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楊家将与山西代县的真实故事。

 昵称33542116 2016-10-01



内容提要:说起山西代县,就一定提到楊家将,而提到楊家将也同样必须说到代县,尤其是雁门关。




.       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代县东临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阴。滹沱河由向西南横贯全境。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总面积1721.5平方公里(2013年)




.       代县历史悠久。据文物部门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据乾隆《代州志》载,代县西周时属并州,春秋期间为晋国土地,三国分晋后属赵国。


.       秦统一六国后,天下设立三十六郡,代县属太原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代县始建县,名曰广武县。




.       西汉时代县为并州太原郡广武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封其次子刘恒为代王,太原郡改为代国,广武县属代国管辖。王莽纂汉后,广武县改称信桓县。东汉广武县改属雁门郡,隶并州。


.       三国时归魏。黄初元年(220年),雁门郡南度勾注,由阴馆县迁置广武县城,西晋因袭魏制。


.       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广武县入北魏,初属司州,后属肆州。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魏分东西,雁门郡广武县属东魏。北齐时,仍称广武县,为雁门郡治所。太象元年(579年),肆州治所由九原(今忻州市)移至上馆城。




.       十六国时期,先后被汉、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等六国更迭占有。


.       隋开皇五年(585年),废雁门郡,并改肆州为代州,开皇十八年,又以广武县名犯太子楊广讳,改称雁门县。


.       大业初年,改代州为雁门郡,隶属冀州。唐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复改雁门郡为代州。天宝元年又改代州为雁门郡。乾元元年又改雁门郡为代州,隶属河东道。




.       五代时期先后归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所辖,皆称代州雁门县,隶属河东路。北宋仍称代州雁门县。金仍为代州雁门县驻地,隶属河东北路。


.       元中统四年(1263年),取消雁门县,直称代州。至元三年,隶属九原府,次年废九原府,代州复隶属太原路。




.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代州为代县,八年后复升为州,隶属太原府。清初,称代州,隶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直属山西。


.       民国元年,废代州,称代县,直属山西省。民国三年,代县属雁门道。民国十六年,废雁门道,直属山西省。民国二十六年九月,山西划为七个行政区,代县属第一行政区。民国二十七年一月十五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代县属晋东北。民国二十九年,代县属晋察冀第一行政区。民国三十年初,代县以滹沱河为界,与山阴县南山地区合并,称山阴县,南括五台县十三、十四区,称代县。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至三十四年秋,代县南山部分地区与东崞县合并为崞代县。民国三十三年十月,撤销河北办事处,代县属晋察冀边区。同年冬,山阴、代县合并为山代县,两月后复分。民国三十四年秋,代县改属冀晋五专署。民国三十五年八月,划归晋绥边区专署。民国三十七年二月,属晋绥雁南专署。




.       新中国成立后,属山西省忻县地区。1958年12月,繁峙、代县合并为繁峙县,属晋北。1961年繁峙,代县分治,仍属忻县地区。1967年2月,属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属忻县地区行政公署。2001年忻县地区撤地设市,代县属忻州市至今。




.       说起代县,不能不提楊家将,而提到楊家将也同样必须说到代县,尤其是雁门关。代县是“楊家将”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是楊家将的第二故乡。从历史的角度讲,代县是“楊家将”建功立业的成名地,也是其荣辱兴衰的见证地;从民间传说的角度讲,楊家将几乎所有的传奇历史,传说故事,都是围绕“雁门关”所展开。


.     雁门关因楊家将而更加名播寰宇,楊家将也因雁门关而享誉古今。


.       关于楊家将,有着太多的演绎版本。历史——民间故事——南宋话本——元杂剧——明清小说——戏剧、评书、影视剧等等,丰富多彩的演绎形式给历史上真实的 “楊家将” 蒙上了层层威勇无敌的荣光!



楊  业


.       楊家将的历史是从楊业开始的。楊业是楊家将的第一代,也是楊家将的核心灵魂人物。


.       楊业在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被宋太宗赵光义委任为代州刺史,正式执掌雁门关的守关重任,理由是楊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也就是说,赵光义让楊业守护国门,看重的就是楊业丰富的边关工作经验和对辽邦的熟悉程度。老令公楊业代县结缘从北汉就已开始。




.        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来传诵楊家将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怀。小说、评书、戏曲等等文学形式里面的大量塑造和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已经在国人的心间塑造了一种光辉不灭的爱国主义形象。


.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名将不同的是,楊家将所塑造的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一组英雄像,概言之,就是“满门忠烈”。 


.       楊家将早已化身为一种精神图腾,其悲壮的群体形象满是伤痕,而这种精神却威风凛凛地在中国人的心目之中挺立了千秋


.       直至今天仍然能够给人以震撼和感动。




.       这就是“楊家将”已经传唱了千年,而且还将永远被传唱下去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       楊家将传说的覆盖地域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真实活动过的地域。而山西代县作为楊家将的第二故乡,其丰富的楊家将历史遗迹、文物和传说将是对“楊家将”永远的纪念。




.       代县城北20公里的雁门关,是镌刻“楊家将”英名的永恒丰碑;


.       代县城东20公里的鹿蹄涧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集中的楊家将后裔聚居地;鹿蹄涧村的楊忠武祠是楊家将满门英烈的宗祭之地,它是历史上第一座,也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座由楊业后裔主持建造的楊族宗祠;


.       代县城东25公里的七郎墓是全国仅存的楊家将镇守边关留下的墓冢;


.       代县城东北20公里胡峪乡盆窑村的“六郎城”是楊六郎当年修筑的城池,也是现存较为完整的楊家将戍守工事;


.       代县城东北24公里的东、西马圈村,是“楊家将”当年驻军圈马的地方;


.        代县城东北26公里的安(鞍)庄村,是“楊家将”当年设置“马鞍库”的地方;


.       代县城东南8公里的楊阁村,是“楊家将”当年修筑阁楼的地方;


.       代县城西北55公里的白草口村,是楊业当年的驻军地之一;


.       雁门关北10公里的旧广武城,是楊六郎当年圈养军马的地方;


.       旧广武城西南500米处的六郎城,是楊六郎当年的驻防地之一;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