变传统居民“看一看、听一听”的活动方式,转变为居民亲自参与,如开展亲子活动、棋艺大赛、球类比赛,加强居民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三)促进社区有效治理,构筑社区政治共同体

其一,完善社区治理架构。根据目前社区的空间结构、居住特征、干部人数,在社区治理结构上应允许社区大胆创新。一般而言,需要建立以社区党委和社区自治组织为核心,社区其他各类组织为支撑,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其二,划小社区治理单元。将治理单元从社区层面下沉到居民小组或楼栋,充分发挥草根民主作用,减轻社区治理压力,增强社区治理绩效。其三,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可以建立由选举产生的居民代表组成的事务协商议事会,广泛征集议题,共同商讨社区事务,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居民利益得到有效表达和充分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