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圈晒图新姿势!手把手教你微距摄影

 残云伴鹤归 2016-10-02
朋友圈斗图是节日/假期的重要活动。看腻了刷屏?今天日历娘来给你提供一个特别的视角。

我们每天的生活似乎都充满重复:走过水塘、草地,穿行于公路、楼房,一切似乎熟悉无比。其实在这无比熟悉的世界之下,隐藏着一个同样宏伟浩大的微观世界。随便找一个灌丛蹲下观察,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瞬间就会在你眼前铺展开来——蚂蚁在不辞辛劳地搬运食物,善跳的叶蝉顶着大眼睛吸食植物汁液,叶子的背面隐藏着跳蛛、步甲和瓢虫,石龙子躲在暗影斑驳的地方静静等待自己猎物的到来。

用镜头去揭开这一微观世界,是无比刺激的挑战!


水黾是夏天我们身边水塘经常见到的小昆虫,我小时候叫它“打酱油的”

1
随时随地的昆虫微距摄影

相较于拍摄崇山峻岭之间的大型野生动物,或者进行昂贵的水下摄影,微距摄影对于入门者来说更加平易近人。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得从前需要复杂摄影附件和专业微距镜头才能得以进行的自然微距拍摄变得简单起来,人们可以挎上一个装着口袋数码相机的小腰包,就开始一天的自然微距摄影。不少两三千块钱的小型家用数码相机,都可以拍摄出质量非常好的微距摄影作品。


利用1千元口袋数码相机拍摄的螽斯

更吸引人的是,微距摄影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无论是登山疲劳时短暂的休息间隙,还是太阳已经西下光线不足的傍晚,或者是在紧张工作之后的午餐时间,微距摄影都可以见缝插针地进行,甚至不受风雨的阻碍。一个熟练的自然微距拍摄者完成这样一张标准照的时间也许只需要20秒钟。而通向“熟练拍摄者”的路途并不遥远。

蝴蝶可能会飞到我们的后院,家门口的草地下面就有庞大神奇的蚂蚁王国,微距世界无所不在。我们只需要一点时间,一点空间就可以开始微距摄影,而这一点点时间和空间,回报的是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

2
昆虫微距之——发现昆虫

要想拍摄昆虫,首先要能够发现它们。昆虫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力最强的类群,几乎无所不在。但它们往往个体细小,或者具有卓越的保护色、拟态,以及特殊的行为。要想发现昆虫,需要格外的耐心、以及对昆虫行为的了解。只要你留心观察,哪怕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也能找到特别的拍摄对象,创作好的作品。


草丛中藏着什么,能看到么?


一个不起眼的叶子背面趴着蜗牛,但是镜头之下可以是很好的画面

对于接触昆虫的新手而言,发现昆虫有下面几个窍门:

找到合适的环境。

昆虫的丰度可以说是生物多样性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是复杂的生态环境,越能发现更多的昆虫。对于城市而言,钢筋水泥中的绿地是很难有大量昆虫的,郊区、公园、水边、大片绿地等才是昆虫摄影的好地方。而且,越是人类干扰小的地方,昆虫越多。比如修剪得很整齐的草坪,以及经常喷洒杀虫剂的绿地,显然是不会有很多发现。

如果是在乡村甚至荒野中,那么昆虫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在众多生境中,不同种类的昆虫会有一定的偏好。例如,蜻蜓的稚虫在水中生活,成虫也总是在水边出现。很多种类的蝴蝶需要大片的空间进行求偶,在比较开阔的草丛、灌木或森林边缘比较多。直翅目的蝗虫、螽斯则在灌木、草丛中比较常见。甲虫们除了在草木枝叶上以外,树干上也经常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朽木虽然不可以雕,但是却可以被蚂蚁开凿出庞大的王国

各种各样的聚餐地。

对于很多昆虫来说,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如此一来一些特殊的地方就会聚集大量的昆虫。

对很多昆虫来说,花蜜是不可多得的食物。哪怕是在城市里,国庆花坛的花朵间也能发现大量的昆虫。蝴蝶、蜂蛾、甲虫都是访花的常客。同时,以访花昆虫为食的蜘蛛、螳螂等,也常常在花朵间守株待兔。甚至鲜嫩多汁的花瓣也是有些昆虫的最爱。此外,因为花朵往往朝着太阳,这里也是晒太阳的好地方。


几乎每一个花园都能找到的“小蜂鸟”——小豆长喙天蛾


可以看到,花朵是各种昆虫无法抗拒的吸引

很多蝴蝶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习惯:喝水!在炎热的天气里,蝴蝶们也需要喝水以保持活力。在一些小水洼、路边的积水、甚至烂泥地里,经常能看到大群的蝴蝶。蝴蝶们尤其喜欢盐水,因为以花蜜为生的它们只能在盐水中获取必须的矿物质。此时的蝴蝶一般都会相当专心,对近在咫尺的镜头视而不见。


在富含盐分的土地上,千百只绢粉蝶飞舞着不舍的离开

别具感觉的夜间拍摄之旅

有相当多的昆虫只有夜间才出来活动。比如种类众多的直翅目鸣虫(蛐蛐等)、叶蛾和一些甲虫。另外,一些节肢动物如蝎子、两栖动物和软体动物也只能在夜里见到。同时,很多昆虫具有趋光性,也会聚集在路灯周围。一把小手电,一具闪光灯,加上一双仔细的眼睛,一定能让你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一只螽斯在黑夜里面静静停在草杆上休息


