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有两枚传国玉玺,其中一枚沉到洞庭湖底 今日文玩2016-09-29 核心提示:当地传说,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的日子,洞庭湖有水柱破湖而出,便是秦始皇投玺之处。 一 秦始皇一统天下,和氏璧自然也为秦所有。始皇篆刻传国玉玺,以号令天下。但是十一年后秦始皇驾崩,而秦朝仅仅持续三年即覆亡。由于传国玉玺是天命所归,因此改朝换代必获前朝玉玺以示天命在吾。 二 传国玉玺在秦以后历经两汉、魏晋,大约在后唐清泰三年焚于烈火之中,传了上百位皇帝,谱写了一曲轰轰烈烈的玉国壮歌,由于玉玺无可复得,而其材质又扑朔迷离,于是传国玉玺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三 有关秦朝传国玉玺的记载,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即和氏璧版本和蓝田玉版本,分别对应不同的刻文。关于和氏璧的材质,现代学者认为就是绿松石或冰洲石。关于蓝田玉的材质,专家认为就是今天西安蓝田的蛇纹石化大理岩。 四 最早记述传国玺的汉代学者认为,秦始皇是用蓝田玉刻的玉玺,刻文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陈寿《三国志》的观点却是,传国玉玺是和氏璧所琢且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五 其实传国玉玺,在秦朝也留下了历史悬案。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只活了短短十一年就死了,而就在这十一年里,传国玉玺留下了众多的疑问,《三国演义》第六回”匿玉玺孙坚背约“的记载,揭开秦代蓝田玉版本的玉玺。尽管只是历史演义,但也是以史料作支持。 六 秦王政一统天下后第三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因为风浪大作,急投玉玺于湖,以镇水妖。表明和氏璧所刻的玉玺已丢失于洞庭湖!秦始皇为镇邪所投之宝,不大可能失而复得。当地传说,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的日子,洞庭湖有水柱破湖而出,便是始皇投玺之处。 七 秦始皇在失去和氏璧版的玉玺后,不可一日无玺!所以又雕刻了一枚新的传国玉玺,用以发布政令,这是导致传国玺有两个版本的根源所在!秦王政重新雕刻的传国玉玺由原班人马雕刻,仍然是李斯为篆、孙寿(雕刻家)为工,而材料就是以白为贵的蓝田玉。而和氏璧版的传国玉玺,仍然沉睡在洞庭湖的湖底! 点击展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