毛虫即使在雨夜里还是在吃个不停


竹节虫在夜间趴在树叶上,并不难以发现

3
昆虫微距之——如何接近昆虫

除了某些对自己拟态、保护色有绝对信心的家伙以外,绝大多数昆虫都是机警而胆小的。要想得到好的微距作品,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能够靠近昆虫,而这甚至比发现昆虫还要困难。总得来讲,要想得心应手地拍摄昆虫,大量的尝试和经验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我们才能对拍摄对象有足够多的了解,从而预测它们的行为,得到最好的拍摄效果。

快和慢

除了长期积累的行为学知识,昆虫摄影可以做到的两个诀窍是,第一手快,第二移动缓慢。


慢慢地靠近牙金龟,它们继续着它们的打斗和争夺,丝毫不介意我的存在
 

手快,是指当你发现拍摄对象,并且靠近到一定程度后,应该尽量快的完成拍摄,而非慢慢构图、测光等等。否则追求完美的结果很可能是昆虫先于你不耐烦而跑掉。当你发现一只昆虫比较敏感,没有机会慢慢拍摄的时候,可以转过身去,在光线近似的地方测好光对好焦,然后保留好参数再去把昆虫往焦距里套。这样也能达到“手快”的效果。


拍昆虫要“狠”,迅速对焦迅速拍摄,一旦对自己有信心,就不需要反复确认是否合焦
 

移动慢,指的是当你试图接近昆虫、调整拍摄角度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放慢动作,以免让它们感觉到你的威胁而逃走。

对于昆虫(以及所有野生动物)来说,不同物种有不同的安全距离范围。例如一只蜻蜓停歇在地上,当你在3米开外的时候,它根本不注意你;当你在3到1米的范围内,它发现了你的存在,并且做好逃走的准备。当你踏过了1米这条线,蜻蜓可就要溜之大吉了。对于比较猛的昆虫比如螳螂,可能在逃走之前还会摆出防御姿势,试图把你吓退。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安全距离,我们要做的是不停地试验它们的底线,并且在合适的距离进行拍摄。

对于同一种或同一只昆虫,你接近它们的动作越慢,它感受到的威胁越小,可以减少它们逃跑的可能。对于拍摄细小的昆虫来说,靠得越近,越容易拍出好的照片。

了解和利用昆虫的警戒行为

不少昆虫在警戒的时候,行为和放松的时候不一样。观察到它们的警戒行为,有助于知道它们逃跑的底线,从而更从容地拍摄。例如蜻蜓,放松的时候翅膀下垂,而当你更加靠近,它时刻准备飞走的时候,翅膀就端平了。

而有些昆虫,当你在安全距离以外的时候,它们不会感到威胁,忙忙碌碌地干它们自己的事。而你进入了它的警戒距离时,则会凝神关注,静止不动。这时候应该是更好的拍摄机会。有些昆虫应对威胁的方法是寄希望于保护色和拟态,而不是很快逃走。当你的镜头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时候,则可以放心构图,不用担心拍摄对象的运动了。


象鼻虫感受到危险,昂起头凝神静气地观察周围的动静。这个时候是很好的拍摄时机

趁“虫”之危

很多昆虫在专心干某些事的时候,会对外界的干扰反应小些。这时候你有机会靠得非常近,更容易拍出清晰的照片。

最常见的机会有:交尾、取食和羽化。这些时候既能靠得很近,又有机会拍出具有情节和表情的照片,是不可放过的机会。


这只捕食性的蜘蛛正在把它刚刚到手的猎物——一只小叶蝉包裹起来。由于食物的诱惑,它放心大胆地让我们拍摄,没有丝毫逃遁的意思


这只丽虻捕捉到了一只大意的蜂,它停止飞行,用刺吸式口器一下结束了这个可怜猎物的性命

利用领域行为

很多昆虫都有领域行为。它们会占据某个区域,从不飞走太远。最典型的是各种蜻蜓的雄虫,往往占据水面上某个突出的地方,不时驱赶路过的其他雄虫。当它们被惊吓飞走时,往往还会选择飞回这个突出的地方。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拍摄的便利:吓跑了不要紧,反正一会你还回来。除了蜻蜓,不少蝴蝶和双翅目的蝇虻也有这个习惯。当你守在昆虫的领域进行拍摄的时候,运气好的话还会拍到它们争斗的场面。

当你确定一只昆虫的领域的时候,可以先对这它落脚的地方测光、聚焦,守株待兔,等着昆虫落下来的时候拍摄。这时就不会感到匆忙了。

除此之外,很多昆虫在进食的时候,如果被打扰而飞走,之后还是要回来的。你大可以守着一朵花调整参数,等着头上翩翩飞舞的蝴蝶落回来。


这片花丛是姬蜂虻的领地,只要静静地守在这里,交配中的姬蜂虻就会自动飞进你的镜头
 

4
微距摄影的光线和构图非常灵活

非常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拍摄微距作品时,我们对画面的控制能力会变得惊人的强大。在拍摄微观世界时我们的视角是如此之集中,每一个细微的角度变化,主体的光照和主体之后的背景都会被重新安排。为了获取构图和光线的变化,一个风光摄影师也许要爬上两个小时山路到另一个山脊线上拍摄,而作为微距摄影师,他所需要做的只是挪动身体,轻微改变镜头的角度,仅此而已。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在拍摄一只甲虫时我们可能有十个背景可以选择,而甲虫身上的光照也可以有十种角度、十种亮度,或明亮或暗淡,或者干脆是蜗牛爬过树叶的剪影。专业摄影师能够迅速的在这几百种选择中找出最佳的几种选择,而即使不是专业摄影师,你也可以很快地发现微距拍摄的诀窍,形成你自己的风格。


正在捕食的水黾:伏低身体,你可以创造光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